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的语音-人格知觉特点及其与自评人格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盲人的语音-人格知觉特点及其与自评人格的关系.方法:招募68名盲人和68名健视者对30段语音进行语音-人格知觉评价(评价特质包括成熟、阳光、可爱、慵懒、认真、憨厚、温柔、善良、自信、乐观),并收集以上评价者和语音材料提供者(即说话者)的自评,以及说话者的熟人对说话者的人格评价数据.结果:相比健视者,盲人在阳光、认真、温柔、善良、自信、乐观特质上对说话者的语音-人格评价更低,在阳光、温柔、善良、乐观特质上的语音-人格评价与说话者人格自评/熟人评价的偏差值更大(均P<0.005);在阳光、乐观特质上盲人的人格自评更低(均P<0.005),且盲人在阳光特质上的自评与其在乐观特质上的语音-人格评价正相关(r=0.28,P<0.05),在乐观特质上的自评与其在阳光、自信特质上的语音-人格评价正相关(r=0.27、0.28,均P<0.05).结论:相对于健视者,盲人对他人的语音-人格评价偏低,此现象可能与盲人自评较为消极的一些人格特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80名大学生作为知觉者,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16PF)对陌生人的面孔图片(被知觉者)进行人格特质评价,包括独立性、乐群性、紧张性、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和恃强性,同时收集知觉者和被知觉者人格特质的自评得分,以知觉者评分与被知觉者自评得分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反映人格知觉准确性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知觉者和被知觉者的自身人格特质与人格知觉/被知觉总体准确性的关系.结果:知觉者乐群性得分与面孔-人格知觉总体偏差正向关联(β=0.09);被知觉者乐群性得分与面孔-人格被知觉总体偏差正向关联(β=0.51),被知觉者恃强性得分与面孔-人格被知觉总体偏差负向关联(β=-0.57).结论:陌生双方的人格特质会选择性的影响人格知觉和被知觉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