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豆杉诱发卡瑞利珠单抗相关心肌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卡瑞利珠单抗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造成严重的心脏损害。该文报道1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在应用卡瑞利珠单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红豆杉后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通过追踪患者的临床症状、肌钙蛋白、B型利钠肽、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诊断、评价病情变化。最终该患者接受了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3个月左心功能未见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应对其相关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给予重视,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亚热带树种多样性与凋落物层持水能力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凋落物层作为森林土壤的"皮肤",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枫香、米老排、苦槠、红锥、杉木、马尾松、福建柏、南方红豆杉8个树种的纯林及其不同组合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树种丰富度、功能多样性和群落加权平均性状与凋落物现存量、最大持水率、有效拦蓄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树种组合中,未分解层最大持水率、现存量和有效拦蓄量的范围分别为0~419%、0~0.58 t·hm-2、0~1.66 t·hm-2;半分解层最大持水率、现存量和有效拦蓄量的范围分别为0~375%、0~6.14 t·hm-2、0~16.03 t·hm-2.树种丰富度和群落加权平均比叶面积对凋落物现存量和有效拦蓄量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群落加权平均叶氮含量对凋落物现存量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最大持水率随着比叶面积的多样性和群落加权平均比叶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群落加权平均叶片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树种丰富度通过增加比叶面积的多样性提高凋落物层持水能力;群落加权平均比叶面积通过增加凋落物现存量和最大持水率提高凋落层持水能力.在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的经营中,可以选择群落水平上具有较高比叶面积的混交林来提高凋落物层的持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不同发酵程度曼地亚红豆杉曲的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曲指纹图谱,对曼地亚红豆杉曲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 45 批曼地亚红豆杉曲的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确定并建立 7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在指纹图谱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筛选出不同发酵程度曼地亚红豆杉曲间差异性标志物.结果 45 批曼地亚红豆杉共有32 个共有峰,指认了 18 种成分,相似度均大于 0.9.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发酵程度曼地亚红豆杉曲分为5类,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综合分析筛选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紫杉醇、7-表紫杉醇、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作为曼地亚红豆杉曲的质控成分,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71 5~0.123 7、0.124 5~0.117 1、0.113 5~0.126 1、0.122 5~0.162 7、0.071 0~0.089 3、0.809 1~1.110 2、1.003 1~1.994 8 mg/g.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为曼地亚红豆杉曲的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MSPD-HPLC法分析云南红豆杉中的10-DABⅢ和紫杉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建立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中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Ⅲ)和紫杉醇(Taxol)的分析方法,该研究采用基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MSPD-HPLC)对云南红豆杉中的 10-DAB Ⅲ及Taxol进行定量分析,探究硅胶、佛罗里硅土、酸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C18、C18-ME、C18-G1、C18-HC、Diol、Xamide、Xion共12 种样品预处理分散剂及各种分散剂的质量、洗脱剂的种类、洗脱剂的浓度、洗脱剂体积对两种成分分析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条件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与超声提取、热回流提取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证明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12 种固相分散剂中,碱性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目标化合物萃取物检出量,并且当碱性氧化铝与样品的质量比为 3∶1、6mL甲醇为洗脱剂洗脱时,10-DAB Ⅲ和Taxol的萃取检出量较高.(2)建立的云南红豆杉枝叶中 10-DAB Ⅲ和 Taxol 的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10-DAB Ⅲ和Taxol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介于 0.023 9~0.030 1 μg·mL-1和 0.142~0.178 μg·mL-1之间;各目标分析物平均加样回收率在 93.6%~109.0%之间.(3)比较分析显示,3 种方法对 2 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萃取检出量基本无差别,但MSPD法溶剂消耗少、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净化效率高,可应用于云南红豆杉原料的快速分析.该研究以碱性氧化铝为分散剂应用于云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萃取,建立了快速、高效的云南红豆杉中10-DABⅢ和紫杉醇的分析方法,为云南红豆杉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GP化疗对晚期NSCLC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分析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3例晚期NSCLC患者为对象,GP方案化疗24例为对照组,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2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进展、肿瘤标记物、免疫指标变化、远期生存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 (4例vs.3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 (10例vs. 7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15例vs. 14例) (P>0.05)。随访至2023年12月31日,观察组死亡22例(75.86%),对照组死亡20例(83.33%)。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1.11±0.12) vs.(2.43±0.25)]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21.86±2.14)vs.(26.73±1.46)]ng/ml、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24.32±2.47)vs.(38.86±2.27)]ng/ml及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 CEA)[(7.22±1.02)vs.(14.02±1.91)]ng/m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提升,CD8+下降(P<0.05),观察组CD3+[(65.11±3.00)vs.(60.38±2.66)]%、CD4+[(41.74±3.66)vs.(31.67±2.81)]%、CD4+/CD8+[(1.68±0.10)vs.(1.13±0.1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24.89±1.98)vs.(28.01±2.2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GP方案可延长晚期NSCLC的总体生存期,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3种混交林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6/1
