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分娩第二、三产程护理措施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检索分析正常分娩第二、三产程的相关指南,并对高质量指南进行证据总结,为临床实践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以Johns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循证团队,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的指南发布网站、电子资源数据库、相关的学术团体及指南网等,评价指南并汇总最佳证据,检索时限截至2019年6月1日,由4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篇指南,总结出人文支持、分娩陪伴、分娩体位、胎儿监测、延迟用力、会阴保护、宫底加压、预防产后出血、延迟断脐9个方面20条最佳证据。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整合了正常分娩第二、三产程护理措施的最佳证据,建议母婴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促进最佳证据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Parks手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放射性直肠损伤(RP)是盆腔放疗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当RP出现梗阻、穿孔、瘘、顽固性直肠出血等严重晚期并发症时,需要手术治疗。由于放疗后腹盆腔可能广泛粘连,解剖层次消失,手术难度大,目前病变肠管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下)在慢性RP(CRP)中的应用仍缺乏经验借鉴。本研究初步探讨腹腔镜Parks手术治疗C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3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因CRP晚期并发症行腹腔镜Parks手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盆腔放疗后出现CRP严重晚期并发症,包括:重度顽固性便血(血红蛋白<70 g/L)、重度顽固性肛门疼痛(疼痛数字评分>7分)、直肠狭窄、直肠穿孔和直肠瘘;(2)术前行结肠镜、盆腔MRI和(或)胸腹盆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排除标准:(1)术前或术中诊断肿瘤复发;(2)腹腔镜探查后仅行造口术;(3)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4)病历资料不完整。Parks手术步骤:(1)腹腔镜探查:排除肿瘤复发,明确放射性损伤肠管范围,于肉眼判断近端无明显水肿增厚、无放射性损伤改变的近端乙状结肠处做标记。(2)腹部操作:打开乙状结肠直肠右侧系膜,离断肠系膜下动、静脉,向内侧头侧拓展Toldt间隙,游离左半结肠外侧,打开胃结肠韧带,充分游离脾曲,从后方、两侧及前方分离直肠至最低点,转会阴部操作。(3)会阴部操作:于病变下缘1 cm全层切开直肠壁,充分分离直肠周围间隙至与腹腔相通,将直肠及乙状结肠经肛门拖出,于肉眼评估正常肠管处切断,移除病变肠管,行结肠肛管吻合。(4)行保护性造口。对入组病例总结手术、并发症以及症状缓解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 ± s或 M( P25, P75)表示。 结果:全组19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3(50,56)岁,18例患者原发肿瘤为宫颈癌。因放疗致直肠阴道瘘9例,顽固性肛门疼痛9例(其中合并直肠深溃疡7例),顽固性便血合并直肠深溃疡1例。18例完成Parks手术,中转开腹1例。中位手术时间215(131,270)min,中位出血量50(50,1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2(11,20)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0例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b级及以上者)3例,其中1例为直肠阴道膀胱尿道瘘导致盆腔感染、急性肾衰(Ⅳa级),是术后30 d内并发症;另有2例为造口脱垂并旁疝(Ⅲb)。7例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其中A级吻合口漏4例,吻合口狭窄3例。全组患者手术1年后CRP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5例实现造口回纳。结论:腹腔镜Parks术治疗CRP晚期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改善直肠症状;但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诊断胎儿肠穿孔致胎粪性腹膜炎和睾丸鞘膜腔胎粪性积液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孕妇43岁,孕1产0,孕37 +5周,既往体健,无特殊遗传病史,孕妇于孕19周、24周及32周分别在我院产检,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肠管未见扩张(图1)。孕37周超声检查发现羊水最大深度83 mm,羊水指数237 mm。胃泡大小30 mm×17 mm,膀胱大小40 mm×32 mm。胎儿腹腔内大量积液,范围约73 mm×71 mm×43 mm,肠管未见扩张,呈团状分布(图2)。腹腔下方(相当于阴囊部位)测及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90 mm×76 mm×79 mm,向外膨出,囊壁完整,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透声较差,可见密集光点沉积后壁(图3),并通过一纤细交通口与腹腔相通,周边可见椭圆形实质等回声(考虑为睾丸)(图4)。超声会诊意见:①胎儿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腹腔大量积液,肠穿孔? ②胎儿会阴部巨大囊性包块,考虑睾丸鞘膜腔大量胎粪性积液;③羊水增多。产后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产后外观显示腹部膨隆如鼓,阴囊肿胀如球,阴茎无法分辨(图5)。X线片可见大量腹腔积液,膈肌膨升。术中见腹腔大量暗绿色胎粪性腹水,吸净后探查见回盲部盲袋处1 cm 2大小的穿孔,周边有胎粪溢出,远端肠管空虚,肠壁弹性尚可。探查双侧内环口均未闭合与阴囊相通,可见胎粪液体蓄积在阴囊内,将胎粪吸净,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及阴囊,切除坏死肠管,行端端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诊断:胎儿回盲部肠闭锁,肠穿孔,MP,合并双侧睾丸鞘膜腔大量胎粪性积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2022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24岁,因左侧大阴唇肿胀1年余,阴道肿物脱垂3个月余就诊。