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实施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甘肃省人感染和外环境来源的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目的:分析甘肃省发现的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特征。方法:对甘肃省2016年流感样病例中发现并确诊的1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并使用MEGA 7.0等软件解析该毒株全基因组特征。结果:该毒株HA、NA、MP、NP、NS、PA、PB1和PB2各个基因片段与甘肃省2014-2019年外环境中分离获得的H9N2禽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高度相似,且均>90%;其HA基因属于BJ/94-like支系,PB2和MP属于G1/97-like支系,PB1、PA、NS和NP基因属于F/98-like支系,MP和PB2与H7N9、H10N8和H5N6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HA裂解位点呈PSRSSR↓GLF排列,发生H183N和Q226L突变,有7个HA糖基化位点;NA茎部62~64位均缺失ITE 3个氨基酸;M2-31N、NS1-42S、PA-356R和PA-409N突变。结论: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为偶发感染,但甘肃省外环境中分离的H9N2禽流感病毒具有一系列哺乳动物适应性分子标记,提示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需多部门加强监测,共同应对流感大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长沙市1例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目的:了解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及其病原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人感染H3N8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长沙市2022年5月1例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的可疑暴露史、感染途径、发病及就诊经过,以及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等涉疫重点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病例发病前6 d有活禽交易市场暴露史,在活禽交易市场、活禽来源批发市场均检测出禽流感H3、N8亚型阳性。深度基因测序显示,病毒对哺乳动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对烷胺类药物敏感性降低,未检测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和聚合酶抑制剂类药物相关的耐药性突变。结论:病例暴露于被H3N8禽流感病毒污染的活禽交易市场环境而感染,未发现人际间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2016年乌鲁木齐市5株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活禽市场家禽中分离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进行遗传进化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2016年于乌鲁木齐市某活禽市场采集家禽咽和泄殖腔拭子,经接种鸡胚、血凝试验和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AIV,以AIV通用引物扩增病毒基因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BLAST、Clustal W、MEGA-X和DNAStar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从家禽双腔拭子样品分离到5株H5N8 AIVs,其各基因的一致性在99.70%~100.00%之间,说明5株病毒为同一来源,统一命名为XJ-H5N8/201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株血凝素基因( HA)、 PB2和 NS均与2016—2017年湖北、山西和三门峡等地迁徙天鹅以及印度水鸭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一起,同时,3个基因还与国内水貂中分离的H5N6 AIVs以及福建首例人感染H5N6 AIVs聚在一起;神经氨酸酶基因( NA)与2016年印度水鸭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同一终末分支; PB1、 MP、 PA和 NP均与2017年自埃及、喀麦隆、乌干达、刚果等非洲国家野鸟和家禽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一起。XJ-H5N8/2016的HA裂解位点均含5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为高致病性,病毒基因发生的多个突变可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和致病力。 结论:从活禽市场分离的5株H5N8 AIVs呈高致病性,与2016—2017年湖北、山西、三门峡等地区以及非洲和印度等地迁徙候鸟和家禽中分离的H5N8 AIVs进化关系密切,部分基因还与国内水貂中分离以及感染人的H5N6 AIVs的遗传关系较近,其多个突变可增强AIV对哺乳动物的感染力和致病力,潜在感染人类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三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POCT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比较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即时检验(POCT)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胶体金法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以qRT-PCR为诊断标准,比较3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POCT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限、分析特异性和在临床样本检测中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结果 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对H1N1pdm09 的检出限分别为 1∶10000、1∶1 000 和 1∶100,对季节性流感 H1N1、H1N1(PR8 株)、H3N2(Aichi 株)、禽流感病毒H6N2和H7N3的检出限分别为1∶100 000、1∶10 000和1∶1 000.检出限从低到高依次为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胶体金法.3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POCT对除甲流外的25种临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均无交叉反应.与qRT-PCR相比,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法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4.63%、56.72%和40.30%,免疫荧光法的诊断灵敏度高于乳胶免疫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3,P<0.05),免疫荧光法的诊断灵敏度高于免疫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4,P<0.05),乳胶免疫层析法的诊断灵敏度高于免疫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54,P<0.05).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法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6.41%、100.00%、1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78和0.70.结论 免疫荧光法在3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POCT中表现最佳,具有最低的检出限、最高的诊断灵敏度和AUC,以及较好的分析特异性和诊断特异性,可满足临床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2023年9月中国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3/12/9
