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疟疾输入风险提供参考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初步建立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国内18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展开2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打分,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系数,筛选指标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采用克朗巴哈 α系数,权威系数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内在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结果:13名专家完成2轮咨询,最终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2%(13/18)和100%(13/13)。对于各项指标重要性评分和可操作性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22和0.25,均具有显著性。指标体系重要性评分、可操作性评分、熟悉程度评分和判断依据评分的克朗巴哈 α系数值分别为0.938、0.945、0.983、和0.962。各二级指标条目下归一化权重值居第1位的三级指标分别为境外感染风险中的入境人员是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0.048 1)、虫媒特征中的当地媒介能量(0.019 8)、自然因素特征中的当地海拔(0.028 5)、外部暴露风险中的来源国抗疟药物可及性(0.034 2)、境内传播风险中的当地与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关系(0.050 1)和内部防控能力中的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0.044 6)。 结论:所构建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其输入后再传播、巩固疟疾消除成果提供参考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溧阳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溧阳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溧阳市疟疾疫情、病原学检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病例的复核报告等资料,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溧阳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4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40例(74.07%),卵形疟10例(18.52%),间日疟4例(7.41%).53例(98.15%)病例感染地来源于非洲.男性青壮年53例(98.15%),农民40例(74.07%);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全市10个镇(街道)均有病例分布,4例输入性间日疟分布在溧城街道、戴埠镇和上兴镇.临床症状以发热54例(100.00%)、发冷41例(75.93%)为主.从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 d,从初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0d.病例首诊确诊率66.67%(36/54),疾控机构和县级医院的首诊确诊率分别为100.00%(19/19)和76.19%(16/21).确诊单位主要为疾控机构30例(55.56%)和县级医院23例(42.59%).54例病例镜检阳性49例,阳性率90.74%.39例病例采用镜检法和RDTs检测,镜检阳性35例,阳性率89.74%;RDT阳性36例,阳性率92.31%,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05).病例的县级复核定性结果、诊断虫种与省级复核结果一致率分别为94.44%和96.30%.结论 溧阳市已进入消除疟疾后阶段,但境外输入性间日疟仍对该市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构成潜在风险.因此,当前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疟疾病例管理,提升医疗机构的疟疾检测与诊治能力,并加强疟疾健康教育,增强重点人群的疟疾防控意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武汉市自2013年以来已经消除了本地疟疾,但输入性疟疾作为本地疟疾传播的传染源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了解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在已被消除本地疟疾的地区尤为重要.分析武汉市2012-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武汉诊断为输入性疟疾的患者信息,并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重症疟疾患者的特征;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来识别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市2012-2019年累计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29例.221例为男性(96.5%),男女性别比为28:1,病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50岁(89.1%).82.1%的患者是境外务工人员,212例(92.6%)自非洲国家输入,主要来源国为尼日利亚36例(15.7%)、安哥拉27例(11.8%)、刚果金17例(7.4%).病例以恶性疟为主(185例,80.8%),其次为间日疟24例(10.5%)和卵形疟16例(7.0%).重症病例53例,重症率为23.1%.首次患疟疾(P=0.008)、感染恶性疟原虫(P=0.009),以及在最初诊断时被误诊(P<0.001)的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比例要更高(均P<0.05).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6 d,病例类型(恶性疟)、抗疟药物(采用氯喹伯氨喹)、退热时间(超过3 d)和血涂片镜检转阴时间(超过3d)都与较长的住院时间有关(均P<0.05).结论 本地疟疾已被消除多年,但输入性病例仍构成威胁.应加强对出境人员特别是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地区的务工人员进行疟疾知识宣教.同时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治能力,遵循规范化的治疗过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疟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云南省保山市2023年疟疾疫情及防控措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7
