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基于细胞捕获的红豆杉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细胞捕获建立两种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中空纤维细胞捕获(HFCF-HPLC)和细胞捕获-分散液相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CF-DLLME-HPLC),用于筛选红豆杉抗肿瘤(A549细胞)活性成分群. 方法 HFCF-HPLC是将A549细胞种植到聚丙烯中空纤维管腔内部,再将该中空纤维放入红豆杉提取液,在模拟人体内环境状态下,筛选和捕获与细胞结合的生物活性成分群;CF-DLLME-HPLC是在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上,A549细胞与红豆杉提取液共孵育,取不同孵育时间上清液进行液相微萃取处理,然后进行色谱分析比对,根据色谱峰变化发现潜在活性成分群. 结果 HFCF-HPLC筛选出的是脱乙酰巴卡亭、去乙酰紫杉醇、紫杉醇;CF-DLLME-HPLC筛选出的是去乙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紫杉醇、云南紫杉烷. 结论 两种方法可以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群,是快捷高效的中药药效质量评价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药整体性的红豆杉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中药整体性建立2种红豆杉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筛选方法:中空纤维细胞捕获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FCF-HPLC)、细胞捕获-分散液相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CF-DLLME-HPLC).方法 HFCF-HPLC是在模拟人体内环境状态下,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种植到聚丙烯中空纤维管腔内部,再将该中空纤维放入红豆杉提取液中,筛选和捕获可以与细胞结合的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群;CF-DLLME-HPLC是将MCF-7细胞与红豆杉提取液在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上共孵育,取不同孵育时间上清液进行分散液相微萃取处理,然后进行不同时间段下色谱分析比对,根据色谱峰变化发现潜在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群.结果 HFCF-HPLC筛选出的活性成分是脱乙酰巴卡亭、巴卡亭Ⅲ、紫杉碱M、去乙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紫杉醇、云南紫杉烷;CF-DLLME-HPLC筛选出的活性成分是脱乙酰巴卡亭、巴卡亭Ⅲ、紫杉碱M、去乙酰紫杉醇、金松双黄酮.结论 2种方法均可以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群,为活性成分的筛选、中药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方便、普适和高效的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荆芥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F-LPME-HPLC).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胡薄荷酮富集倍数为考察指标,样品相溶液盐(NaCl)浓度、萃取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以复方荆芥颗粒为例)的HF-LPME条件,并进行验证.采用HPLC法测定胡薄荷酮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荆芥饮片项下HPLC法为参照,验证本研究所建HF-LPME-HPLC法的可行性.结果:HF-LPME最优条件为以正壬醇为萃取溶剂,在pH为7、NaCl浓度为11%的样品相溶液中,以800 r/min搅拌萃取36 min.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胡薄荷酮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5μg/mL(r=0.9990);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4、1.3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8%~4.0%、1.5%~4.1%(n=3);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8%(n=6);荆芥饮片和复方荆芥颗粒中胡薄荷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105.1%、97.2%~102.3%,RSD分别不高于4.1%和6.2%(n=3).采用药典方法和本研究建立方法测得荆芥饮片中胡薄荷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4 mg/g(RSD=4.3%,n=3)和0.87 mg/g(RSD=5.5%,n=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HF-LPME-HPLC法实现了对胡薄荷酮的富集与浓缩,具有较强的纯化能力与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荆芥饮片及其复方制剂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