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东部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1/6
了解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依据.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泡子涯小沟、冷沟子林场、十五道沟,临江市东小山林场,集安市大顶子村 5 个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果柄长、果柄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系数、单果质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形系数、种子千粒重 10 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刺人参种群间种实性状变异系数均值(28.3%)大于种群内(20.63%),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刺人参种实有 10 对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每对种实性状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质量、种子长和种子千粒重代表了东北刺人参种实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可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五道沟东北刺人参种群的种实性状最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东北刺人参根部的酚苷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的亲水性成分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及制备HPLC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结果 从东北刺人参干燥根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1个酚苷化合物,其中6个苯丙素苷成分:3,5-二甲氧基肉桂酸-4-O-β-D-葡萄糖苷(1)、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2)、3-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3)、3-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4)、3,5-二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D-β-D-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肉桂醇-4-D-β-D-葡萄糖苷(6);5个木脂素苷成分:3,3'-二甲氧基-4,9,9'-三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4,9-D-β-D-二葡萄糖苷(7)、(+)-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8)、(+)-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9)、(+)-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0)、(+)-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1).所有酚苷对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IC50>100 μmol/L).结论 化合物4、6、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东北刺人参falcarindiol制备及其抗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falcarindiol(FAD)制备程序并探讨其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作用与调控细胞周期阻滞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研究使用硅胶柱色谱富集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FAD单体,依据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MTS法检测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毒活性,运用流式细胞术、RT-qPCR以及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周期影响、周期阻滞基因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显示建立制备HPLC方法可以较快速稳定地得到较高纯度的FAD.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与HCT-116细胞作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8.1±1.4、4.6±0.5、3.2±0.4μmoL/L.此外,FAD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且能够显著下调Wnt/β-catenin通路中的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据此推断FAD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滞HCT-116细胞生长周期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来产生抗结直肠癌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Nakai)Nakai.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长白山脉,具有补气助阳、强心利尿的功效,主要含有皂苷、蒽醌、脂肪酸、黄酮、氨基酸、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衰老、抗惊厥、抗疲劳、解热、改善睡眠、调节血压、改善生殖功能、降糖等作用.本文将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考察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东北刺人参挥发油抗真菌实验及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东北刺人参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的药用植物.为充分利用长白山丰富资源,研制天然抗真菌新药,采用试管内药基法,对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进行抗真菌实验研究.结果:它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有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0.0625%~0.125%,MFC为0.125%~0.25%.用1%刺人参挥发油配制的霜剂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皮肤癣菌病有效率达90%,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法对东北刺人参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解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与结论从东北刺人参茎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成分,分别为2,3-di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1)、苏式-愈创木基甘油(2)、threo-syringylglycerol (3)、4-(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oxy-benzaldehyde(4)、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5)、tachioside(6)、isotachioside(7)和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8).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刺人参属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东北刺人参总皂苷改善睡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东北刺人参总皂苷改善睡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观察东北刺人参总皂苷对小鼠自主活动及翻正反射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睡眠的作用.通过测定东北刺人参总皂苷对正常及睡眠剥夺小鼠脑部海马、皮质、下丘脑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及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中剂量与高剂量东北刺人参总皂苷能显著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可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潜伏期缩短及睡眠时间延长,还可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发生率.与空白组比较,对氯苯丙氨酸(PCPA)组小鼠脑内IL-1β、TNF-α含量明显减少,IL-4及IL-10含量升高.给予东北刺人参总皂苷后,睡眠剥夺小鼠脑内IL-1β及TNF-α含量升高,IL-4及IL-10含量降低.结论 刺人参总皂苷具有镇静、改善睡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脑内睡眠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调研以及归纳总结.作为珍贵的中药材,东北刺人参具有补气助阳的功效,其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导致生物活性的多样性.文章对近年来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为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