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候鸟活动对鄱阳湖苔草湿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研究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判断土壤质量和认识养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湿地系统,关于候鸟活动对湿地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仍缺乏了解.本研究选择典型候鸟栖息分布区域——鄱阳湖东湖苔草洲滩,基于候鸟大集群性特征和前期调查,将候鸟集群中心区域、边缘区域和临近天然草滩作为重度、轻度和无候鸟活动(对照)区,分析不同候鸟活动强度下0~100 cm剖面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候鸟活动仅对0~30cm 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候鸟轻度活动显著增加了 0~30cm 土层的SOC和TN,候鸟轻度和重度活动均显著增加了 0~30cm 土层的TP;无、轻度和重度候鸟活动下0~100 cm剖面土壤C/N分别为10.0、10.8和9.9,C/P分别为23.5、30.0和22.7,N/P分别为2.3、2.7和2.3,仅0~30 cm 土层的C/N、C/P和N/P在轻度候鸟活动下显著增加,而所有土层化学计量比在重度候鸟活动下均无显著变化.土壤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OC、TN和TP等是候鸟活动下影响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综上,候鸟活动对鄱阳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存在深度阈值(约30 cm),且这些影响多符合"适度干扰假说",研究结果为湿地与候鸟的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封面说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封面图片由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周媛高级工程师2023年11月4日拍摄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境内的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51′-29°08′ N,116°10′-116°25′ E).该保护区是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的首批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湿地网络成员、国际重要湿地和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候鸟中细菌耐药情况及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各领域使用抗生素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也是一项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候鸟携带的耐药菌及耐药基因不仅与临床用抗生素相关,农药、兽药的使用以及药厂周围环境的污染也为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候鸟体内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逐渐在全球各地报道。候鸟具有活动范围大、飞行距离远等特点导致候鸟中细菌耐药的复杂性。此外,受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可移动元件在人类、家畜、环境和候鸟之间形成物种间传播,但是候鸟相关的耐药问题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本文总结当前各地候鸟携带耐药菌抗生素耐药情况、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以及候鸟耐药与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显示多种类型的候鸟体内都携带耐药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候鸟体内的耐药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并将含有的耐药基因随迁徙活动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传播到各地。因此,有必要监测候鸟的相关耐药问题。本文为探究候鸟作为宿主和载体在抗生素耐药性全球传播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冬季海南"候鸟人群"急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海南冬季"候鸟人群"急性胆囊炎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3个冬季(11月~次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因急性胆囊炎入院治疗的患者资料。依据确诊时抵达海南的时间分为短期组(<30 d)、中期组(30~89 d)和长期组(>90 d),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情况、胆囊炎临床特点等,并进一步分析短期组化脓性胆囊炎和非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短期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65.18±15.02)岁;中期组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66.21±11.93)岁;长期组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60.73±12.54)岁。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及饮酒史情况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治疗方式及转归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长期组患者相比,短期组患者合并高血压[20.83%(10/48)比48.98%(24/49)]和糖尿病[10.42%(5/48)比30.61%(15/49)]比例较高,短期组的胆囊壁厚度较长期组厚[0.60(0.40,0.70)cm比0.50(0.30, 0.60)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7)。短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化脓性胆囊炎比例高于长期组[48.15%(13/27)比17.24%(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7)。短期组中化脓性胆囊炎的泥沙样结石[38.46%(5/13)比14.29%(2/14)]、胆囊穿孔[30.77%(4/13)比0]、胆囊坏疽[53.85%(7/13)比7.14%(1/14)]、胆囊周围积液[76.92%(10/13)比14.29%(2/14)]、腹腔积液[46.15%(6/13)比7.14%(1/14)]比例高于非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候鸟人群"抵达海南短期内发作急性胆囊炎者炎症重,易合并化脓、穿孔、坏疽等,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者可能是"候鸟人群"抵达海南后短期内发作急性胆囊炎的高危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6年乌鲁木齐市5株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活禽市场家禽中分离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进行遗传进化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2016年于乌鲁木齐市某活禽市场采集家禽咽和泄殖腔拭子,经接种鸡胚、血凝试验和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AIV,以AIV通用引物扩增病毒基因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BLAST、Clustal W、MEGA-X和DNAStar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从家禽双腔拭子样品分离到5株H5N8 AIVs,其各基因的一致性在99.70%~100.00%之间,说明5株病毒为同一来源,统一命名为XJ-H5N8/201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株血凝素基因( HA)、 PB2和 NS均与2016—2017年湖北、山西和三门峡等地迁徙天鹅以及印度水鸭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一起,同时,3个基因还与国内水貂中分离的H5N6 AIVs以及福建首例人感染H5N6 AIVs聚在一起;神经氨酸酶基因( NA)与2016年印度水鸭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同一终末分支; PB1、 MP、 PA和 NP均与2017年自埃及、喀麦隆、乌干达、刚果等非洲国家野鸟和家禽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一起。