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房外Paget病伴多发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外阴乳房外Paget病二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了探索准确判断乳房外Paget病手术边界的方法,对2例经病理确诊的外阴原位乳房外Paget病,术前使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确定肿瘤边界,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良的扩大切除术。术后切缘行4点病理监测未见肿瘤残留,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硬化萎缩性苔藓样乳房外Paget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70岁,因外阴白斑伴痒9个月于2018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大阴唇瘙痒,色素减退。于外院诊断为"外阴白斑",予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疗效欠佳,色素减退斑渐扩大至双侧大阴唇内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男性会阴湿疹样癌的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游离皮片和皮瓣整形技术在会阴湿疹样癌术后创面覆盖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的6例会阴部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切除病灶之后,分别采用游离皮片或者推进皮瓣覆盖创面,记录手术时间、皮片或者皮瓣的存活情况、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总共6例会阴部湿疹样癌肿瘤患者,Ray分期:A1期1例,A2期5例;年龄(68±9)岁,住院时间(14.8±8.1)d,体质指数(25.6±3.7)kg/m 2,手术时间(132.0±80.7)min,出血量(18.3±11.7)ml;其中病理证实湿疹样癌5例,皮肤腺癌伴湿疹样癌1例。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其中4例患者接受阴囊局部推进皮瓣转移术,2例患者接受游离皮片移植术。术后随访(15.3±8.1)个月,皮片和皮瓣存活良好,且局部无肿瘤复发,4例患者术后出现包皮水肿,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余无其他相关手术并发症。 结论:男性会阴部湿疹样癌切除后创面的覆盖可根据创面大小、位置选择游离皮片或者皮瓣移植技术,其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黑素瘤皮肤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非黑素瘤皮肤癌(NMSC)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通过自制问卷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调查153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MSC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行为学资料,并计算DLQI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采用 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MS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46份(95.4%)。146例患者年龄31~92岁,101例(69.2%)60岁以上,59例(40.4%)有长期紫外线暴露史。基底细胞癌(BCC)66例(45.2%),侵袭性鳞状细胞癌(SCC)57例(39.0%),乳房外Paget病16例(11.0%)及Bowen病7例(4.8%)。DLQI评分中位数[ M( P25, P75)]为3(1,7),99例(67.8%)生活质量受到影响,52例(35.6%)受到轻度影响,47例(32.2%)受到中度以上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肤癌类型、长期紫外线照射史、3个及以上子女数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NMSC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皮肤癌类型、长期紫外线照射史、子女数量是NMS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阴囊双蒂皮瓣联合拱顶石皮瓣修复6例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术后大面积缺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阴囊双蒂皮瓣联合拱顶石皮瓣修复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术后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收治的6例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 ~ 84(中位77.5)岁,病灶累及阴阜、阴茎及阴囊,术后缺损面积18 ~ 133(中位96)cm 2。所有患者阴阜部缺损选择腹部拱顶石皮瓣修复,阴囊及阴茎部缺损利用残存阴囊组织设计阴囊双蒂皮瓣修复。术后1、3个月及之后每3个月随访。 结果:6例患者随访3 ~ 36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均成活,皮瓣色泽和质地较好,供皮区和受皮区在功能和外形上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阴囊双蒂皮瓣及拱顶石皮瓣联合使用可修复男性阴部乳房外Paget病切除术后大面积缺损,操作简单,血供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乳房外Paget病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少见且易误诊的皮肤恶性肿瘤,其早期病变局限于表皮,也可浸润至真皮层,晚期则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乳房外Paget病常见于大汗腺分布区域,包括阴囊、阴茎、外阴以及肛周、腹股沟、腋窝等部位,常表现为红色斑片或浸润性斑块,部分皮损伴有鳞屑、糜烂等。