体格检查:左侧大阴唇扪及一界清质软光滑肿块,大小约3 cm×3 cm,活动度一般,无压痛,皮温正常;双侧腹股沟区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左侧大阴唇皮下见一低回声肿块,紧贴阴道壁左后方生长,延伸至宫颈,大小约5.5 cm×3.4 cm×2.5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液化及钙化征象,后方回声无改变,膀胱与子宫无明显受压移位(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及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图1B);弹性成像示应变弹性评分4分(图1C)。超声造影[造影剂选用SonoVue(Bracco公司)]示:肿块于10 s自周边向内部增强,呈整体均匀高增强,24 s开始缓慢减退(图2)。超声提示:左侧大阴唇皮下富血供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他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阴道壁左后方至左侧大阴唇皮下片状稍低密度影,不伴骨质破坏(图3A);MRI平扫示阴道壁左后方至左侧大阴唇皮下囊性为主异常信号,增强示肿块边缘轻度强化(图3B,C),考虑偏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图4A),穿刺病理示少许肌肉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伴间质少许间充质细胞增生,局灶黏液变性,考虑梭形细胞病变不能除外。行腹腔镜及会阴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HE染色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图4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4(灶+),Desmin(灶+),SMA(-),ER(+),PR(+),SOX10(-),S-100(-),Ki-67(5%+),诊断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在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手术前,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019-SR-29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肛微创手术治疗直肠尿道瘘的操作技术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直肠尿道瘘(RUF)是一种解剖部位特殊,病情复杂,甚至可引起患者严重感染的棘手疾病,常见病因是泌尿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医源性创伤、盆底外伤和局部放疗后损伤等。目前对于RUF的手术治疗进路方式包括经会阴进路、经括约肌进路、经腹进路及经肛进路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恢复慢等局限性,经肛微创手术(TAMIS)治疗RUF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本文将就利用TAMIS治疗RUF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乙型肝炎经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中实施侧卧位自主分娩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经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实施侧卧位并配合自主用力的分娩方式,对乙肝母婴传播率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阴道分娩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选择侧卧位并自主用力,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和HBV母婴传播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41.91±22.43)min,产时出血量(135.00±62.16)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057、2.234; 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10例,低于对照组;自然裂伤90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无手术助产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对照组分别为3例和2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检测HBsAg阳性检出者,观察组为12例,对照组为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检测,均无HBsAg阳性检出者。 结论: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侧卧位并配合自主用力的分娩方式,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风险,能够有效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减少会阴部的损伤及产时出血量、降低新生儿产时暴露的机会,母婴结局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在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小儿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肛门成形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9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49例为观察组,经骶会阴矢状位切开肛门成形术4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疗程及术后控便、排便能力。结果:观察组一期肛门成形术比例高于对照组(22 %比10%,χ 2=4.306, P=0.038),分期手术末次手术年龄小于对照组[(9.9±6.5)比(13.4±5.1) d, t=2.823, 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比50%,χ 2=8.817, P=0.003);排便、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419, P=0.025)。 