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2 年 7 月—2023 年 2 月选取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 21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随访问卷、运动益处/障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目的抽样法选取量性研究中依从性低的 14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得分为(13.11±4.0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益处/障碍、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 40.8%.质性研究共提炼出 3 个主题,7个亚主题:个人特质和经验(体能欠佳与既有疾病交互影响、运动兴趣不足与运动时间缺乏、认知误区);行为特定的认知(运动自我效能不足、安全体验感知欠佳);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支持不足、专业支持缺乏).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处于低等水平,年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益处/障碍、社会支持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体能欠佳与运动兴趣不足、居家运动康复过程中的障碍难以克服、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局限以及居家运动康复过程中难以获得专业支持均是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重点人群,定期评估患者的运动障碍因素,给予针对性个案指导,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动处方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血流患者运动耐量、微循环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血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104例冠心病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运动处方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前后心率(heart rate,HR)、氧脉搏(oxygen pulse,O2pulse)、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intake,VO2peak)、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峰值脉氧饱和度(peak 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peak)、运动耐量、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ntilation,VEpeak)、最大运动负荷、灌注量、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F、O2pulse、SpO2peak、VO2peak及VEpeak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最大运动负荷、运动耐量、6MWD、灌注量高于对照组,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GSE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恢复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处方可改善冠心病慢血流患者血流微循环,恢复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从而减轻消极情绪,增强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 老年慢性病患者记忆力与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仅依靠其个人力量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难以达到良好效果,需要更多来自他人的帮助.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能仅单独面向老年人,更需要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网络,让其社会网络成员参与到老年患者的疾病管理中,以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目的探讨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招募 2021 年 3 月—2022 年6 月在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华长庚医院门诊、北京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及红联村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按照招募入组的顺序各自进行编号,奇数为干预组,偶数为对照组,按照 1∶1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老年患者+其社会网络成员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周期 12个月;在干预前、干预第 6 个月、干预第 12 个月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DSMS)评估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效果,使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表(LSNS-6)测评患者社会网络水平.结果 80 例患者入组,其中 1 例患者(对照组)因研究期间两次住院退出研究,最终 79 列患者完成研究:干预组患者 40 例+其社会网络成员 40 例,对照组39 例.CDSMS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的运动锻炼维度、认知性症状管理维度及自我效能分量表的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分别为 7.174、8.488、9.939,P<0.05);时间在CDSMS两个分量表上主效应显著(F时间分别是 13.527、12.188、7.576、5.058,P<0.05);分组在CDSMS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的三个维度上主效应显著(F分组分别是12.324、7.383、5.927,P<0.05).干预第6个月,干预组CDSMS运动锻炼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2.852,P=0.006);干预第12个月,干预组CDSMS运动锻炼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4.473,P<0.05)、认知性症状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2.780,P=0.005)、自我效能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t=2.993,P=0.004).结论 为期 12 个月的基于患者社会网络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部分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助推策略在老年人体力活动干预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相关心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EconLit 等数据库中关于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相关心理和/或行为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样本量为4 336名老年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运动自我效能[SMD=1.17,95%CI(0.12,2.23),P<0.05]、运动动机与期望[SMD=0.69,95%CI(0.08,1.30),P<0.05],提高客观体力活动量[SMD=0.43,95%CI(0.30,0.55),P<0.05]、主观体力活动量[SMD=0.74,95%CI(0.24,1.22),P<0.01],并在随访期保持一定客观体力活动增量[SMD=0.25,95%CI(0.05,0.44),P<0.01]和主观体力活动增量[SMD=0.49,95%CI(0.00,0.98),P=0.05].结论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方法可增强老年人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动机与期望,并增加其体力活动量,且效果具有一定可持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MI、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控制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两组均6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门诊护理及随访管理,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BMI、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BMI、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可一定程度控制BMI及血糖水平,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接受治疗的674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和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5%(610/674)。结果:610例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8.38±7.64)分,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94.30±22.7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73.97±13.94)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生活支持维度与运动锻炼维度无相关( P>0.05)外,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与医务人员沟通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3.4%( P<0.05)。 结论: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差。护士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社会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促进其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精准实现和及时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现状,明确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运动恐惧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初次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疼痛灾难化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为研究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9例患者,其中97例患者存在运动恐惧,占44.3%(97/21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跌倒恐惧、家庭关怀度、疼痛灾难化是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重要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月收入水平较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晚、存在跌倒恐惧的患者,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重视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以减少或避免运动恐惧的发生,使患者从早期下床活动中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跌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推行团体心理疗法前仅接受感觉运动训练干预治疗的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推行团体心理疗法干预后接受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干预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修订版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MFS)和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评分。结果:交互作用下,GSES评分因干预方式的不同随着时点变化而变化( P<0.05);组内作用下,GSE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而BPRS评分、MMFS评分、ISMI评分呈下降趋势( P<0.05);不同时点组间作用下,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BPRS评分、MMFS评分、ISM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可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提升自我效能,减少跌倒发生,消除负面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9月1日—2019年6月30日,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按照研究对象入组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于两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巴氏指数(BI)、简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BI、FMA和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改善短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C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CHD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CDSES)评分、C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量表(CQQC)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和人际关系等各项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健康知识等CD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治疗依从性和情绪认知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CQ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角色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CHD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其自我效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