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CAPA术后心功能的支持及临床转归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术后心功能的支持方法及变化特点,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8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年龄分为<1岁组(65例)和>1岁组(43例)。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期直径(LVEDD)Z值描述术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总结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点,采用血管药物评分(VIS)反映术后心功能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程度,间接反映心功能状况;总结术后启用和终止机械辅助以及停止机械通气的指征。结果:ALCAPA术后早期心功能虽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未能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第5天两组LVEF分别为0.42、0.45,LVEDD的Z值分别为3.47、2.74。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以同时兴奋α、β受体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主。VIS评分较高。机械循环辅助18例。全组死亡12例(1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低年龄和低LVEF水平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ALCAPA术后早期心功能仍处于较低水平,依赖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和必要的机械辅助。我们推荐撤离呼吸机和机械辅助的指征分别为LVEF>0.40和LVEF>0.35,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术前低年龄和低LVEF水平是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低水平辅助通气与T管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呼吸力学的影响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拔管前3 d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时应用低水平辅助通气与T管法对呼吸力学差异的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2 h、病情稳定且进入撤机阶段的25例困难撤机或延迟撤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119例次呼吸力学指标,根据数据收集时使用的通气模式分为低水平辅助通气组和T管组。比较两组不同通气模式相关呼吸力学指标如食道压(Pes)、胃内压(Pga)、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Pdi/Pdimax比值、食道压-时间乘积(PTPes)、胃内压-时间乘积(PTPga)、跨膈压-时间乘积(PTPdi)、膈肌肌电(EMGdi)、膈肌肌电最大值(EMGdimax)、PTPdi/PTPes比值、Pes/Pdi比值、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呼吸周期(Ttot)的差异。结果:与T管组比较,低水平辅助通气组有更高的Pes、PTPes、PTPdi/PTPes比值、Pes/Pdi比值和Te〔Pes(cmH 2O,1 cmH 2O=0.098 kPa):2.84(-1.80,5.83)比-0.94(-8.50,2.06),PTPes(cmH 2O·s·min -1):1.87(-2.50,5.93)比-0.95(-971,2.56),PTPdi/PTPes比值:0.07(-1.74,1.65)比-1.82(-4.15,-1.25),Pes/Pdi比值:0.17(-0.43,0.64)比-0.47(-0.65,-0.11),Te(s):1.65(1.36,2.18)比1.33(1.05,1.75),均 P<0.05〕;而T管组与低水平辅助通气组Pga、Pdi、Pdimax、Pdi/Pdimax比值、PTPga、PTPdi、EMGdi、EMGdimax、Ti、Tto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a(cmH 2O):6.96(3.54,7.60)比7.74(4.37,11.30),Pdi(cmH 2O):9.24(4.58,17.31)比6.18(2.98,11.96),Pdimax(cmH 2O):47.20(20.60,52.30)比29.95(21.50,47.20),Pdi/Pdimax比值:0.25(0.01,0.34)比0.25(0.12,0.41),PTPga(cmH 2O·s·min -1):7.20(2.54,9.97)比7.97(5.74,13.07),PTPdi(cmH 2O·s·min -1):12.15(2.95,19.86)比6.87(2.50,12.63),EMGdi(μV):0.05(0.03,0.07)比0.04(0.02,0.06),EMGdimax(μV):0.07(0.05,0.09)比0.07(0.04,0.09),Ti(s):1.20(0.95,1.33)比1.07(0.95,1.33),Ttot(s):2.59(2.22,3.09)比2.77(2.35,3.24),均 P>0.05〕。 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行SBT时使用T管法较低水平辅助通气法增加了呼吸作功,因此行SBT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使用T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HCAR、DcR3、AQP-5水平与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关系及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HCAR)、诱骗受体3(DcR3)、水通道蛋白-5(AQP-5)水平与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在符合自主呼吸试验(SBT)指征且通过30 min SBT后撤机,根据撤机后48 h内是否再插管分为撤机成功组(87例)和撤机失败组(33例),撤机前采集外周血检测HCAR、DcR3、AQP-5水平,分析外周血HCAR、DcR3、AQP-5水平与撤机结局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呼吸衰竭类型、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部超声评分(LU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外周血HCAR、DcR3高于撤机成功组,AQP-5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HCAR、DcR3与LUS、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AQP-5与LUS、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外周血HCAR、DcR3、AQP-5影响撤机结局(P<0.05);外周血HCAR、DcR3、AQP-5预测撤机失败的截断值分别为4.10 mg/g、14.55 μg/L、7.91 μg/L,联合预测撤机失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50~0.958),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以截断值为界分为低水平与高水平,外周血HCAR、DcR3高水平患者30 d生存率低于低水平患者,外周血AQP-5高水平患者30 d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 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HCAR、DcR3、AQP-5水平与撤机结局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撤机失败的重要辅助手段,还能帮助临床判断死亡风险,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应用COPD模型观察比例辅助通气时不同参数设置对人机同步及呼吸做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时不同通气参数设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力学模型的呼吸做功和人机同步性影响.