在选择治疗方案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期评估。本专家共识基于国际上最新的指南和临床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临床治疗实践,形成了关于乳房外Paget病分期治疗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以及新型治疗方法,为规范乳房外Paget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Paget病中,25例(阴囊21例、会阴4例)位于外阴,4例股内侧,1例下腹壁,1例肛周,1例颈部,3例伴有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检查显示6例无明显异常超声表现;26例皮损皮肤层增厚,根据病灶形态和高频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和肿块型,其中弥漫型21例,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肿块型5例,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18例病变内部呈实性均匀低回声,8例呈以实性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26例中,病灶Adler血流分级0级2例,1级5例,2级8例,3级11例。结论: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阴股沟皮瓣在修复女性尿生殖三角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阴股沟皮瓣在修复女性尿生殖三角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外科收治的10例女性尿生殖三角区恶性肿瘤患者(乳房外湿疹样癌7例,鳞状细胞癌3例)行肿瘤Mohs显微描记扩大切除,术中采用以阴部内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其中单侧8例,双侧2例)修复外阴缺损创面。结果:10例患者,12个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切口有轻度感染,经换药完全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患者外阴部形态丰满,富有弹性,阴道口无狭窄,瘢痕无明显挛缩,肿瘤无复发。结论:以阴部内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阴股沟皮瓣修复女性尿生殖三角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体表恶性肿瘤成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对体表恶性肿瘤成像的参数设置和效果,总结体表软组织和肿瘤的Micro-CT影像特点。方法:根据入选标准,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收治的体表恶性肿瘤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将离体肿瘤标本分割成合适大小(长×宽×厚不超过5 cm×3 cm×3 cm),置于Micro-CT扫描床上,在不同参数下进行扫描。(1)采用不同时间扫描:保持扫描电压不变(肉瘤为50 kV、鳞状细胞癌及其他肿瘤为70 kV),对同一标本选择4 min和14 min分别进行扫描。(2)采用不同电压扫描:保持扫描时间不变(4 min),对同一标本选择30、50、70、90 kV 4种电压分别进行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时间及扫描电压下的成像效果,得出不同肿瘤的最佳扫描参数。(3)对影像学感兴趣区进行取材,制作病理学HE染色切片,并采用Precice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扫描获得数字切片,与Micro-CT相应截面的影像图进行对比,记录不同组织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3~82岁,平均63.9岁,其中皮肤鳞状细胞癌16例、基底细胞癌2例、乳房外Paget病2例、黑色素瘤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例、血管肉瘤1例、脂肪肉瘤2例,对比影像学和病理学标本共65组。(1)扫描时间:扫描4 min与14 min均能获得清晰的影像,并能满足观察肿瘤形态、判读肿瘤边界的要求。(2)扫描电压:对于鳞状细胞癌,电压为30、50 kV时成像不清晰,70、90 kV时成像效果较好,部分病例中的微小钙化点在90 kV时与肿瘤组织对比度不高;对于各种肉瘤,电压为30 kV时成像不清晰,50 kV时成像效果较好,70、90 kV时肿瘤与周围脂肪组织对比度不高。(3)Micro-CT影像图与病理切片对比结果显示,体表肿瘤及其周围正常软组织的影像学形态与病理学切片十分接近。正常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界清楚,毛囊清晰可辨。肿瘤组织的影像特点与肿瘤的种类、瘤细胞密集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影,体积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厚,基底部相对平滑、无皮下脂肪伸入真皮内形成参差的低密度影,也无毛囊等正常的皮肤附属器影,偶尔可见散在的高密度钙化点。鳞状细胞癌、肉瘤与正常皮肤、皮下的边界可以分辨。对于局限于皮肤内的肿瘤,如基底细胞癌、乳房外Paget病等,成像效果不佳。结论:Micro-CT扫描参数需要根据肿瘤性质进行选择,扫描时间对评估肿瘤影响不大,推荐术中扫描时长为4 min;鳞状细胞癌扫描电压推荐为70 kV,肉瘤为50 kV。Micro-CT对体表软组织标本皮肤结构成像清楚;对侵袭至皮下、与周围组织密度相差较大的肿瘤,形态可辨;对于生长范围不超过真皮的肿瘤,成像效果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