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川沙塘鳢仿生态繁育技术探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文章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繁殖过程中鱼巢选择、鱼卵孵化、产后亲本和苗种生长情况及同类残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亲本对鱼巢的选择为池塘四周中层水体的鱼巢;苗种最佳孵化方式为孵化缸带雄鱼孵化,该种方式水霉发生率最低(29.13%).通过对亲本池与苗种池河川沙塘鳢生长和繁殖力的周年监测,发现鱼苗9月特定生长率最大,10月明显下降,冬季接近于0,至次年繁殖期降为负值,繁殖过后迅速回升;亲本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苗种相似,不同的是亲本在10月特定生长率最大.鱼苗生长至次年能完成性腺发育并参与繁殖,绝对繁殖力为(1157±666)粒,显著低于亲本池(2570±943)粒,但相对繁殖力[(112.78±19.97)粒/g]显著高于亲本池[(89.05±26.25)粒/g].此外,文章基于养殖过程中出现同类残食现象,构建了预测模型TLprey=0.701TLcannibal-8.043,提出苗种培育的分级培育技术,建议在集约化养殖中将全长比值相差1.55倍的个体分开培育.文章丰富了河川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冬虫夏草无公害仿生态繁育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冬虫夏草为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不合理采挖等,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濒临灭绝.野生冬虫夏草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产地品质差异较大,且大部分区域砷含量超标.进行无公害仿生态繁育是缓解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匮乏、降低砷含量、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广东东阳光有限公司冬虫夏草繁育与产品研发重点研究室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创建了无公害冬虫夏草仿生态繁育技术体系,并通过农业部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本文从产地环境要求、优质菌种和寄主资源选育、仿生态繁育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冬虫夏草的无公害仿生态繁育技术;通过严格控制各生产环节繁育无公害和高品质的冬虫夏草,推动冬虫夏草产业现代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冬虫夏草中砷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传统名贵中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中砷超标及其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针对冬虫夏草中砷的研究逐渐增加并不断深入.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从冬虫夏草砷及砷形态的分析方法,砷的含量、分布、存在形态,安全性评价,以及野生和人工仿生繁育冬虫夏草中砷含量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冬虫夏草中砷的认知及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冬虫夏草安全性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HPLC-ICP-MS的冬虫夏草(繁育品)干品及鲜品中砷形态、价态研究及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该文首次对冬虫夏草(繁育品)干品和鲜品中砷形态、价态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明确冬虫夏草(繁育品)中砷的具体形态、价态及其安全性.采用仿生提取法结合HPLC-ICP-MS对干品和鲜品样品中砷甜菜碱(AsB)、亚砷酸根(AsⅢ)、二甲基砷(DMA)、砷胆碱(AsC)、一甲基砷(MMA)和砷酸根(AsV)进行研究.HPLC色谱柱为DioncxIonPac? AS7阴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100 mmol·L-1碳酸铵-水,室温下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HPLC与ICP-MS联用进行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对砷含量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暴露限值法(MOE)对样品中无机砷的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6种砷化合物在10~5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RSD为1.8%~3.0%,回收率(n=6)为84.15%~98.28%,重复性RSD为6.4%~7.7%,样品在10 h内稳定性RSD为8.3%~14%.30批次冬虫夏草(繁育品)干品及鲜品中检出痕量As Ⅲ和As V,其他形态、价态砷均未检出,其中干品 AsⅢ为 0.019~0.040 mg·kg-1,AsV为 0.024~0.061 mg·kg-1;鲜品 AsⅢ为 0.002 3~0.006 1 mg·kg-1,As V为0.008~0.016 mg·kg-1.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干品及鲜品无机砷的MOE均远大于1,无机砷潜在的健康安全风险较小.该研究建立的冬虫夏草(繁育品)中6种砷化合物HPLC-ICP-MS检测方法高效快速、准确性及稳定性较好,研究结果为冬虫夏草(繁育品)安全性及质量可控性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