方法 使用ASL 5000肺模拟器模拟COPD患者,设置系统顺应性为60 ml/cmH2O[即弹性阻力(Ers)为16.7 cmH2O/L]、气道阻力为20 cmH2O·L-1·s-1.吸气时间为1.6s,呼吸频率为15次/min.Respironics V60呼吸机以PAV模式运行,流量辅助(FA)为20cmH2O· L-1·s-1,容量辅助(VA)分别为10 cmH2O/L、20 cmH2O/L和30 cmH2O/L,辅助比例分别为20%、40%、60%和80%.呼气末正压为5 cmH2O,后备通气频率为10次/min.收集在系统泄漏量为25~28 L/min时的通气参数变化.结果 无论VA预设值的变化,低水平(≤40%)FA+VA辅助均无法提供有效通气;当VA预设值为30 cmH2O/L时,较高水平(>60%)FA+VA辅助极易出现脱逸.随着FA辅助比例的增高,吸气峰流速和气道峰压逐渐增高,吸气时间和吸气触发做功却显著降低,FA辅助比例为80%时出现严重的过早切换[(-439.70±15.95)ms比(-284.10±11.67)ms,P<0.05].随着VA预设值和辅助比例的增高,潮气量也逐渐增大;当VA辅助水平为约90% Ers并联合50%FA辅助时,过早切换现象明显减轻,仅为(-241.10±26.96) ms.结论 PAV通过采用正反馈调节机制,成比例地提供同步通气辅助.通过最优化设置通气参数可有助于改善人机同步性,减轻呼吸做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COPD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住院的8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日收入、吸烟史、呼吸系统疾病史、卧床时间、1年内病情加重住院情况、病程、COPD严重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分级、营养行为习惯、使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皮肤状态、心理负担程度、自我效能、家庭和社会支持关怀度,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量表、COPD病情分级评估量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老年COPD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症数量、1年内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营养行为习惯、家庭和社会支持关怀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COPD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处于偏低水平,根据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重症机械通气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与困难撤机结局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重症机械通气(MV)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因子失衡与困难撤机结局的关系,以指导未来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结局的评估与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1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自主呼吸困难,均接受MV治疗,对达到撤机标准的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试验者行拔管,观察48h,记录撤机结局.比较不同撤机结局患者的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h17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Treg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探讨Th17/Treg细胞平衡状况,分析Th17/Treg细胞失衡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214例重症MV患者,有89例发生困难撤机结局,发生率为41.59%;困难撤机组IL-6、IL-17及IFN-γ水平均高于撤机成功组,TGF-β、IL-4及IL-10水平均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困难组Th17细胞比例、Th17/Treg高于撤机成功组,Treg细胞比例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IL-6、IL-17及IFN-γ高水平,TGF-β、IL-4及IL-10低水平,Th17细胞高比例,Treg细胞低比例及Th17/Treg高比值是重症MV患者困难撤机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用于重症MV患者困难撤机结局风险预测的AUC均>0.80,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以Th17/Treg比值的预测价值高;当各细胞cut-off值取分别取4.180%、4.860%、0.779%时,可得到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重症MV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与困难撤机结局密切相关,Th17/Treg细胞高比例可导致困难撤机发生,可将Th17/Treg细胞作为困难撤机结局的有效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维生素D水平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生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9月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胎龄<32周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资料,按照出生后24 h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2组:血清25-(OH)D水平≥选取的早产儿平均水平为高水平组,血清25-(OH)D水平<选取的早产儿平均水平为低水平组,比较2组早产儿母亲情况及早产儿人口学资料、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支持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高水平组32例,血清25-(OH)D水平为(18.19±5.37)ng/mL;低水平组68例,血清25-(OH)D水平为(10.37±2.48)ng/mL.2组早产儿母亲并发症发生情况、产期激素应用情况及早产儿胎龄、体重、性别、出生季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水平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多于高水平组(P<0.05),有创呼吸机通气时间、无创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高水平组(P均<0.05),呼吸衰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P均<0.05),2组肺出血、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低可能增加呼吸暂停次数及呼吸衰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