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为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自1998年1月起被确定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主要介绍我国实验外科科研成果和研究现状,以从事外科各专业临床、科研、教学的中高级医师为读者对象.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服务广大外科工作者、促进外科学术交流和外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外科科研成果、传递外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现代外科先进技术、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医生执业能力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生执业能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提高我国医生的执业水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参考国际成熟评价框架制定我国医生执业能力评价量表。2018年6—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医联体平台,随机选取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家医院,共2 156名医生参与调查。对其执业能力6个维度(医学知识、疾病诊疗、科研教学、人际沟通、职业精神、群体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我国医生各维度执业能力自评结果显示,职业精神维度评分最高(3.89分),科研教学维度最低(2.85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6个维度的执业能力水平高低与性别、学历、职称、导师资格、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是否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等有关( P<0.05)。 结论:我国医生执业能力总体尚待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存在短板,医生应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知识结构还需丰富,医生应树立大健康理念;非技术服务能力尚有欠缺,医生应具有厚重的人文情怀;接受医学教育的程度决定医生执业能力高低,保证规范化培训质量是关键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不同地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导师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1至12月,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6所院校的4 276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作为自愿样本进行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探究不同地区研究生导师职业倦怠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8.8%(1 230/4 276),轻度、中度和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0.2%(864/4 276)、7.9%(337/4 276)和0.7%(29/4 276),东、中、西部地区导师的职业倦怠均以轻度倦怠为主,检出率分别为17.7%(271/4 276)、20.3%(298/4 276)、23.0%(295/4 276)。排除了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后,在情感耗竭维度,不同地区导师均受其对临床工作评价的影响(东部地区: b=-0.21, P<0.001;中部地区: b=-0.35, P<0.001;西部地区: b=-0.37, P<0.001),且东部地区导师还受到其对教学工作评价的影响( b=-0.15, P=0.014);在人格解体维度,东部地区导师的倦怠受其对教学工作评价影响( b=-0.28, P<0.001),中部地区导师的倦怠受其对临床工作评价影响( b=-0.28, P<0.001),西部地区导师对临床( b=-0.17, P=0.010)、教学( b=-0.33, P<0.001)和科研工作评价( b=-0.21, P=0.005)均会影响其职业倦怠;在个体成就感降低维度,不同地区导师的职业倦怠均受其对临床工作评价(东部地区: b=-0.20, P=0.001;中部地区: b=-0.23, P<0.001;西部地区: b=-0.17, P=0.009)和教学工作评价(东部地区: b=-0.21, P<0.001;中部地区: b=-0.26, P<0.001;西部地区: b=-0.23, P<0.001)的影响。 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受不同工作评价的影响,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导师的职业倦怠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对东、中部地区导师的影响,降低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对西部地区导师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液免疫学重点号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随着血液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其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临床应用领域也在持续扩大。血液免疫学的进步,为我们深入理解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以及优化免疫调节方案提供了重要工具。本刊特邀请西交利物浦大学王宜强教授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宋文刚教授担任本期"血液免疫学"重点号执行编委,对血液免疫学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报道,以期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启发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临床研究和数据收集的角度看结直肠外科的发展方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得益于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的进步,我国的结直肠外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比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诊疗现状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结直肠外科的专科化建设和规范化诊疗已经非常成熟,结直肠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业已规范化运行。尽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水平结直肠癌诊疗中心与西方国家相比已几乎无差距,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结直肠外科的标准化手术以及规范化治疗理念仍有待普及。我国结直肠外科领域要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就要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笔者结合已参与和开展的国际国内临床研究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两点对临床研究进行质量控制:(1)研究的结构化培训和质量控制;(2)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总之不能仅将注意力集中于结直肠外科手术本身,更要完成向研究型医生、研究型学科的转变,培养开展数据收集和临床研究的理念,增强临床研究的科研意识,将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和临床研究融入到日常临床实践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结直肠外科的综合实力,有效开展基于我国结直肠疾病现状的外科相关临床研究,并获得基于我国患者人群研究结果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我国结直肠外科诊断治疗相关的指南,用于指导我国结直肠疾病患者的外科临床实践,这也必将是中国结直肠外科发展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科建设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介绍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建设内容,旨在为国内同道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多部委启动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初衷,根据医院在精神心理疾病领域临床科研工作的实际进展,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探讨。结果: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宗旨、总体运行模式、构建协同创新研究网络等角度入手,明确了中心建设的具体做法。结论:通过评估现状,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明确了建设的着力点:搭建一个管理平台和两个专业平台,以期为高质量、高水平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支撑,为临床医学转化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现状以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定位和目标、现状和成果、特点、问题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实现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更好地发展,打造更高效的临床研究转化平台。方法:通过对山东省前两批1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年度评估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共性和个性;对标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目标,得出成果和不足;SWOT分析机遇和挑战,总结经验。结果:经过两年的建设,各中心通过统筹优化资源,搭建研究平台和打造协作研究网络等方法,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反映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创新基础相对薄弱、依托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临床研究复合型人才缺乏、冲击国家中心的高峰学科少、创新成果基层推广能力有待提升等。结论: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通过提高依托单位的重视程度,持续加大投入支持,落实年度考评倒逼机制,引导成绩优异的省级中心申报国家中心,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切实提升省级中心建设水平,从而引领全省临床医学研究水平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数字疗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认知障碍疾病的预防、诊断、干预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技术,亟需临床、科研、监管部门及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对认知数字疗法的应用形成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系统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认知数字疗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综合各领域专家意见,提出了8条认知数字疗法临床应用推荐及多项针对监管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认知数字疗法的良性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现状:一项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发展现状,推动全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能力提升。方法:以网络填报的方式,对2019年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科室规模、消化内镜中心基本情况、临床诊疗能力、教学及学术能力4个方面。结果:共纳入114家县域医院数据进行分析。2019年,我国县域医院消化内科平均拥有床位38.9张、医师8.6名、内镜护士6.4名。消化内镜中心平均拥有主机3.1台、消化内镜11.0条。2019年平均每家县域医院消化专科门诊量2.2万例次、病房出院人数0.23万例次,消化内镜诊疗量0.78万例次,53家(46.5%)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率<3%。在教学、学术能力方面,114家医院中,5家(4.4%)为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52家(45.6%)举办过地市级及以上学术会议,21家(18.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7家(58.8%)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结论:大部分地区县域医院硬件设施齐全,具备良好的医疗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的科研团队建设,达到县域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DPN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为科研及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防治DPN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核心期刊文献793篇,其中CNKI 692篇,WOS 101篇。中医药防治DPN相关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以刘铜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居多,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是梁晓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研究机构以各医学类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中药复方、针灸疗法、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相关致病基因表达、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挖掘、系统评价等为当前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论:目前中医药防治DPN相关研究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且具有一定研究规模,但仍应加强研究团队、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临床疗效评价及基础研究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