-
塔里木板块玉北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及相当层位碳同位素地层学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270个样品的碳同位素数据综合分析,依据以往建立的奥陶系碳同位素对比标准,对研究区4口井的一间房组及相当层位进行了识别与划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玉北地区一间房组及相当层位地层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玉北地区中西部普遍发育一间房组及相当层位地层,地层厚度30~80m不等.玉北地区东部情况则稍有不同,一间房组及相当层位地层仅在断洼区有分布,但厚度普遍较小,大概只有20~30m.而在断裂带上,受(晚奥陶世)加里东中期Ⅲ幕构造活动的影响,一间房组及相当层位地层已被剥蚀殆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塔里木板块北部英买力-哈拉哈塘油田中-上奥陶统灰岩的生态单元类型及时空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中-晚奥陶世,塔里木板块北部英买力-哈拉哈塘油田地区为向西南方向倾斜的陆表海灰岩缓坡区,东部井区的生物-沉积相显著比西区的英买201井、英买202井偏浅.达瑞威尔阶一间房组和凯迪阶良里塔格组沉积期频繁出现生屑-内碎屑滩,在东北井区尤为发育;西南井区的一间房组和良里塔格组生物*沉积相则可识别出潮下低能带沉积.一间房组上部的灰岩序列指示海进发生,之上的桑比阶吐木休克组沉积期达到最大海进而普遍沉积浪基面之下的灰泥为主的非滩相,生屑含量偏低;良里塔格组海退期平缓海底的小型藻丘和灰泥丘分布十分局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学生同房间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儿童同房间共眠可能影响其睡眠质量,并引发一系列睡眠问题.目的 调查广州市小学生同房间共眠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广州市登记在册的小学名单,2014年应用随机数字法抽取1所省重点、1所市重点和1所区重点小学符合研究标准的2462名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式化睡眠问卷调查小学生最近1年的睡眠状况,问卷包括5部分:基本资料、家庭资料、父母资料、睡眠问题及儿童通常是否自己睡一间房?并依据最后一部分结果将儿童分为非共眠组和共眠组.问卷经学生带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填写,1周内交回.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462份,回收有效问卷2345份,有效回收率为95.2%.2345名小学生中,男1218名,女1127名;年龄(9.5±1.7)岁;共眠1217名(51.9%),非共眠1128名(48.1%).两组儿童年龄、近1年规律服药情况、单亲家庭情况、就寝环境、居住面积情况、家庭月收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4岁儿童同房间共眠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χ2趋势=30.91,P<0.01).非共眠组儿童母亲、父亲年龄均大于共眠组(P<0.05);两组儿童母亲不愿晨起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父亲文化程度、晨起口干、惊醒、不愿晨起、经常流汗、日间困倦、入睡困难、晨起头痛、睡眠感缺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打鼾、惊醒、不愿晨起、经常流汗、经常翻身、日间困倦、特殊俯睡体位、磨牙、尿床、呓语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13,95%CI(0.659,0.772)〕、单亲家庭〔OR=1.348,95%CI(1.098,1.655)〕、儿童打鼾〔OR=1.115,95%CI(1.020,1.219)〕、居住面积〔OR=0.908,95%CI(0.826,0.997)〕是小学生发生同房间共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广州市小学生与其家人同房间共眠状况较普遍(51.9%),低龄、单亲家庭、儿童打鼾、居住面积小是其同房间共眠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疆塔河油田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的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塔河油田A井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的再研究,从一间房组(钻取部分)中上部至桑塔木组下部识别出Pygodus anserinus,Belodina confluens 和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zs 等3个确定的生物带,以及Baltoniodus variabilis和Baltoniodus alobatus等2个存疑的生物带.进而将一间房组(钻取部分)中上部归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上部,恰尔巴克组归为上奥陶统桑比阶中下部,良里塔格组归为上奥陶统桑比阶中上部至凯迪阶下部,桑塔木组底部归为凯迪阶中部.A井的牙形刺生物带序列可以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域标准牙形刺生物带进行对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疆顺北油田和塔河油田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生物地层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新疆顺北油田B、C两井与塔河油田D井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的研究,从一间房组上部至恰尔巴克组下部识别 出 Dzikodus tablepointensis,Eoplacognathus suecicus,Pygodus serra 和 Pygodus 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等4个生物带.结合塔河油田A井的牙形刺研究,进而将两个地区的一间房组上部归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恰尔巴克组归为上奥陶统桑比阶中下部,良里塔格组归为上奥陶统桑比阶中上部至凯迪阶下部,桑塔木组底部归为凯迪阶中部.顺北油田和塔河油田的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生物地层序列可以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域标准牙形刺生物带进行对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