土壤微生物是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成员.造林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但造林初期驱动的土壤理化因子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分析由珍稀乡土树种组成的三种新造混交林(BB:银杏 Ginkgo biloba-桢楠 Phoebe zhennan;CB:香椿 Toona sinensis-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桢楠 Phoebe zhennan;MB: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乐昌含笑 Michelia chapensis-香椿 Toona sinensis-玉兰 Yulania denudata)表层(0-20 cm)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功能类群及其土壤理化因子,并以草灌化未造林地作对照(CK),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不同林型造林初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于CK,表现为MB>BB>CB>CK,主要受到土壤孔隙度、水解性氮的影响.(2)土壤真菌门水平优势类群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子囊菌门占绝对优势,MB中的被孢霉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P<0.05).与CK相比,球囊菌门与Leptodiscella相对丰度在各林型中均降低.(3)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与置换多元方差(Adonis)分析表明,造林初期,造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1).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全钾、水解性氮、土壤容重及土壤碳氮比是影响真菌群落指示种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被孢霉门与水解性氮、碳氮比、全氮、非毛管孔隙度、含水率均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4)真菌群落主要以腐生营养型为主,病理营养型次之;造林后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降低,而土壤腐生菌的相对丰度在BB与MB处理中反而显著增加(P<0.05);MB处理中动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真菌优势功能类群主要受到土壤pH、土壤孔隙度、土壤碳氮比(C/N)、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的影响.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类群发生了显著改变,阔阔混交林较针阔混交林变化更加明显,其中多种阔叶树混交林病原菌相对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红豆杉脑胶质瘤微环境重建介导TH17/Treg免疫平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红豆杉脑胶质瘤微环境重建介导TH17/Treg免疫平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U251细胞,采用红豆杉干预72 h后,细胞侵袭法(Transwell)观察细胞侵袭能力.构建脑胶质瘤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豆杉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Bcl-2、Bax、Caspase-3 mRNA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分析外周血、脾脏、淋巴结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分化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红豆杉对SHG-44细胞增殖产生影响,红豆杉能显著抑制SHG-44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且在给药48 h后,红豆杉的IC50为46 μM.对照组、红豆杉低剂量组和红豆杉高剂量组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6与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红豆杉低剂量组和红豆杉高剂量组侵袭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模型组、顺铂阳性对照组、红豆杉低剂量组和红豆杉高剂量组Bcl-2、Bax、Caspase-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模型组、顺铂阳性对照组、红豆杉低剂量组和红豆杉高剂量组PI3K蛋白、p-Akt蛋白比较和p-mTOR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豆杉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纠正Th17/Treg免疫失衡,促进脑细胞凋亡,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消除炎症反应,控制脑胶质瘤侵袭、恶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南方红豆杉转录组SSR位点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基于赤霉素(gibberellin A3,GA3)处理下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转录组数据鉴定和分析SSR位点,开发可用于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标记.方法 使用MISA软件对南方红豆杉转录组数据进行SSR分析,搜索SSR位点.可搜索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最小重复数分别设置为10、6、5、5、5、5次.采用Primer 3(2.3.5版,默认参数)进行SSR引物设计.通过毛细管荧光电泳检测,最终选定多态性好,扩增成功率高的SSR引物用于后续数据分析;通过MEGA进行UPGMA聚类分析,构建聚类树.结果 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02 361条Unigene,采用MISA软件搜索出12 008个SSR位点,分布在10 894条Unigenes上,发生频率为5.38%,平均距离为1/7.64 kb.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丰富,占总SSR位点的51.74%,其次为三核苷酸(20.92%)和二核苷酸重复类型(20.88%).A/T、AG/CT是优势重复基序,分别占总SSR重复类型的49.60%和10.93%.随机抽选96对SSR引物,以4个地区12份南方红豆杉种质进行引物有效性和多态性验证,筛选出13对具多态性的SSR引物,多态性引物比率为13.54%.13对引物在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扩增效率高达100%,但在曼地亚红豆杉Taxus × media扩增效率仅为23.08%.聚类分析表明太行山地区南方红豆杉聚为一类,浙江、福建和湖南等南方来源的南方红豆杉聚为一类,后三者彼此之间遗传距离更近.结论 南方红豆杉转录组测序产生的Unigene信息可以用来开发SSR分子标记,开发的13个标记将有助于南方红豆杉物种遗传多样性、分子育种、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为合理施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提高药用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五年生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根系施肥的基础上,分别叶面喷施 0.1%(T1)、0.2%(T2)、0.3%(T3)、0.4%(T4)和 0.5%(T5)的磷酸二氢钾,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测定南方红豆杉的生长量和生理指标,探讨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结果:5 种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均对南方红豆杉株高和地径具有促进作用,株高和地径总增长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均为T4>T3>T5>T2>T1>CK.T4 处理提高南方红豆杉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作用最显著,T5 处理提高南方红豆杉叶片中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的作用最为显著.不同处理的南方红豆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比CK高,低浓度磷酸二氢钾促进两种酶活性增加表现时间较早.结论: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可以提高南方红豆杉的生长量及抗逆能力,推荐叶面施用磷酸二氢钾的合适浓度为 0.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