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根治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肛门功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少年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青少年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5 765例产妇资料,根据妊娠年龄<20岁、20~24岁和25~34岁将产妇分为青少年组(280例)、适龄1组(1 733例)和适龄2组(3 752例),登录院内电子病例系统进行资料收集。采用方差分析、 χ 2检验比较3组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特点及结局,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青少年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结果:青少年组初中及以下学历、居住地为农村、无固定收入、未婚、无引流产史的产妇比例均显著高于适龄1组及适龄2组(82.50%比17.37%、14.37%,59.29%比42.70%、43.36%,80.71%比15.52%、14.71%,75.71%比12.23%、9.97%,82.50%比71.84%、71.91%)(均 P<0.05);3组产妇在月经初潮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妊娠期增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青少年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比例均显著高于适龄1组及适龄2组(5.36%比1.10%、1.57%,5.00%比0.23%、0.05%,21.79%比6.12%、15.17%),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1组(15.36%比9.75%),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2组(10.71%比6.08%),经阴试产失败转剖宫产、羊水污染、会阴侧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适龄2组(8.57%比15.22%、10.71%比18.10%,33.95%比40.01%)(均 P<0.05)。产妇经阴试产失败转剖宫产的发生风险与妊娠年龄呈负相关(青少年组, OR=0.252,95% CI:0.123~0.515;适龄1组, OR=0.673,95% CI:0.567~0.799)(均 P<0.05);低出生体重儿(青少年组, OR=7.440,95% CI:3.426~16.156;适龄1组, OR=0.103,95% CI:0.032~0.330)、转入NICU(青少年组, OR=1.661,95% CI:1.120~2.463;适龄1组, OR=0.360,95% CI:0.290~0.448)的发生风险在不同妊娠年龄区间呈“U”型分布,青少年组高于适龄2组(均 P<0.05);会阴侧切(青少年组, OR=0.002,95% CI:0~0.016;适龄1组, OR=1.308,95% CI:1.151~1.485)的发生风险在不同妊娠年龄区间呈倒“U”型分布,青少年组低于适龄2组(均 P<0.05)。 结论:青少年妊娠与经阴试产失败转剖宫产、会阴侧切风险降低相关,但可能增加低出生体重儿及转入NICU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与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75(64~80)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9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3例。尿失禁病史中位值3(1~9)年,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5~10)片。其中5例为中度尿失禁,7例为重度尿失禁。12例中6例行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为AdVance组), 6例行AUS植入术(为AUS组)。AdVance组年龄中位值72(64~73)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6(5~8)片;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5.0±5.4)分;5例为中度尿失禁,1例为重度尿失禁。AUS组年龄中位值78(76~80)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6~10)片,I-QOL评分(16.7±5.1)分,均为重度尿失禁。记录患者术后1、5年的每日尿垫使用量、I-QOL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7年,平均5.5年。AdVance组术后1年,1例重度尿失禁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其余5例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1(1~2)片;AdVance组6例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2.5(1~10)片,I-QOL评分(75.0±28.1)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5)。AdVance组术后5年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2.5(1~10)片,I-QOL评分(78.3±29.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AUS组术后1年,患者均无需使用尿垫,I-QOL评分(91.6±7.5)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1); 2例于术后3年出现尿道侵蚀,取出人工尿道括约肌,尿失禁复发,恢复到术前状态,未再次手术;其余4例术后5年均不需要使用尿垫。AdVance组3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会阴部疼痛,与活动相关,均自行缓解;无伤口感染、尿道侵蚀等并发症发生。AUS组3例出现尿道侵蚀。 结论: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对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少;AUS植入术对于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疗效好,但该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术后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