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豁痰醒神散瘀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是最常见的出血性中风,约占其50%~70%,是目前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卒中类型[1].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发生在脑的各个部位,主要发生在外囊-壳核、内囊-球脑、桥脑中央和小脑,大多数发生在动脉分叉处,颈硬、抽搐、呕吐、头痛是常见临床表现,舒张压≥110 mmH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铜死亡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死亡里可能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脑卒中(stroke)是一类发病率、致死致残率均高的脑血管疾病,全世界每年约1500万人次发生脑卒中,导致约500万人次直接死亡,约500万人次产生永久性残疾 [1]。数据显示,卒中是导致美国人群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65岁以上中风幸存者超过一半的活动能力下降,治疗脑卒中和并发症的医疗支出约350亿美元/年 [2];在我国,脑卒中新发病例超过200万例/年,是伤残寿命调整年增加的首要疾病;目前,其救治依然面临院内延迟、病情复杂、救治效果不佳等挑战 [3,4];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因脑卒中增加的老龄人口医疗和生活负担将进一步加剧 [5,6,7]。因此,在卒中的预防、治疗药物研发、病程转归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康复治疗举措等方面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如此有望能未缓解脑卒中带来各项挑战提供新的防治及康复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终末期肾脏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抗凝问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房纤颤(AF)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达27%,合并AF的ESRD患者卒中的年发生率约为5%。血液透析(HD)患者治疗中与AF相关的中风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挑战。目前,合并AF的ESRD患者的抗凝治疗大多是基于观察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就预防卒中而言,没有明确维生素K拮抗剂具有优于未抗凝治疗的优点,反而指出HD患者的抗凝治疗可能增加了出血风险。同时,大多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的随机试验中未包括HD患者。因此,在HD患者中也没有明确证据可支持DOAC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HD患者的房颤患病率与卒中风险的关系以及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方氏头针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方氏头针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疼痛病、精神类疾病等方面的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早期、恢复期及并发症均有显著疗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障碍,选穴基本相同,但在并发症治疗中选穴差异较大;治疗颈肩腰痛均选取大脑皮层伏象颈腰对应点;近年来拓展应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疑难病的治疗。方氏头针形成时间较早、理论体系较完整,但目前临床应用相对不足,也存在着选穴上未能较好体现脏腑经络理论、大脑皮层功能投影选穴理论需进一步论证、操作要求严格而研究者手法量学存在差异、部分临床科研设计严谨性欠佳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早期认知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早期认知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18例。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奥瑞姆自理模式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血清值、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及护理后血清值恢复正常时间、恢复自发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尿道损伤、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9%低于对照组8.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早期认知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了预后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胰管支撑管不同放置方式对Whipple术后胰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胰管支撑管放置方式对术后胰瘘及住院时间、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纳排标准共收集121例,将所收集的资料按照支撑管引流方式分成2组,即支撑管内引流组(A组)、外引流组(B组)。根据胰瘘的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化分析不同风险人群内、外引流方式对于胰瘘的影响。结果:在无风险人群中,内引流胰瘘发生例数(0例)低于外引流(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67, P>0.05);在低风险人群中,内引流胰瘘发生例数(2例)等于外引流(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93, P>0.05);在中风险人群中,内引流胰瘘发生例数(6例)高于外引流(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60, P>0.05),而在高风险人群中内引流胰瘘发生例数(6例)显著高于外引流(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58, P<0.05)。A组的住院时间、花费[24.00(21.00,29.30) d、95 480.00(82 607.25,111 883.75)元]都明显低于B组[29.00(24.00,36.00) d、110 788.000(90 260.00,126 770.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882、-1.979, P<0.05)。 结论:无风险和低中风险人群可选择内引流缩减住院时间、花费,高风险人群可选择外引流减少胰瘘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于1984年3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刊载脑血曹病为主,兼报道其他神经内外科的疾病以及临床各学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设有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讲座、论著与经验总结、综述、短篇等栏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胰腺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前胰腺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最可靠,可实现永久性治疗效果的外科手术。胰腺功能重度障碍导致的血糖水平长期控制不良或重度糖尿病是发生心脏病、中风、尿毒症、失明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生命质量通常极差。胰腺移植可使受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改善受者糖尿病并发症,包括肾脏病变、神经性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降低受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笔者结合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胰腺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手术方式、适应证与禁忌证、供者与受者选择、手术流程与术后并发症、免疫抑制剂及其相关并发症、术后排斥反应及其处理、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旨在为广大同道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起病隐匿,三多一少是常见症状,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若血糖控制欠佳,5~10年会诱发一系列其他疾病如语言障碍、血管病变、中风瘫痪等,严重损害患者健康,威胁生命.目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该病进行治疗干预成为最新研究方向.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用药,能有效降低血糖,缓解T2DM所带来的心绞痛等并发症.已有研究表明中药、中药复方及活性成分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菌种类、数量、相对丰富度、代谢途径等调节糖尿病炎症或刺激胰岛细胞,以达到治疗或舒缓T2DM症状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影响肠道菌群治疗、干预T2DM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期望能为中药更全面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探讨卒中后抑郁的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可归属于中医中风后郁证范畴."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为黄元御学术思想的凝练,其认为中气作为人体枢轴周流全身,带动全身脏腑气机.本文以"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为理论基础,从阳虚、气郁、血瘀、痰饮等方面探讨中气虚弱、枢轴不运导致卒中后抑郁的机理.并结合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探讨通过运用中药或中医特色治疗等健运中气,恢复枢轴运动秩序治疗PS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S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