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巯丙磺钠与大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急性汞中毒致间质性肺炎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总结职业接触高浓度汞蒸气后急性中毒导致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2例患者接触汞蒸气后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血汞分别为135 μg/L、260.7 μg/L,尿汞分别为3 178.6 μg/g Cr、2 999.4 μg/g Cr,双肺弥漫性病变、严重低氧血症.临床给予二巯丙磺钠驱汞、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2例患者血汞、尿汞明显下降,双肺炎症吸收好转.对急性汞中毒导致间质性肺炎患者,除了尽早应用特效解毒剂外,早期、短程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二巯丁二酸联合硫酸锌与青霉胺治疗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比较二巯丁二酸联合硫酸锌与青霉胺单药治疗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2个月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8年5月—2021年5月住院治疗的111例2~18岁肝豆状核变性患儿,随机分配至二巯丁二酸联合硫酸锌治疗组(联合组,n=52)和青霉胺单药治疗组(单药组,n=59),比较两组患儿基线、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和24 h尿铜.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 治疗12个月时,联合组因药物不良反应脱落率为3.85%(2/52),低于单药组脱落率20.34%(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1,P=0.009).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联合组及单药组患儿肝功能ALT、AST水平均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儿24 h尿铜水平上升,12个月时下降,两组患儿分别下降至123.00(80.25~204.04)μg/24 h、239.50(171.50~490.25)μg/24 h,单药组24 h尿铜水平显著高于联合组(Z=-3.090,P=0.002).治疗12个月时两组肝硬度值(LSM)≥7.3 kPa的患儿LSM均有下降,联合组患儿(n=22)LSM下降了1.8(0.3~7.2)kPa,单药组(n=13)患儿LSM下降了2.2(0.9~7.0)kPa,两组的LSM下降人数占比分别为81.82%、8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1).结论 二巯丁二酸联合硫酸锌方案对比青霉胺单药方案治疗儿童肝豆状核变性,尽管尿排铜量低,但二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前者安全性优于后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甲巯咪唑致胆汁淤积型肝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32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服甲巯咪唑10 mg、3次/d,3周后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液发黄、全身皮肤瘙痒.停用甲巯咪唑,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463.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348.9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 14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64 U/L,碱性磷酸酶(ALP)499 U/L.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地尔、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13 d后,实验室检查示TBil 432.3 μmol/L,DBil 260.6 μmol/L,总胆汁酸(TBA) 564.0 μmol/L.因皮肤瘙痒未改善,8d内行4次血浆置换.末次血浆置换后3d,实验室检查示TBil 271.3 μmol/L,DBil 175.3 μmol/L,TBA 483.0 μmol/L,继续保肝及退黄治疗.末次血浆置换后47 d,实验室检查示TBil 22.4 μmol/L,DBil 8.3 μmol/L,ALT 35 U/L,AST 20 U/L,ALP 114 U/L,TBA 47.0 μmol/L.末次血浆置换后51d,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皮肤巩膜无黄染,尿液颜色正常,体力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螯合剂对镍致小鼠肝脏毒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寻找镍(Ni)中毒的新型解毒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镍溶液(含镍5 mg/kg),30分钟和24小时后分别注射N-苯甲基-D-葡萄糖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GD)及meso-2,3-二巯基琥珀酸(DMSA)(剂量均为400 μmol/kg),测定各阶段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LPO)、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及组织中镍、钙、铁、铜、锌等含量。结果显示:镍染毒后,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BGD及DMSA对这些变化有明显抑制。提示:新型螯合剂BGD及DMSA对镍致小鼠肝脏毒性有较好的解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