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B7-H3、TFF1、LCN-2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三叶因子1(TFF1)、脂质运载蛋白2(LCN-2)的水平对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96例BC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BC组;同期8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行76例体格检查健康者分别作为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并分析其与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影响BC患者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对B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良性病变组、BC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BC组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和ER表达为阴性的BC患者血清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 sB7-H3、TFF1、LCN-2 水平与肿瘤直径(r=0.463、0.442、0.481,P<0.001)、TNM分期(r=0.474、0.394、0.562,P<0.001)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67、0.488、0.409,P<0.001),与 ER表达呈负相关(r=-0.575、-0.534、-0.538,P<0.001);血 清 sB7-H3、TFF1、LCN-2 单独诊断 BC 的 AUC分别为0.817、0.814、0.830,联合诊断效果优于单独诊断(AUC=0.911,95%C/=0.871~0.942).结论:BC患者血清中sB7-H3、TFF1、LCN-2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诊断BC的临床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龄乳腺佩吉特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腺佩吉特病(mammary paget's disease,MPD)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乳腺疾病,最初由James Paget在1874年提出为"潜在浸润性乳腺癌之前的乳头湿疹性变化"[1],又称乳腺湿疹样癌.MPD可出现红色、鳞状、发痒的乳头,并延伸至乳晕和乳房周围的皮肤[2].通常看起来无害,故经常与其他良性皮肤病(如乳头湿疹)混淆,临床医师易误诊或延误诊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MPD患者,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热点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晚期乳腺癌预后较差,疾病特征复杂,后线解救治疗较为困难,但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晚期乳腺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基因靶向治疗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基因检测是分子分型诊断、遗传风险预测、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病理诊断、靶向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模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共识专家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归纳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检测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循环肿瘤DNA、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的应用,总结规范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中使用的注意事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基因检测,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基因检测信息,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式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肿瘤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70%~80%的早期非转移性患者可以被治愈,而晚期乳腺癌伴远处器官转移是无法治愈的。乳腺癌的组织学和分子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决策。乳腺癌分子特征包括激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 2),激活激素受体以及 BRCA突变。治疗策略因分子亚型而异,主要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近年来,系统治疗方法中免疫治疗越发得到重视。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十分有效且不良反应最小。文章就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乳腺癌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为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的511例新发乳腺癌患者,选取同期住院的年龄匹配的303例新发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41名健康体检者。对3组进行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病理资料,比较3组甲状腺疾病患病的差异。比较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化疗中期和化疗末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32.5%(166/511)、25.7%(78/303)、21.7%(74/34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50.7%(259/511)、43.2%(131/303)、41.6%(142/341)]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级及以上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15.4%(40/259)、14.5%(19/131)、4.9%(7/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乳腺癌患者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异常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34.1%(174/511)比26.1%(79/303)%、23.5%(80/341),24.9%(127/511)比8.6%(26/303)%、3.2%(11/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化疗中期、化疗末期f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甲状腺免疫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末期fT4、TgAb和TPOAb的异常率均低于化疗前[11.5%(59/511)比24.9%(127/511),5.1%(26/511)比17.4%(89/511),11.9%(61/511)比20.4%(104/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医师在乳腺癌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应关注甲状腺疾病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以便尽早发现,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母乳干细胞在新生儿领域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为21世纪在人类乳腺中被发现的一种新的干细胞群,人母乳干细胞具有向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细胞分化的潜能,不仅来源丰富,还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获取,目前应用的伦理争议也比较小。因此,人母乳干细胞作为一种潜在的干细胞来源在替代医疗、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可促进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预防和治疗一些新生儿早期疾病。本文将从母乳干细胞来源、分布、获取及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主要在新生儿领域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不仅在肝胆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高表达;在肝脏纤维化、胆道闭锁等疾病中也异常升高,甚至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灵性健康、心理韧性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及灵性健康水平,并探讨三者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37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灵性健康、心理韧性三者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灵性健康、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3.34 ± 12.77)分,心理韧性总分为(66.13 ± 21.67)分,灵性健康总分为(28.41 ± 10.13)分;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灵性健康各维度均呈正相关( r值为0.689~0.949,均 P<0.01);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灵性健康、心理韧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β=0.387, 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33%。 结论: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灵性健康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疏导、开阔心境,增强灵性健康,从逆境中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肿瘤保乳整形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腺癌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发生率正逐渐上升。随着患者对肿瘤切除术后美容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保乳术已不能满足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乳腺癌保乳整形手术已被证实肿瘤学安全性,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为乳腺癌肿瘤保乳整形技术完善丰富的、可重复性的术式方法,对外科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新认识血清糖类抗原72-4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类抗原72-4(CA72-4)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1种肿瘤标志物,最早用于胃癌和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随访监测。然而,在临床实践中,CA72-4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偏低,其水平在胃肠息肉、2型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良性疾病,以及服用秋水仙碱、灵芝孢子等药物时也可升高,可能对临床决策产生误导。因此,应重新认识CA72-4的应用价值,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和肿瘤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