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J管留置时间对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术前留置双J管的时长对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2021 年 2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 167 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留置双J管后消除明显感染症状,然后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根据双J管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 d)和研究组(>7 d),分别为 74 例和 93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结果、无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有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出 71 株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38%),其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 3 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留置双J管前和留置双J管后第 7 天时的尿白细胞水平和血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在留置 7d后较留置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 1 个月内无石率相似(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在暂时性低热、发热、血尿、输尿管穿孔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尿路刺激征和尿路感染在研究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留置双J管的时长对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愈率无显著影响,但是较长的双J管留置时间会增加患者术后出现尿路刺激征和尿路感染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脂代谢、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10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4例.A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病人脂代谢水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1(ApoA1)]、脂质沉积评估[肝脏内脂肪率和皮下脂肪厚度];采用克劳斯积分(Crouse)评估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情况;观察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率、皮下脂肪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皮下脂肪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低于B组、C组,B组治疗后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率、皮下脂肪率、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poA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治疗后ApoA1均高于B组、C组,B组治疗后ApoA1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脂代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减少脂质沉积,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疫程序优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等肛门生殖器部位肿瘤及疾病密切相关,接种HPV疫苗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目前已有4种上市HPV疫苗。疫苗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已证实HPV疫苗采用常规3剂次免疫程序的效力和效果。扩大HPV疫苗覆盖率能够加快消除宫颈癌的进程,因此优化免疫程序(包括延长接种间隔和减少接种剂次)是未来HPV疫苗应用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本文就减少接种剂次及采用非标准3剂次程序接种的免疫原性、有效性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登革热疫苗研究进展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登革热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为广泛的虫媒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感染引起。每年约有3.9亿人感染DENV,其中大约有9 600万人会出现临床症状,且每20例患者中就有1例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登革热并导致休克、内脏出血和死亡。DENV包括4种血清型(1~4),均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目前,没有特定的针对登革热的治疗药物,只有2种疫苗在一些国家获批使用:CYD-TDV和TAK-003。其中适用于9~45岁人群的疫苗CYD-TDV受到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效应的影响,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感染。因此,如何减缓或消除ADE的影响成为当前登革热疫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此之外,DENV非结构蛋白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至少有7种登革热疫苗处于不同的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本综述将主要介绍3种取得重大进展的候选疫苗,并总结规避ADE效应的方法和以非结构蛋白为免疫原的登革热疫苗研发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宫颈癌筛查与早期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四位。为加速消除宫颈癌,提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率和宫颈癌筛查是最重要的方法。我国宫颈癌近年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人群筛查率低,科学广泛的宫颈癌筛查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宫颈癌的筛查策略在方法、开始时间、时间间隔、结束时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不断更新,本文从宫颈癌病因和流行病学出发,对国内外最新宫颈癌筛查方法、策略和早期诊断经验进行总结,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帮助与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缓解1型糖尿病新策略:以调节性T细胞为干预靶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移植疗法可有效恢复胰岛功能,但存在术后排异等问题。近来的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移植治疗后的免疫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调节性T细胞为干预靶点的疗法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在1型糖尿病中减轻(消除)自身免疫,以延缓疾病进展或逆转疾病进程;应用于1型糖尿病移植治疗后,则可缓解乃至消除术后的排异反应。该策略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及缓解开辟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其疟疾发病率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2019年疟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描述流行现状;计算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2013-2019年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145个国家中,有疟疾流行的国家74个(51.03%),主要位于非洲(60.81%,45/74)和亚洲(22.97%,17/74)。2019年疟疾发病率≥10 000/10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96.15%,25/26)。2013-2019年,32个(43.24%)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3个(31.08%)国家疟疾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19个(25.68%)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是佛得角(EAPC=151.46,95% CI:47.15~329.71)、南非(EAPC=98.61,95% CI:32.11~198.58)和纳米比亚(EAPC=78.03,95% CI:54.30~105.42)。 结论:大约半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疟疾流行,其中1/4的国家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应继续加强疟疾尤其是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以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是主动脉疾病外科治疗最重要的操作步骤,临床上涌现出了多种吻合方式及预防和消除吻合口出血的处理方法。其中人工血管末端外翻部分插入主动脉或內翻整体插入主动脉的吻合方式增大了移置物与主动脉壁贴合面积,明显降低了潮汐血流的冲脱作用和对吻合口的侧向力。因而其降低吻合后出血风险、术中缝合操作简化及吻合口出血容易处理的优点突出。不同名称的类似技术在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中多有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吻合效果。本文将该技术统一称作"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系统阐述其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演变,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江苏省宿迁市儿童碘营养及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宿迁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每年在宿迁市各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的8 ~ 10岁非寄宿学生40名(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学生尿样和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盐碘含量,并对部分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及身高、体重测量。结果:共采集8 ~ 10岁儿童尿样1 999份,尿碘中位数为221.0 μg/L;不同县(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147.89, P < 0.05)。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1 999份,盐碘含量为(24.01 ± 4.55)mg/kg;其中碘盐1 979份,碘盐覆盖率为99.00%;合格碘盐1 910份,碘盐合格率为96.5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5%。共检查儿童甲状腺1 000例,检出甲状腺肿大22例、甲状腺实性结节51例、甲状腺囊肿54例,检出率分别为2.20%、5.10%、5.40%;不同县(区)儿童甲状腺实性结节、囊肿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6.41、37.66, P均< 0.05),甲状腺肿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8.65, P > 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儿童甲状腺容积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 r = 0.403、0.315, P均< 0.05)。 结论:宿迁市儿童碘营养处于碘超适宜水平,盐碘监测指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碘盐覆盖率≥95%、合格碘盐食用率> 90%);儿童甲状腺容积受身高、体重因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