2023年9月(2023年9月1日00:00至9月30日24:00),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879567例,死亡2213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9例,均为霍乱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4210例,较上月(335001例)下降9%,较去年同期(261104例)上升17%.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登革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报告死亡2213例,较上月(2398例)下降8%(185例),较去年同期(2288例)下降3%(75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北京市首起本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疫情中的2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对病例的感染来源进行调查、外环境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聚集性疫情共发现两名病例,为兄弟关系.两名病例在发病前有曾接触过从流动商贩处购买的鸡,且出现病死现象.病例2鸡舍中的鸡和外环境样本均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在医疗机构强化监测中发现与前两个病例居住在不同乡镇的患者周某,后者在发病前曾接触过从流动商贩处购买的鸡.通过对2名病例和外环境样本基因测序发现,病例1与病例2基因测序完全一致,病例2与3件病例2相关环境样本病毒全部8个片段的核苷酸相似度为99.80%~100.00%.结论 本起疫情中的2名病例通过共同暴露于病毒感染的鸡或污染的环境而感染,开展强化监测是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一种重要措施,加强活禽流动商贩监管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禽交易市场短期休市措施对控制市场H7N9病毒污染效果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活禽交易市场短期休市措施对降低市场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及人感染H7N9发病的成效.方法 收集整理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中山市活禽交易市场短期休市信息、市场环境H7 RT-PCR检测数据,及人感染H7N9发病数据.RRx=休市后第X周市场环境H7样本阳性率/休市前1周阳性率×100%.结果 共实施3轮短期休市.第一轮:2014年2月10日至23日,期间周边地市未同步休市.恢复交易后,环境阳性率持续上升,RR1 =0.40 (95%CI:0.28-0.59),RR3=0.63 (95%CI:0.32-1.24),RR4=0.83 (95%CI:0.48-1.46),2015年5月份报告2例人感染H7N9病例.第二轮:2015年2月19日至28日,全省统一部署,周边地市同步休市.恢复交易后,环境阳性率持续维持在10%以下,RR1=0.15 (95%CI:0.07-0.34),RR2 =0.21 (95%CI:0.10-0.41),RR3 =0.03(95%CI:0.00-0.18),RR4=0.10 (95%CI:0.04-0.27),该流行季未再报告病例.第三轮:2017年1月8日至21日,期间周边地市未同步休市.恢复交易后,环境阳性率持续上升,RR1 =0.25(95%CI:0.09-0.68),RR3 =0.37 (95%CI:0.14-1.00),RR4=1.07 (95%CI:0.54-2.11),2017年2月报告2例人感染H7N9病例.结论 单个城市的短期休市,即使时间长达2周,一旦恢复交易,市场环境阳性率迅速上升,人感染发病的风险再次增加;区域性多个城市同步休市,市场环境阳性率能持续维持在低水平,极大地减少人感染发病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株鸽子源的H4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实验室2017年对我国四川省遂宁船山区蜀中食品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鸽子体内分离鉴定出的一株H4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Pigeon/Sichuan/S1185/2017(H4N8)(缩写为PG/SC/S1185/2017).方法 为了解此株从鸽子体内分离到的H4N8亚型AIV的遗传进化特点,对此株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测序并画出基因进化树来探索其毒株来源,还探究了该株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感染能力.结果 遗传演化分析数据表明,这株病毒株的各个基因节段分别来自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基因来源复杂,是一株重组病毒,其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小鼠感染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仅能够在小鼠肺脏和鼻甲中产生微弱复制,在小鼠感染病毒3d后并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小鼠活力没有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变化其实基本相同.结论 为今后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对H4亚型流感病毒的全面监测和综合预防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实验室诊断与病毒序列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5 N6禽流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今后实验室检测和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咽拭子和外环境标本,提取病毒RNA,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标本H5N6亚型流感病毒,对病毒HA和NA基因片段采用一步法RT-PCR进行扩增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初步分析病毒进化特征.结果 病例咽拭子标本经实验室确诊为H5N6亚型流感病毒,命名为:A/Fujian-Sanyuan/21099/2017(H5N6);不同时间先后5次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前3次仍检出H5N6流感阳性;采集43份外环境标本,检测出16份H5阳性标本;同源性分析发现A/Fujian-Sanyuan/21099/2017 (H5N6)病毒的HA和NA基因分别高度同源于A/Cygnus atratus/Hubei/2Z2-O/2016(H5N8)病毒和A/chicken/Hubei/ZYSJF16/2016(H5N6)病毒,同源性分别达99.6%和99.0%;氨基酸分析发现,病毒HA基因切割位点具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为:PLREKRRKR*GLF.结论 该患者为福建省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6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毒HA和NA基因分别与H5N8和H5N6病毒基因高度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