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贝母潜在分布区域及生态适宜性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新疆贝母的62个自然分布点和15个环境因子,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分析了该植物在基准气候1961-1990及2050(2041-2060,基于RCP2.6和RCP6.0情景)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驱动因子及其生态位参数.结果表明:(1)基准气候下,新疆贝母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地区、准噶尔盆地西部、南部、阿拉山口西南部、伊犁河谷南部及吐鲁番盆地西部地区.其中,最适宜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塔城地区和伊犁河谷中部和南部;(2)新疆贝母在2050时段气候情境下的潜在分布范围与基准气候相比,将分别增加0.94%和0.23%,新增的潜在生境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部.但最适生的分布区将在伊犁河谷中部、南部及塔城地区略有减少(0.42%和0.39%);(3)年平均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最干季平均气温和海拔主要限制了新疆贝母的潜在分布,累积贡献率之和达88.58%;基准气候下该植物最适宜分布区的生态位参数为:年平均降水量248-469 mm,最干月降水量3-19 mm,最干季平均气温-22.7--2.0℃,海拔1350-2100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伊犁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与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伊犁贝母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包括酚酸类、酯类、生物碱类等,分别鉴定为1,4-联苯基丁烷(1)、顺式肉桂酸(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3)、香草乙酮(4)、油酸甲酯(5)、阿魏酸甲酯(6)、1-O-阿魏酸甘油(7)、反式异阿魏酸(8)、丁香脂素(9)、松脂醇(10)、2,3-O-二阿魏酸甘油(11)、1,3-O-二阿魏酸甘油(12)、环(L-脯-L-丙)二肽(13)、环(L-亮-L-缬)二肽(14)、双(二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酯(15)、环(苯丙-缬)二肽(16).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伊犁贝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8、10~13、15、16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DNA条形码的川贝母及其近缘种的分子鉴定与亲缘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ITS2与psbA-trnH条形码序列,对川贝母及其近缘种开展分子生物学鉴定与亲缘关系研究.本文在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PCR-RFLP鉴定方法对川贝母及其近缘种的鉴定基础上,扩增所有样品的ITS2及psbA-trnH条形码序列,对其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构建进化树,评价ITS2及psbA-trnH条形码的鉴定效果,探讨样品的亲缘关系.结果 显示,PCR-RFLP方法仅能将样品分为非酶切组(包括平贝母、浙贝母及伊犁贝母)与酶切组(包括浓蜜贝母、中华贝母、康定贝母、长腺贝母与川贝母).进一步获得川贝母与其近缘种的ITS2与psbA-trnH序列,发现ITS2序列长度为235~239 bp,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和0.022,NJ树能够将样品分为“北方贝母群”(包括平贝母与伊犁贝母)与“南方贝母群”(包括浙贝母、浓蜜贝母、中华贝母、康定贝母、长腺贝母和川贝母).后者又可细分为浙贝母与“川贝母复合群”,其中“川贝母复合群”中的贝母品种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psbA-trnH序列长度为337~373 bp,种内及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263和0.329,NJ树未能有效聚类.说明ITS2条形码序列不仅能够对川贝母及其部分近缘种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还能够清晰不同贝母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为川贝母分子标记的开发、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伊犁贝母中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从伊犁贝母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阿魏酰单甘油酯(1)、4-羟基苯甲醛(2)、环(D)-脯-(D)-苯丙(3)、香草酸(4)、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5)、灯盏花苷Ⅱ(6)、反式肉桂酸甲酯(7)、西贝母碱(8)、阿魏酸乙酯(9)、贝母辛(10)、环(脯氨酸-甘氨酸)(11)、西贝母碱苷(12)、6,7-二甲氧基-2-萘乙酸(13).结论 化合物1~7、9、11、13为首次从伊犁贝母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10~12对3种肿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0活性较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07、52.47、48.27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