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订合理的支持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13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归纳、提炼主题。结果: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患病体验主要归纳为自我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体验,自我情感体验包括焦虑感、压力感、无助感和自责感,人际关系体验包括无助感、无奈感、决策困难、渴望帮助和理解。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面临多种负性心理体验及负担,医护人员、家庭照护者及社会等应共同关注患者感受,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有专科特色且科学、实用的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于2018年8月成立研究小组,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按照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级别与质量评价标准筛选并确定相关文献,结合文献所涉及的指标初步形成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架。2019年1月编制专家函询问卷,从青岛市医师协会及护理专家委员会中随机抽取20名专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构建乳腺专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体系并进行修订及确认。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5、0.858,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构建了包含患肢功能锻炼知识知晓率、淋巴水肿预防措施知晓率等11项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用性强,可信度高,有专科特色,可用于乳腺疾病患者的全程护理质量评估和管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精准、科学的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决策指导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总结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决策指导的相关证据,为开展乳腺癌相关乳房重建决策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指南网站及乳腺癌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决策指导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及证据提取、评价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4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在决策指导团队、乳房重建决策评估、决策指导内容、实施决策指导4个方面形成27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决策指导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证据使用者需要结合具体临床情境,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实现患者决策利益最大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检索中英文文献,结合护理临床实践经验,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为参考,通过小组讨论,拟定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71.43%和5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75;肯德尔协调系数均P<0.05.最终形成包括3项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5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的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乳腺专科特色,可用于临床上乳腺癌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理确诊乳腺癌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1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功能锻炼为核心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乳腺专科护士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徒手淋巴引流的方法.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患侧上肢(患肢)疼痛感、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患肢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肢疼痛感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患肢疼痛感、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患肢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徒手淋巴引流法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患肢疼痛,预防淋巴水肿,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腺专科护士在多学科团队中的培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多学科团队(multidi 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下乳腺专科护士(specialist breast nurses,SBN)的培养.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参与过乳腺癌MDT诊疗的住院患者144例和护士6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72例,护士31名.试验组护士除接受常规专科培训外,还参与乳腺癌MDT1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专科培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医生满意度和护士乳腺专科知识得分,在接受MDT讨论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及对护士满意度.结果:12个月后,试验组护士的医生满意度和乳腺专科知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DT讨论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N的工作贯穿MDT全程,其工作对于MDT的开展起有利作用,同时可以增加患者和医生满意度,降低患者不确定感,增加护士乳腺专科知识,提示管理者应重视SBN参与MDT的能力培养并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腺专科护理门诊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乳腺专科护理门诊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就诊急性乳腺炎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将2017年1~12月就诊急性乳腺炎患者112例设为干预组,开设乳腺专科护理门诊对患者进行管理.结果 干预组治愈有效率、就诊满意度、继续哺乳意愿及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回乳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乳腺专科护理门诊能有效管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降低回乳率及复发率,提高痊愈后喂养意愿及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英国伦敦乳腺整形专科护士工作模式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英国乳腺整形专科护士的角色和岗位工作内容进行了介绍,对其在乳腺整形患者的全程规范化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乳腺专科护士及未来亚专科的发展提供参考.认为应大力推动乳腺专科护士的认证工作,并向专业精细化发展,注重乳腺整形的亚专科护理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敏感、科学、实用的乳腺专科护理敏感质量评价指标,为医院乳腺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过程,检索国内外文献,结合乳腺癌诊疗指南、护理教科书及护理负性事件,通过临床调研及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潜在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通过3轮函询问卷对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修正和确定.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3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7、0.851、0.849,3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371~0.476、0.597~0.736、0.739~0.873,P<0.01,最终确立4项乳腺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符合科学性与严谨性原则,具有乳腺专科特色,可以先经临床实践验证其在护理质量控制与评价中的作用,进而逐步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为临床提供规范指引,有利于专科护理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改进健康教育资料与预备活动为根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乳腺专科护士对11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长达半年的个案化管理,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参与高等级护理业务,干预时间持续6个月.结果:2018年2月1日~7月31日答复专业问询约260例次,答复患者与家属的电话问询1185 min,短信问询436次,网上联络18例次,帮助患者安排28人次的会诊.与2017年同一时间比较,乳腺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降26%,选取保乳与重建手术患者例数、门诊换药例次、输液港及PICC置管患者等都显著增加,患者满意率由96.3%提升至98.7%.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顺应肿瘤不同学科全面诊治的护理模式,为患者实施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