XJ-H5N8/2016的HA裂解位点均含5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为高致病性,病毒基因发生的多个突变可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和致病力。 结论:从活禽市场分离的5株H5N8 AIVs呈高致病性,与2016—2017年湖北、山西、三门峡等地区以及非洲和印度等地迁徙候鸟和家禽中分离的H5N8 AIVs进化关系密切,部分基因还与国内水貂中分离以及感染人的H5N6 AIVs的遗传关系较近,其多个突变可增强AIV对哺乳动物的感染力和致病力,潜在感染人类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2022年8月-2023年9月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进行调查,基于国家鸟兽多样性调查指南,鸟类采用样带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共完成30条样带调查并布设红外相机15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参考文献,此次共记录鸟类148种,隶属于14目48科;兽类24种,隶属于5目14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鸟类中,广布种14种(9.46%)、东洋界物种85种(57.43%)、古北界物种49种(33.11%);夏候鸟36种(24.32%)、留鸟80种(54.05%)、冬候鸟29种(19.59%)、旅鸟19种(12.84%).兽类中,东洋界物种16种(66.67%)、古北界物种3种(12.50%)、广布种5种(20.83%).根据G-F指数分析结果,鸟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为丰富(DF=21.37,DG=3.80,DG-F=0.822),而兽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低(DF=5.87,DG=2.65,DG-F=0.549).本研究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鸟兽资源进行本底调查,旨在补充基础数据,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南通市蜱类分布及大别班达病毒和立克次体携带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了解南通市蜱种类分布特点及对大别班达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携带情况,为蜱传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2023年在南通市选择7个乡镇(街道)作为监测点,采用布旗法捕捉游离蜱,采用体表检蜱法收集动物体表寄生蜱.对蜱标本进行种类鉴别后,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qPCR方法检测蜱标本中大别班达病毒和立克次体核酸.结果 调查发现3种血蜱、1种扇头蜱;游离蜱和寄生蜱的优势蜱种均为褐黄血蜱,其次为长角血蜱.游离蜱平均密度指数为0.36只/(布旗·100 m),家养动物平均染蜱率为9.80%,平均蜱指数为0.16只/宿主.48组蜱标本中3组检出大别班达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6.25%;28组检出立克次体阳性,阳性率为58.33%.结论 蜱普遍存在于南通市野外及居民区周边环境,家养动物体表较易检出,有传播大别班达病毒和立克次体病原的风险,应加强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医养康护一体化"——在中国老龄化社会下发展海南"候鸟"式养老的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国内"候鸟"老人前往海南养老的重要因素是其舒适的气候环境.受医疗服务体系以及相关养老服务人才的影响,落后的海南省"候鸟"式养老产业和渴望前往海南省的"候鸟"数量形成巨大反差.在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中国,针对"候鸟"老人的身体状况,合理推动和发展海南省特有的"医养康护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是海南省"候鸟"式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海南省180例高血压候鸟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血压的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了解海南省高血压候鸟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候鸟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海南省澄迈县红树湾社区中抽取180名在该社区居住时间3个月及以上的高血压候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与体格检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服药情况、有无高血压家族史、家乡居住环境、海南居住环境(居住地周围有无水域和绿地、水域和绿地的类型)、吸烟与饮酒情况以及身高和体质量等数据,调查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候鸟人群在海南服药前后血压降低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18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7例(42.8%),女性103例(57.2%),年龄≤65岁78例(43.3%);在高血压分级中,血压正常高值87例(48.3%),一级高血压56例(31.1%),二级高血压37例(20.6%).在海南期间血压下降的候鸟中,血压分级越高的人,占比越少.年龄、高血压分级、饮食习惯、居住环境、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酒等与规律服用高血压药的研究对象在海南期间血压下降有关.饮食偏咸(OR=2.778,95%CI:1.070~7.213,P=0.036)、饮酒(OR=2.686,95%CI:1.042~6.925,P=0.041)是服药前舒张压降低的不利因素;超重(OR=3.487,95%CI:1.306~9.310,P=0.013)是影响服药后舒张压降低的不利因素.结论 65岁以下、饮食清淡、不饮酒、BMI正常的候鸟人群血压降低较显著,环境因素、年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原因,可为海南高血压候鸟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热带环境对"候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心肾功能、眼底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热带环境对"候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心肾功能、眼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三亚中心医院于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于心内科及神经内科的东北三省来海南省的 5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n=50),同期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年龄、性别等与观察组相匹配的 50 例当地老年高血压患者列为对照组(n=50).以入组时间为起点,收集两组不同时段[入组时(T1)、入组 6 个月时(T2)]的血压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差异、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差异、肾功能指标[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血清肌酐(Scr)]差异及眼底功能指标(眼动脉血管搏动指数、视网膜中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T2 时24 h SBP、24 h DBP、LVEDD、LVMI、LVPWT、24 h UAER、Scr、眼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及视网膜中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LVEF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两组T2时24 h SBP、24 h DBP、LVEDD、LVMI、LVPWT、24 h UAER、Scr、眼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及视网膜中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均较T1时显著更低,LVEF较T1时显著更高(P<0.05).结论 热带环境可提高"候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热带环境干预能更有效保护"候鸟"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及眼底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