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经方的普适性和持续力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中医经方即《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历经千年,验之有效,是中医临床的源头活水.作为群方之祖,用药精简,配伍严谨.药味上,或加减有法,一药变化而成新方;或药量严格,而现"同药异方"之象.配伍上,或相互辅佐,药专力宏;或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古代名家熟稔经方,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积累丰富经验.经方配伍有理有法,运用不论何科,注重辨证论治,可以为临床诊疗开阔思路,启发灵感.经方作为中医治疗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继往开来的使命.不仅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能够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后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发展壮大也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远田裕政对《伤寒论》及汉方现代化学术思想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当代日本汉方学者远田裕政(1934-2003 年)师从千叶古方派创始人奥田谦藏,著有《伤寒论再发掘》及《现代汉方》系列论著.本文浅略总结远田裕政于《伤寒论》研究及汉方现代化体系的经方学术思想,其对康治本《伤寒论》条文及方药研究深入,试图找到《伤寒论》条文原始状态与经方演进过程,提出药基的概念和个体病理学理论,总结现代化药证,设立基本八方分类法,以结构式图示化解构经方和后世方.远田裕政具有大胆开拓探索精神,在汉方现代化上做出勇敢的尝试,中医现代化发展亦要求进行核心理论的现代化,促使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药食同源中药治疗胃癌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数据挖掘,初步探讨干预胃癌癌因性疲乏(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用药规律,并结合CRF中医病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筛选自建立数据库开始至2022年4月10日期间治疗胃癌CRF的临床文献,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1及SPSS Modeler 26.0统计软件,以2018年卫健委公布的110种药食同源中药为参考,对收集文献所涉及的药食同源中药进行频数频率、性味归经、药效分类、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探讨药食同源中药干预胃癌CRF的用药规律.结果:收集文献中共有药食同源中药43味(占2018年卫健委所公布110种药食同源中药的39.09%),出现频数376次(占文献全部165味中药出现频数的49.41%);频数≥10次的药食同源中药共14味,按频数降序排列依次为黄芪、茯苓、当归、甘草、党参等;干预胃癌CRF的药食同源中药四气以平、温为主,五味以甘味药为主,归经以归脾经最多;发掘出21组治疗胃癌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支持度最高的组合是黄芪-当归;聚类分析提取获得3个核心聚类群.结论:药食同源中药干预胃癌CRF以健脾和胃为基本治则,辅以补肺滋肾,养血生津,理气燥湿为法,常用药食同源中药为黄芪、茯苓、当归等,可将这些药食同源中药用于胃癌CRF的治疗及保健食品的开发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中药资源专栏征稿启事
编辑人员丨2024/5/25
中药资源是支撑我国中医药体系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石,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引擎,是国民健康的保障,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中药资源需要精心保护、深入发掘、大力发展、努力传承.当前,大量药材资源枯竭,众多药材品质退化,珍稀濒危药材匮乏,优质中药资源需求和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瓶颈.为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促进中药资源学术研究与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拟开设"中药资源"专栏.该专题由陈万生教授领衔主编,在传统中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学中的应用.本专栏将通过审慎而全面的同行评审,对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学的应用相关文章进行评议.本专栏聚焦中药资源、中药品质、中药生物技术等关键问题,涵盖了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和领域,征集原创性研究和前沿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本立道生,求索益智之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是全球唯一全面系统传承从未断裂的医药学.以四诊法、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四项发明奉献于人类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药资源专栏征稿启事
编辑人员丨2024/4/13
中药资源是支撑我国中医药体系的物质基础,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及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为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促进中药资源学术研究与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拟开设中药资源专栏.该专栏由陈万生教授领衔,在传统中药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学中的应用.本专栏将通过审慎而全面的同行评议,对生资源学、中药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或领域,征集原创性研究和前沿述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探析《温疫论》中治疫思想及其在现今疫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文章基于中医药有效防治现今疫病流行的背景下,发掘《温疫论》中的治疫思想,为疫病诊疗提供重要思路.通过对《温疫论》治疫思想的整理,发现吴又可在辨证疫病精准施治、先证施治截断病程与治疫用药均有独到见解,并且在现今疫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疗效.探求中医古籍中的原始诊疗思维,着力于发展中医学术,为中医临床防疫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浙江中医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2/3
《浙江中医杂志》是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系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及时报道最新科研成果,重点交流特色诊疗经验.本刊理论实践并重,提高普及兼顾,着力学术发掘,重视名医经验,突出辨证论治,切合临床实用,保持传统特色,体现时代气息.《浙江中医杂志》入选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多次荣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SWOT-PEST模型的中医古籍知识库建设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当前,中医古籍知识库存在如缺乏高性能信息处理模型与高效的知识表示方法、术语不规范、资源共享体系未建立等诸多问题,导致知识库效率低下,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掘利用知识.本研究综合调查了中医古籍知识库建设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基于SWOT-PEST模型,深入分析中医古籍知识库建设的自身优势和劣势,并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维度梳理其发展的外部机遇与威胁.结果 提出发挥政策作用、借鉴成功经验、促进学科共建、扩大宣传力度、开展精准服务、多方筹集资金、改革培养人才、建立统一标准、完善更新机制、补充质量评价、改进基础架构、优化性能模型、加强技术创新等策略.结论 为实现中医古籍知识聚合、挖掘与活化,提升古籍内容创造性转化的深度,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学术创新提供有效工具与建设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卫气营血辨证所含气化规律阐微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借助"一气周流"学说和营卫气化理论对卫气营血各层面气机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营卫一气"的整体气机循环思想,揭示了卫气营血辨证所蕴含的人体气化规律,并对其在温病和杂病论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附以案例说明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指导临床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