为了解云南省保山市2023年疟疾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分别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相关报表收集保山市2023年疟疾疫情资料和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现住地址统计,2023年保山市网络直报疟疾病例共5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其中间日疟病例51例,恶性疟2例,三日疟和卵形疟分别1例.地区分布腾冲市最多,为41例(占74.6%);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90.9%(50/55),女性占9.1%(5/55).年龄分布中,病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67岁,其中30~34岁人群病例数最多,有11例(占20.0%);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35例(占63.6%);全年除2月份无病例外,其他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高峰月为6月,共14例(占25.5%);感染来源主要输入国为缅甸(51例,92.7%).全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16 271例,重点村寨主动病例侦查42次,媒介调查21次,疫点调查处置56次,开展督导98次,开展技能培训10次,培训人员611人.保山市202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较2022年(5例)大幅度上升,要加强各级防控能力,提高监测敏感性,认真落实"1-3-7"工作规范,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湖北省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了解湖北省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实验室检测的能力.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7-2022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资料,并收集病例血液样品和复核检测登记单.由湖北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对血涂片和血样进行疟原虫检测复核.血涂片采用镜检法复核,并对血涂片的制片、染色和清洁度进行评价;血样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复核.以省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的复核结果为标准,分析比较消除疟疾前(2017-2019年)和消除疟疾后(2020-2022年)各市(州)级疟疾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虫种符合率、血片合格率、送样及时性等情况.结果 2017-2022年湖北省网络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01例,其中2017-2019年报告409例,2020-2022年报告92例.2017-2019年的样品收集率为99.3%(406/409),收集到的样品合格率为99.3%(403/406);2020-2022年的样品收集率为94.6%(87/92),收集到的样品合格率为82.8%(72/87).501例报告病例中,经省级疟疾复核确诊疟疾病例451例.2017-2019年确诊疟疾病例373例,其中恶性疟261例(70.0%)、间日疟48例(12.9%)、卵形疟52例(13.9%)、三日疟12例(3.2%);2020-2022年确诊疟疾病例78例,其中恶性疟34例(43.6%)、间日疟20例(25.6%)、卵形疟19例(24.4%)、三日疟5例(6.4%);消除疟疾前后的4种疟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37,P<0.05).2017-2019年送样时间中位数为3d(0~16d),平均4d;2020-2022年送样时间中位数为4d(0~224 d),平均8d;消除疟疾后各地送样时间更长(x2=25.591,P<0.05).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 91.9%(373/406)和 89.7%(78/87)(x2=0.452,P>0.05);虫种符合率分别为 88.7%(331/373)和78.2%(61/78),消除疟疾前的虫种符合率更高(x2=6.296,P<0.05).2017-2019年各市(州)级疟疾实验室共误判75例,误判率为18.5%(75/406),其中定性误判33例,病种误判42例;2020-2022年共误判26例,误判率为29.9%(26/87),其中定性误判9例,病种有误17例.消除疟疾前后各地对于恶性疟的定种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1,P<0.05).2017-2019年共复核血片492张,制片合格率85.2%(419/492),染色合格率83.3%(410/492),清洁度合格率85.8%(422/492);2020-2022年共复核血片209张,制片合格率71.8%(150/209),染色合格率76.1%(159/209),清洁度合格率76.6%(160/209);消除疟疾前后的血片制作、染色和清洁度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213、5.054、8.842,均P<0.05).结论 消除疟疾后湖北省的输入性病例数下降,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稳定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上饶市近12年来的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分析上饶市近12年来疟疾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评估该市开展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成效,为上饶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上饶市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疟疾疫情数据,采用Excel软件、SAS9.4软件和ArcGIS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共报告病例39例(非洲34例、东南亚5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31例(79.49%)、间日疟5例(12.82%)、三日疟2例(5.13%)、混合感染1例(2.56%);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传统节假日前后(5月、10月、12月);男女性别之比为38:1;20~49岁人群发病共37例(94.87%);病例职业主要为工人(64.10%);1 d内就诊的病例占58.97%,4 d及以上就诊的病例占23.08%,时间最长为35 d;各级医疗机构首诊正确诊断率为43.59%.结论 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报告现住址为上饶市的疟疾病例均来源于非洲和东南亚,病例及时就诊意识不强,各级医疗机构对疟疾正确诊断率低.今后应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宣传工作,增强患者的及时就诊意识,同时加强对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关于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强化突发输入性疟疾疫情应对和临床诊治的意识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云南边境地区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和防控需求
