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影响因素及其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门诊二次报到规则及门诊就医流程的设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门诊就诊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并实施部分改进措施,再收集各门诊预约后的平均等待时间与实施改进措施前的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预约方式、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就诊科室和医生职称的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影响较大的是医生职称和预约方式.通过对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影响因素、预约挂号和二次报到规则进行改进后,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缩短1.41 min.结论 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为调整流程、缩短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根据影响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的相关因素推动预约制度落实、合理安排医生出诊、根据不同门诊特点设置差异化的二次报到规则等措施可能是缩短门诊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二代身份证的人脸识别系统在实名制体检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通过二代身份证的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优化体检流程,提高实名制体检率,减少"替检"风险,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方法:首次将基于二代身份证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体检流程中,通过信息化改造,在体检系统、导检系统中嵌入人脸识别功能,在登记、报到、检查环节进行实名验证,并标记"替检"人群.结果:系统满足实名制体检要求,提高了实名率,防范了"替检"发生,人均体检用时明显减少.结论:基于二代身份证的人脸识别系统在实名制体检中的应用优化了体检流程,缩短了体检用时,杜绝了管理漏洞,改善了体检体验,有利于医院综合效益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信息化助力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与改善就诊体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在规范实名制管理、精细化管理号源、实行电子病历、推进安全用药、合理检验检查和医疗质量监管方面不断探索,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同时,突破传统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自助服务、电子地图导航服务、分时段就诊、报到排队系统及二次分诊系统、温馨提示推送服务,改善就诊体验.结果显示,信息化建设助力门诊医疗质量的监管和改进,门诊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