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MS与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rTMS组30例和FES组30例。rTMS组给予rTMS治疗,FES组给予FES治疗,均每天1次,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指总活动度(TAM)、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安全性。结果:FES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rTMS组的83.3%(2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09, P=0.930)。治疗后,两组TAM评分、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244、0.262),两组MBI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rTMS、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均有显著的效果,均可改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重塑脑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和皮内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和皮内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德清县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观察组采用Bobath疗法联合针灸及中药熏蒸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关节活动度(ROM)量表、改良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I)量表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肩关节和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和腕关节活动度各维度ROM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及BI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各指标改善更显著[肩关节前屈ROM评分:(154.83±25.63)分比(133.82±22.03)分;肩关节外展ROM评分:(152.36±25.68)分比(133.35±19.96)分;肩关节外旋ROM评分:(75.87±14.69)分比(60.82±16.57)分;腕关节掌屈ROM评分:(73.94±14.37)分比(57.37±9.47)分;腕关节背伸ROM评分:(60.83±7.61)分比(42.27±6.37)分;FMA量表评分:(45.74±6.82)分比(34.19±4.07)分;BI量表评分:(70.36±12.09)分比(58.70±12.53)分;VAS评分:(1.05±0.49)分比(3.37±1.14)分, t=3.703、3.715、3.257、5.576、7.964、3.037、8.746、3.153,均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313, P<0.05)。 结论:基于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和皮内针治疗对改善SHS患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度障碍、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Bobath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1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以自主神经变化和炎症为特征的疼痛综合征,表现为区域分布性疼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皮肤、营养改变[1].CRPS分为Ⅰ型和Ⅱ型,CRPS Ⅰ型常见于骨折损伤、四肢手术及脑卒中后,一般认为没有周围神经损伤,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CRPSⅡ型发生在周围神经损伤之后,又称为灼性神经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序贯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序贯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腔内序贯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肩手部运动功能、肩手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手腕部水肿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综合功能评定量表(FC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FMA评分及F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均增大,手腕部水肿体积较治疗前均缩小,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手腕部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序贯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与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对比分析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与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 60 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2 组均行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30 例予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治疗,对照组30 例予针刺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手水肿、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26/3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疼痛VAS、肩手水肿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FMA-U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比联合针刺治疗更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肩手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I评分及FMA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VAS评分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肩手部疼痛症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功能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前瞻性收集浙江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掌指关节活动度、简易上肢机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掌指关节活动度和简易上肢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患肢功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振动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我国73%的脑卒中患者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4259.1/10万人年~6670.5/10万人年[1],SHS常于脑卒中后1~6月发病,发生率为12.5%~70%[2].且致残率极高,仅有20%的患者能完全恢复.早期上肢关节会骤然出现肿胀,肩、腕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感疼痛、活动受限,指间关节僵直肿痛;后期疼痛加重,不能忍受任何对手和手指的压力;未及时治疗,末期或后遗症期会形成固定的典型畸形,关节活动度永久丧失.患者因疼痛不愿活动上肢,逐渐形成“疼痛-制动-活动障碍-疼痛”的恶性循环,并伴有焦虑,影响其睡眠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05例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52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按照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78例,良18例,可9例,优良率91.4%.2例发生钉道感染,经换药后治愈.未发生骨髓炎、医源性神经肌腱伤和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有效减轻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降低关节炎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是穴点刺放血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改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且存活者中多伴有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以卒中后患侧上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是脑卒中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继发症状之一.该病症的发生率约为12.5% ~70%[2],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个月,起病突然[3],伴有肩关节半脱位,不进行干预后期可能出现手部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患手功能永久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笔者应用阿是穴点刺放血疗法,针对肩手综合征最需解决的疼痛症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