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始建于1931年,原名浙江省立医院,为浙江省首家公立医院,1957年更名为浙江省中医院,1982年成为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全国最早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内中医医院系统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首批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依托医院。医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疑难疾病诊疗中心(胃癌)、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国家重点建设中医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输出医院。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排名全国第十,浙江省第一。2022年度六大学科(呼吸、消化、肿瘤、血液、乳腺、骨伤)入选中医类学科且排名全国前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DRG付费对中医医院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评估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中医医院住院患者例均总费用、费用结构、住院时长、出院人数及中医特色的影响.方法:以某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研究对象,使用双重差分回归模型(DID)分析付费改革政策实施前后医保患者(干预组)与非医保患者(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证实模型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例均住院总费用、病例数、住院天数、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饮片收入占比等十一项指标的DID交互项系数显著(P<0.05),费用指标回归系数均小于0.饮片使用率、中医非药物疗法收入占比等四项指标DID交互项系数不显著(P>0.05).结论:DRG付费政策显著降低付费病组例均总费用,其中耗材、医技费用下降显著,费用结构优化,中药饮片费用占比略微下降.应持续关注DRG付费对中医医院影响,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跟踪分析政策影响,全面评价DRG付费政策对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护理建设实践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作为首批中医医院试点开展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经过2年的建设,在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护理科研教学以及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获得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有利于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为我国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护理建设提供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聚焦"五能" 提升"三感":湖州市中心医院奋力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湖州样本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湖州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31年,前身为浙江省立医院,承担着湖州及安徽宣城、江苏吴江等周边地区400多万人口的医疗卫生工作.2005年成为三甲综合性医院,2013年成为浙江大学湖州医院,2018年被列为全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2019年牵头建立湖州市中心医院医疗保健集团,2020年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州医院,2022年获批建设成为浙江省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成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医院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保持A+,位列第89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探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为实践案例,介绍"扁平化"医院管理、"双主任制"学科管理、"双循环制"人才交流、"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离退休老专家"下沉帮扶以及"校级聘任专家"资源共享等做法和经验.认为政府支持是基础,输出医院资源下沉是关键,输入医院积极参与是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多中心协同治理下高校附属医院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于推进分级诊疗,构建有序的就医横向和纵向流动,提高该区域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本研究针对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践中的现实困境,提出在多中心治理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强调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践行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发展理念,探索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依托高校优势完善中医药现代教育体系等多项举措构建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格局,实现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慢性肾脏病"护肾延衰"学术思想概述—— 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肾病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孙伟教授团队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中医肾病医疗小组,全国首批中医硕士点和博士点,1995年获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肾病)、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药理基地肾病学科点、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主委单位、以及江苏省卫生厅确定的全省血透腹透临床指导培训单位."十三五"期间被确定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试点单位和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区域医疗中心85份QY病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QY病案的梳理和错误原因分析,探讨有效提高编码质量的方法与途径.方法 利用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提供的某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85份QY病案,通过查阅病案首页、手术记录和出院记录等方法得到编码不入组原因并绘制图表进行分析.结果 QY病案中医师对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为25例,占比为29%,肿瘤科错误最多为17例,错误占比68%;编码员对主要诊断或手术操作的编码错误53例,错误占比63%,其中因为缺乏临床知识错误20例,错误占比38%,由于编码知识欠缺错误12例,错误占比22%,因为疏忽大意错误21例,错误占比40%;疏忽大意错误最多的时间为星期一,13例,错误占比63%;同次住院转科治疗2种不同种疾病7例,错误占比为8%,其中转科科别均为五官科.结论 出现QY病案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主要诊断和手术操作的选择出现偏差、编码员对临床知识和编码规则的掌握存在不足、过分依赖拼音缩写进行编码导致的疏忽大意错误,同次住院转科治疗2种疾病等也是产生QY病案的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一)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优先发展,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中医院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做优做强省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统称中医院),扶持推进市县级中医院建设.到2022年,80%市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国家建设标准(2008版),至少新增6~8所县级三级中医院,2~4所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机遇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医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区域分布和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启动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梳理了现阶段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在医疗、教学、研究、管理等不同层面尝试提出应对的策略,通过创新建设方案和管理体制,优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推动中医药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而拓宽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道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