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各种影像机械检修、投照及机器应用,同时刊登临床各专业学科医生应用影像技术诊治的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老年患者的瑞马唑仑消化内镜程序性镇静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时使用瑞马唑仑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内镜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25~50 μg芬太尼作为基础镇痛,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瑞马唑仑组患者采用瑞马唑仑组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成功率及给药前(T1)、胃镜检查后1 min(T2)、3 min(T3)和清醒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时间、胃镜操作时间、麻黄碱使用率及对麻醉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诊疗结束后苏醒15 min、30 min及60 min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患者的镇静成功率分别为95.00%、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丙泊酚组入组95例,瑞马唑仑入组96例;瑞马唑仑组患者T2、T3时间点的MAP、HR和SpO2明显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的镇静时间、恢复时间分别为(19.83±3.69)min、(3.97±0.69)min,明显短于丙泊酚组的(22.08±3.20)min、(7.55±1.68)min,麻黄碱使用比例占4.17%,明显少于丙泊酚组的2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苏醒后15 min、30 min时的MMSE评分分别为(23.92±2.62)分、(24.46±2.89)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的(21.10±3.22)分、(22.43±2.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的体动反应、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注射痛及头晕发生率分别为6.25%、7.29%、6.25%、3.13%、0、3.13%,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21.05%、18.95%、29.47%、12.63%、69.47%、17.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进行消化内镜程序性镇静时,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的麻醉效果更好,更能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状态、促进术后早期恢复,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肺泡和/或气道异常导致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表现出胸闷、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威胁生命健康[1,2,3]。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为COPD良好转归的关键。不规律治疗诱使疾病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致病情与肺功能严重程度不一致,不利于早日康复[4]。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理解并利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5]。高水平健康素养有助于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康复训练依从性好[6]。社会支持指源于个体外的所有支持总和,可降低或防止外部伤害,适应社会好[7]。自我运动是个体在环境中判断自身能否充分执行、完成训练行为的信心[8]。社会支持及运动自我是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者在COPD健康素养影响康复训练依从性中的作用报道尚少[9,10]。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胸部CT影像,采用多种深度学习网络构建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二分类模型,并评估这些模型在两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确诊为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胸部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被分为肺结核组(197例)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组(212例).将数据集的80%分配至训练集,20%分配至测试集.采用深度学习网络(ResNeXt、ResNet、Transformer、SENet、ShuffleNet、Swin-transformer 和 DenseNet 算法)构建二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在测试集中,将最优人工智能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呼吸科(结核亚专业)医生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ResNeXt模型、ResNet 模型、Transformer 模型、SENet 模型、ShuffleNet 模型、Swin-transformer 模型、DenseNet 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 0.894、0.839、0.864、0.816、0.841、0.831、0.829;在测试集中的 AUC 值分别为 0.826、0.816、0.817、0.811、0.784、0.771、0.735.在测试集中,最优模型ResNeXt的诊断性能(AUC值为0.826)高于中年资医生(AUC值为0.679)和低年资医生(AUC值为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35和2.242,P值均<0.05).结论: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是一种快捷简便的无创诊断工具,在鉴别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面展现出了理想的诊断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危险因素预测效能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研究其在临床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进行观察性队列研究,在患者清醒之日使用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进行肌力评估,根据临床肌力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肌力评分<48分)和对照组(≥48分).收集和比较两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危重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在老年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收集62例清醒的老年危重患者,其中诊断为ICU获得性衰弱者30例为试验组(疾病发病率48.39%),无ICU获得性衰弱的32例为对照组.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脓毒症持续时间、脓毒症性休克、休克持续时间、多脏器功能障碍及其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及其使用时间、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使用时间、低钙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及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是老年危重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应用去甲肾上腺素>3 d和A-PACHE Ⅱ评分>20分为截断点时预测性能最佳.结论 在老年危重患者中,APACHE Ⅱ评分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是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较好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因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圆锥角膜(KC)是一种以局限性角膜圆锥样突起,伴有突起区角膜基质变薄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青春期前后,表现为双侧发病,是一种潜在的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环境因素、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力学刺激等相关,但目前对圆锥角膜的发生及进展机制尚无确切定论.以角膜重塑相关基因为代表的多种基因已被发现对圆锥角膜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更多的研究仍在挖掘与圆锥角膜发病有关的基因靶点.文章就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与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靶点及其影响,探索基因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及干预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脾胃论》择时用药观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考虑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中医临证特色之一,通过梳理《脾胃论》中因时制宜的相关论述,总结李东垣择时用药观.该观点主要表现在依时主方,如夏季主方黄芪人参汤,长夏主方清暑益气汤,秋季主方升阳益胃汤,冬季主方神圣复气汤;随时加减用药体现在春时有疾用清凉风药、夏时有疾用大寒之药等;应时补泻是将脏腑与各季相应,以五味对应各季的补泻,以顺应季节特点为补,反之则为泻;顺时所禁则考虑季节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以确定药物是否适用于当下.择时用药体现了李东垣在天人一体思想指导下的用药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生成的磁共振图像的临床验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该研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生成算法,从磁共振图像的矢状位T1WI和T2WI序列生成伪矢状位STIR序列.以真实采集的STIR序列为金标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评价生成序列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主观方面,由两位医师对图像进行评分.客观方面,选取5种组织的感兴趣区域,计算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来衡量图像质量.此外,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和相关系数来分析生成的STIR与金标准图像的相关性;使用Bland-Altman图分析像素值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生成的STIR序列在图像质量和临床诊断上与金标准一致甚至超越金标准,且能够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影像扫描效率,因此具有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征(VTE)的发生率。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24日收录的关于OSAS患者VTE发生率的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及评价。采用Stata 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18 34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OSAS患者VTE发生率为2.4%[95%置信区间(1.3%,3.7%)]。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OSAS患者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6.912,P = 0.021)。结论:不同种族OSAS患者VTE发生率有所差异,临床上应高度重视OSAS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识别、预防VTE,以降低院内OSAS患者出现致死性肺栓塞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继发性骨质疏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已成为备受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许多消化系统疾病有较高的OP发生率,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肿瘤等.但目前对这些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同时部分抗OP药物多表现胃肠道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寻求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当务之急.本文分别从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骨代谢变化与骨损害特点及诊治进展四方面对临床消化系统常见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进行综述,以期为继发性骨质疏松防治及推进多学科协作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