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血糖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不同干预措施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应用RevMan 5.3软件根据干预措施分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的10项RCT研究,包含3 3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 603例、干预组1 7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项研究报道了清肠低血糖发生率及干预手段,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 P<0.000 01, I2=8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能显著减少清肠准备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19,95% CI:0.09~0.40, P<0.05)。 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饮食干预,可以预防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心脏手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于1905年提出,并用于腹部手术镇痛 [1]。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引导的TPVB逐渐受到关注。心脏手术后疼痛控制不良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并增加相关压力激素的释放,导致术后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2]。严重疼痛也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延迟下床活动时间,并增加医疗负担 [3]。胸段硬膜外麻醉(TEA)虽然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但由于心脏手术肝素化的需求,其应用受到限制 [4]。与TEA相比,TPVB具有相同镇痛效应,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5],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本综述将系统介绍超声引导下TPVB不同入路及在开胸手术中的阻滞效应,用于心脏手术中的TPVB局麻药物及浓度,TPVB在心脏手术中的优势、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rTMS与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rTMS组30例和FES组30例。rTMS组给予rTMS治疗,FES组给予FES治疗,均每天1次,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指总活动度(TAM)、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安全性。结果:FES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rTMS组的83.3%(2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09, P=0.930)。治疗后,两组TAM评分、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244、0.262),两组MBI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rTMS、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均有显著的效果,均可改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重塑脑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应重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性疾病的神经调制治疗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植物神经因其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而得名,因其主要支配内脏的非随意活动,又称自主神经或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植物神经也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其运动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神经虽不参与骨骼肌运动,但参与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体温调节等多种基础生命功能,还参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表现极具多样性。通过植物神经功能调制可实现异病同治,常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轻度间歇低氧可改善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高血压患者血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背景与目的:轻度间歇低氧(MIH)可能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结局,本研究观察接受15 d MIH和家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伴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方法:患者清醒状态下接受MIH,5 d/周,持续 3 周。MIH每个循环包含2 min低氧+2 min常氧,每天12个循环。实验过程中MIH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保持在基线值以上 2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患者暴露于假实验中(压缩空气)。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CPAP治疗。 结果:16 例男性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MIH组10例,对照组6例。接受MIH 15 d后患者24 h内清醒时的静息收缩压较前降低[(142.9±8.6) vs (132.0±10.7) mmHg, P<0.001],但对照组患者血压无变化[(149.9±8.6) vs (149.7±10.8) mmHg, P=0.91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血压从基线下降的幅度更大[(-10.91±4.1) vs.(-0.17±3.6) mmHg, P=0.003]。根据血压和心率变异性分析估计,实验组患者血压变化伴有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和交感神经活动减少。接受MIH治疗后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神经认知和代谢损害。结论:MIH可改善OSA伴高血压的男性心血管结局和自主神经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在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人眼血流、房水生成速率和房水流出通道均受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往往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且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可能促进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进一步损伤。自主神经系统的稳态受到昼夜节律、运动、精神心理以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既往研究发现,有氧运动、瑜伽呼吸法、冥想等活动可促进自主神经系统稳态的恢复,且有降低眼压的作用。但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可成为原发性青光眼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仍需要更多证据证明。本文就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在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和皮内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和皮内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德清县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观察组采用Bobath疗法联合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关节活动度(ROM)量表、改良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I)量表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肩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和腕关节活动度各维度ROM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及BI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各指标改善更显著[肩关节前屈ROM评分:(154.83±25.63)分比(133.82±22.03)分;肩关节外展ROM评分:(152.36±25.68)分比(133.35±19.96)分;肩关节外旋ROM评分:(75.87±14.69)分比(60.82±16.57)分;腕关节掌屈ROM评分:(73.94±14.37)分比(57.37±9.47)分;腕关节背伸ROM评分:(60.83±7.61)分比(42.27±6.37)分;FMA量表评分:(45.74±6.82)分比(34.19±4.07)分;BI量表评分:(70.36±12.09)分比(58.70±12.53)分;VAS评分:(1.05±0.49)分比(3.37±1.14)分, t=3.703、3.715、3.257、5.576、7.964、3.037、8.746、3.153,均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313, P<0.05)。 结论:基于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和皮内针治疗对改善SHS患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度障碍、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Bobath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心肌组织自主神经活性物质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心肌组织自主神经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脊髓损伤组(18只),脊髓损伤组又分为伤后4,12,24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观察和记录各组术后表现,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下肢运动功能。各组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取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检测心肌酪氨酸羟化酶(TH)、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术后四肢活动正常,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BBB评分均为21分。脊髓损伤组活动和进食显著减少,双下肢呈弛缓性瘫痪,无自主排泄;BBB评分伤后4,12 h均为0分,伤后24 h评分稍有升高,最高为1分。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髓损伤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Western blot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TH和NET蛋白表达下降,AChE和ChAT蛋白表达升高( P<0.05或0.01)。RT-PCR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TH 和NET mRNA表达下降,AChE和ChAT mRNA表达升高( P<0.05或0.01)。脊髓损伤组伤后24 h与4,12 h比较,TH、NET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伤后12,24 h与4 h比较、伤后24 h与12 h比较,ChAT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心肌组织交感神经活性物质TH和NET减少,迷走神经活性物质AChE和ChAT增多,这可能与高位脊髓损伤后阻断高级中枢对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导致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Kisspeptin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Kisspeptin是调节女性生殖功能重要的神经肽,主要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神经元的上游起作用,与GnRH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GPR54结合后刺激GnRH的释放,从而导致生殖轴后续一系列的活动。然而,近年来研究显示,Kisspeptin不仅在中枢下丘脑和垂体调控女性生殖功能,而且在卵巢局部也发挥作用。卵巢局部的Kisspeptin不仅参与调控卵母细胞、颗粒细胞、黄体的功能,同时又受促性腺激素、光周期、交感神经、代谢的影响。本文就Kisspeptin的中枢调控以及卵巢局部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耳穴埋豆治疗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疗效观察及对皮肤交感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活动平衡信心量表中文版(ABC)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测定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潜伏期和波幅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 d后,研究组各维度DH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16.13~20.62,均 P < 0.001),ABC评分[(87.90±6.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55±8.73)分]( t=3.10, P < 0.05),HAMA评分[(7.85±1.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30±2.49)分](( t=8.43, P < 0.001);研究组SSR起始潜伏期值[(1.95±0.27)ms]显著高于对照组[(1.67±0.21)ms],而SSR波幅值[(1.49±0.15)mV]显著低于对照组[(1.70±0.22)mV]( t=4.73、4.04,均 P < 0.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55)]显著低于对照组[10.9%(6/55)](χ 2=4.40, P < 0.05)。 结论:耳穴埋豆可有效缓解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头晕症状,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