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巯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GD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丙硫氧嘧啶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组采取甲巯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和骨代谢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突眼发生率、甲状腺肿大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均显著降低(对照组由10例变为2例,观察者由10例变为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27.10、16.20,均 P<0.05);两组治疗前后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SH由(0.02±0.01)mU/L变为(3.01±0.94)mU/L,FT 3由(16.92±2.25)pmol/L变为(10.29±1.68)pmol/L,FT 4由(52.61±10.22)pmol/L变为(19.82±4.11)pmol/L;观察组TSH由(0.02±0.01)mU/L变为(1.97±1.27)mU/L,FT 3由(17.09±2.72)pmol/L变为(3.95±0.84)pmol/L,FT 4由(53.82±10.11)pmol/L变为(12.65±3.31)pmol/L],且观察组TSH、FT 3、FT 4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t=3.24、9.51、16.31,均 P<0.05);两组治疗后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血钙、血磷水平均有所上升[对照组PTH由(38.32±11.41)ng/L变为(42.83±14.22)ng/L,CT由(8.66±2.22)ng/mL变为(8.01±4.55)ng/mL,血钙水平由(2.01±0.12)pmol/L变为(2.53±0.20)pmol/L,血磷水平由(1.12±0.08)pmol/L变为(1.37±0.09)pmol/L;观察组PTH由(38.31±12.52)ng/L变为(46.33±15.03)ng/L,CT由(8.45±2.21)ng/mL变为(11.49±7.33)ng/mL,血钙水平由(2.02±0.98)pmol/L变为(2.82±0.87)pmol/L,血磷水平由(1.10±0.07)pmol/L变为(1.42±0.16)pmol/L],其中观察组PTH和CT改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t=6.51、7.31,均 P<0.05)。 结论:甲巯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GD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特征、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和骨代谢状况有较好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巯咪唑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及桥本毒症后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变化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raves病)及桥本毒症患者在甲巯咪唑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Graves病(Graves病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桥本毒症组)各4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Graves病组以及桥本毒症组患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经甲巯咪唑治疗前后变化。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ˉ± 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两组间中位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χ 2检验。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前Graves病组与桥本毒症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分别为(24.09±9.29)、(17.41±9.36)pmol/L,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分别为(60.23±20.82)、(43.47±21.71)pmol/L,收缩峰值流速(peak stolie vloiy,PSV)分别为(69.53±5.70)、(52.65±4.64)c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39、3.74, Z=13.83,均 P<0.001);Graves病组与桥本毒症组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差值FT3分别为(-6.36±5.32)、(-12.64±9.08)pmol/L( t=4.02, P<0.001),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差值FT3分别为(-10.14±9.50)、(-17.80±11.17)pmol/L( t=3.51, P<0.001);Graves病组与桥本毒症组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差值FT4分别为(-28.47±10.09)、(-20.57±14.48)pmol/L( t=7.01, P<0.001),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差值FT4分别(-47.06±20.57)、(-30.17±20.54)pmol/L( t=3.91, P<0.001);Graves病组与桥本毒症组PSV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差值分别为[-13.10(-34.10,-2.60)]、[-10.50(-27.5,-0.20)]cm/s( Z=2.63, P=0.009),3个月与治疗前差值分别为[-31.40(-53.20,-12.70)]、[-19.90(-46.00,-4.70)cm/s( Z=4.40,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及桥本毒症甲巯咪唑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较桥本毒症患者甲状腺上动脉PSV水平下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和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临床上仅有的抗甲状腺药物,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警告PTU可引发致命的爆发性肝细胞坏死,但另有研究证据表明在造成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概率上MMI与PTU同样常见。本文报道6 631例患者在消除人口学特征、初始日剂量及合并用药等混杂因素的情况下,MMI组发生肝损伤的比例和PTU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62),并分析了两药致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激素治疗Graves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胆汁淤积性黄疸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胆汁淤积性黄疸在Graves病患者中并不多见,通常被认为是Graves病的并发症或甲巯咪唑的不良反应。我们报道1例来自济南市中心医院的Graves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经过及时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黄疸快速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我们认为Graves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可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免疫功能紊乱,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甲状腺体积、降钙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甲状腺体积及降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1次/d、30 mg/次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2次/d、10 mg/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生长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及血清降钙素(CT)、内脂素(Visfa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TR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Visfatin、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小剂量甲巯咪唑可改善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缩小甲状腺体积,降低机体CT及炎症因子水平,疗效较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巯咪唑致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和肌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26岁女性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服甲巯咪唑20 mg、2次/d。1个多月后出现四肢肌肉痉挛性疼痛。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 4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21 U/L,肌酸激酶(CK)6 090 U/L,血钾4.1 mmol/L。甲巯咪唑剂量减至10 mg、1次/d,3 d后患者肌痛仍无好转。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不良反应,遂停药。停药4 d后,患者肌痛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ALT 36 U/L,AST 50 U/L,CK 1 954 U/L。停药18 d后,患者肌痛消失,ALT、AST和CK均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巯咪唑诱发粒细胞缺乏及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分析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服甲巯咪唑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少见病例,探讨临床工作中的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该患者服用甲巯咪唑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经过治疗后短暂好转,但迅速因感染进展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经过地塞米松治疗后病情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巯咪唑联合1α-羟基维生素D3治疗高滴度TRAb Graves病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MMI)联合1α-羟基维生素D3(ALF)对高滴度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Graves病患者的疗效,探索有效降低Graves病患者血中TRAb的新策略。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和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初诊为Graves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指南常规剂量的MMI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A组( n=40)采用MMI联合大剂量ALF(0.5 μg/d)治疗;B组( n=37)采用MMI联合小剂量ALF(0.25 μg/d)治疗;C组( n=43)仅采用MMI治疗;治疗持续24周。定期检测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TRAb,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碱性磷酸酶(ALP)、血25(OH)D、血钙(CA)及血磷(P)。 结果:⑴药物治疗后,三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A组患者MMI日用量明显低于B、C组( P<0.05),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周后,A、B组患者MMI日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 P<0.05)。⑵三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差别,A组患者血清TRAb浓度明显低于B、C组( P<0.05),B组血清TRAb也低于C组( P<0.05)。⑶24周治疗随访中,三组患者血25(OH)D、ALP、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未见外周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 结论:MMI联合ALF能有效治疗Graves病,减少MMI药物用量,降低Graves患者血清中TRAb水平,改善Graves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31岁女性为减重自行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司美格鲁肽)。3个月后体检,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2.75 nmol/L、甲状腺素(T 4)199.86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11.31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 4)46.63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05 mU/L。考虑为司美格鲁肽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停用该药,给予甲巯咪唑10 mg口服、2次/d和美托洛尔25 mg口服、2次/d。治疗1个月余,患者心电图正常,复查甲状腺功能:T 3 1.79 nmol/L、T 4 127.33 nmol/L、FT 3 4.94 pmol/L、FT 4 15.87 pmol/L、TSH<0.005 mU/L。但患者出现肝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32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48 U/L、γ-谷氨酰转移酶123.4 U/L。停用甲巯咪唑和美托洛尔,给予水飞蓟宾140 mg口服、3次/d和双环醇50 mg、3次/d治疗。1个月余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停用水飞蓟宾和双环醇。之后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心电图,均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最常用的药物,其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初始剂量选择不当将影响疗效,如剂量过大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剂量过小,达不到预期疗效。本文笔者根据文献及个人临床经验,对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以下临床问题进行探讨,包括甲巯咪唑的起始剂量选择、剂量调整和停药、伴肝功能损伤者药物治疗及甲巯咪唑相关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