编辑人员丨2024/5/25
近年来缅甸北部边境地区疟疾发病急剧回升,其中克钦邦拉咱及附近地区2023年年带虫发病率是2019年21.47(95%CI:18.84-24.48)倍,导致云南输入病例数从2019年的188例回升到2023年398例.缅北地区除军事冲突影响外,也因国际新冠疫情影响,我国与缅甸建立的边境疟疾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及其疟疾控制措施得不到落实.为此,建议相关部门从技术上评估出中缅边境地区现行疟疾跨境传播措施的执行质量和效果,并针对目前缅北地区以间日疟为主的流行特点,需要提供大量能阻断疟疾传播和根治间日疟的伯氨喹啉,同时为有效减少输入疟疾病例死亡和防止输入再传播,云南边境地区仍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意识和警觉性,以及中国对输入性疟疾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中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成效与挑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分析我国2021-2023年疟疾疫情特征及"1-3-7"工作指标,了解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中2021-2023年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疫点调查与处置表,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1-3-7"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21-2023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疟疾病例4 132例.其中以恶性疟为主(59.2%,2445/4 132),2021年799例为历史最低水平,2023年大幅反弹至2488例.病例数排名前5位分别为云南、广东、河南、四川和山东省,共占49.4%(2 043/4 132).除2例长潜伏期再燃三日疟病例及1例非蚊传疟疾病例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国家(81.7%,3 374/4 129),间日疟主要来自缅甸(63.7%,638/1 001).疟疾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和出境务工人员为主;危重症病例142例、死亡病例21例;81.8%(3 378/4 132)的病例在发病3d内就诊,初诊机构以县级、地市级、省级医疗机构为主(77.2%),其疟疾诊断准确率在80.0%以上."1-3-7"指标完成率均在90.0%以上.结论 消除后全国未发生疟疾再传播,监测响应能力维持较高水平,但输入性疟疾疫情不断上升,仍在严重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特别是中缅边境等地区再传播风险高.当前需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疟疾及时求诊意识以及医务人员对疟疾的警觉性、诊断能力和及时转诊的意识,维持疫情调查处置能力,加强云南中缅边境等重点地区防控,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2011-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了解自贡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特征,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现住址为自贡市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信息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2011-202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6例,其中恶性疟占61.5%(16/26)、间日疟占30.8%(8/26)、混合感染(恶性疟+卵形疟)占7.7%(2/26).所有报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境外停留时间62d~6年.感染来源主要为非洲(占76.9%,20/26),呈现夏季、冬季多的趋势.报告的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富顺县和荣县,病例以男性(占92.3%,24/26)、农民工(占69.2%,18/26),病例年龄20~50岁为主.报告病例从回国到发病时间中位数为7 d,88.0%(22/25)的报告病例回国后14 d内发病;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d,发病后3d内就诊率为80.8%(21/26),84.6%(22/26)的病例到县级及以上机构进行初诊,病例初诊确诊率为69.2%(18/26).提示自贡市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断能力有待提高,应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和疟疾高流行区返回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尽早发现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用撲瘧母星,瘧滌平,Totaquina及Malarcan治療瘧疾所得結果之觀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由各種資料觀察所得結果,對於四種藥劑,似應有下列之結論:(一)瘧滌平 對於間日瘧原蟲有特殊治療功效(平均可於兩日內殺盡).服藥四十八小時後,發作機會很少,平均不到一次(平均〇?六次).據一般雜誌報吿,服此藥後,可以避免間日瘧之再發;但在中央醫院受治之五十病人中,已見有四個病人經過相當時期,復有瘧疾發作(似非再傳染).是則服瘧滌平後,間日瘧亦可復發矣!此藥對於夏秋瘧之新月形原蟲,則無殺滅能力.病人服此藥,並無不良反應.(二)Malarcan 治療間日瘧,亦易奏效.其滅間日瘧原蟲能力,過於瘧滌平(不到兩天,可以殺滅其原蟲);且服此藥四十八小時以後,發作次數亦較更少(平均〇·二次).惟其價昂貴,斯爲美中不足耳.服此藥後,亦有復發可能;有一病例可援.此藥對於夏秋瘧之治療,似有若干功效:蓋可克制其發作(服藥二十四小時後,平均發作一次).但對於新月形原蟲,仍無殺滅能力.病人服藥後,毫無不良反應.(三)Totaquina 對於夏秋瘧絕無治療功效.治療間日瘧之功效,亦不易確定.病人服此藥時,多有自動出院者.是以服此藥後發作次數,及其殺滅原蟲日數,不易計算.服藥後間或有惡心,嘔吐現象;且有兩人在治療中死亡.(四)撲瘧母星 對於夏秋瘧之新月形原蟲,有特殊殺滅能力(平均可於四日內滅盡).惟對於夏秋瘧之分瓣原蟲,似無消滅功能.會合瘧滌平及撲瘧母星治療所有之夏秋瘧病人,無不奏效.服兩種藥劑二十四小時後,平均發作,不到一次;卽在昏迷不醒之病人,用兩藥會合治療,亦易救治.病人服藥後,無不良反應.附註 以三日瘧病例之缺如,本篇報告,只有間日瘧與夏秋瘧兩種.本篇報告在中央醫院內科戚主任指導之下,得以完成,此外關於瘧原蟲之計算及校對,多承衞生實驗處原蟲室姚技正幫助,一倂誌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