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成人结直肠癌及腺瘤检出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共纳入50 645例,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457)]高于前五年[4.04%(536/13 257)];CRC后五年总体检出率[3.30%(741/22 457)]低于前五年[4.40%(583/13 257)]。结论:石河子地区2015—2019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较大幅度升高,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升高,而CRC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下降,由此推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对降低CRC发病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房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71岁,因左侧乳房红斑、斑块3个月就诊。3个月前患者左侧乳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红斑,其上逐渐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无痒痛等自觉症状,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自行外用"皮炎平",原有丘疹可变平,但仍有新发丘疹,并且逐渐融合成斑块。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家族遗传病及肿瘤病史,无外伤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科检查:左侧乳房近胸部中线侧可见不规则浸润性暗红斑,边界尚清,其上可见不规则隆起性红色斑块,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质轫,表面无脱屑、破溃、结痂(图1)。辅助检查:血常规、乳腺彩超、血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除双肾泥沙样结石外,其余均无异常;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示:双侧颈胸部、腋窝、腹股沟及腹盆腔散在轻度增大淋巴结;盆腔内部分肠管基于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请血液科会诊暂排除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骨髓穿刺,但患者家属拒绝。皮损活检:灰白组织1块,大小为2.6 cm × 1.5 cm × 1.0 cm,皮肤面积2.6 cm × 1.5 cm。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受累,表皮及真皮见无浸润带,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呈弥漫浸润模式,肿瘤组织内大量异形淋巴样细胞,可见多核分裂象,细胞异形明显(图2),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结果:人B细胞抗原CD20、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MUM-1、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相关蛋白a链CD79a均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阳性细胞约占80%,原癌基因阳性细胞占20% ~ 30%,Bcl-6、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共同抗原CD10、细胞角蛋白、黑素细胞分化标记物、外套层细胞淋巴瘤标记、神经黏附分子、黑素瘤特异性抗体、粒-单核细胞标记、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B细胞激活抗原、细胞周期蛋白D1、人抗疱疹病毒抗体均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国产A型肉毒毒素(BTX-A)100 U注射剂量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对17家三甲医院的OAB患者进行试验。本研究分为核心试验阶段和扩展试验阶段。核心试验阶段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口服抗胆碱能药物疗效不满意或不耐受;可自主排尿的患者。排除标准:过敏体质;严重的心、肾、肝脏疾病;6个月内接受过任何BTX制剂治疗;伴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糖尿病;有出血倾向者。按2∶1的比例将OAB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将100 U的国产BTX-A用10 ml生理盐水复溶,于膀胱镜下分20个点注射入逼尿肌,注射位点分布于膀胱底部(5点)、膀胱三角区(3点)、两侧壁(各5点)及顶部(2点),避开膀胱颈,注射深度为黏膜下肌层。对照组同法注射不含注射用BTX-A的安慰剂。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6、12周的每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每日尿急次数和评分、平均每日尿失禁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主要疗效指标为第6周随访时排尿次数较基线的变化情况。次要疗效指标为2、12周两组每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较基线的变化情况,以及2、6、12周两组患者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平均每日尿急次数和评分、平均每日尿失禁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较基线的变化情况。治疗后12周记录不良事件。扩展试验阶段纳入标准:①受试者自愿接受BTX-A治疗;②第12周评估时,排尿日记显示每24小时排尿次数较基线下降<50%。进入扩展试验阶段两组患者在"第12周访视"时均注射1次100 U的国产BTX-A,然后随访12周,随访指标同核心试验阶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6例,试验组144例,对照组7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47.75±14.20)岁与(46.39±15.55)岁]、性别(男/女:25/117例与10/61例)、病程[0.51(0.08,1.89)年与0.60(0.18,2.2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核心试验阶段,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后6周的每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较基线下降值分别为2.40(0.70,4.60)次和0.70(-1.00,3.30)次,数据变化率分别为(16±22)%和(8±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P=0.014);两组注射前后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08)。注射后2、12周的每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较基线下降值,试验组分别为2.00(0.00,4.00)次和3.30(0.60,5.03)次,对照组分别为1.00(-1.00,3.00)次和1.70(-1.45,3.85)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8, P=0.012)。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后2、6、12周的平均每日尿急次数较基线变化值分别为2.00(0.00,4.30)次和2.40(0.30,5.00)次、3.00(0.30,5.70)次和0.70(-1.30,2.70)次、0.70(-1.30,3.00)次和1.35(-1.15,3.50)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0, P=0.003, P=0.025)。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后6周的OABSS较基线下降值分别为1.00(0.00,4.00)分和0.50(-1.00,2.0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7例和34例进入扩展试验阶段,分别有40例和28例完成扩展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12、14、18、24周的平均每次排尿量较基线变化值分别为-16.60(-41.60,-0.60)ml和-6.40(-22.40,13.30)ml、(-35.67±54.41)ml和(-1.76±48.69)ml、(-36.14±41.51)ml和(-9.28±44.59)ml、(-35.85±43.35)ml和(-10.41±40.29)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 P=0.006, P=0.012, P=0.016)。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包括残余尿量增加(试验组27例,对照组3例)、排尿困难(试验组21例,对照组6例)、尿路感染(试验组19例,对照组6例)、膀胱颈梗阻(试验组3例)、血尿(试验组3例,对照组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试验组3例)等。除核心试验阶段两组的残余尿量增加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他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核心试验阶段,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7例和3例残余尿量增加,其中仅试验组1例残余尿量>300 ml,所有患者残余尿量随注射后时间延长而改善或消失。 结论:膀胱壁注射国产BTX-A可减少OAB患者每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降低平均每日尿急次数、降低OABSS、增加平均每次排尿量,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转流术后Petersen疝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35岁,上腹痛8 d,进食后疼痛,不剧烈,呈持续性,无放射,能耐受,无发热,无皮肤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可见多个手术瘢痕,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47.3 mg/L,总蛋白61.6 g/L,前白蛋白0.15 g/L,葡萄糖6.89 mmol/L,血红蛋白88 g/L,平均红细胞体积63.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9.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3 g/L。当地医院CT检查怀疑胆囊结石收入我院微创外科,临床医生要求腹部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可见一大小约21.2 cm×8.2 cm×6.5 cm巨大囊性结构占据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外形呈不规则囊袋状,内透声差呈点状低回声,循其走行方向移动探测其右上为盲端,而左下似与扩张的肠管结构相延续,扩张的肠管可见"琴键征"(图1)。该囊性结构位于胆囊左下,胰腺前方,脾脏右下(图2,3)。以上发现提示该囊性结构可能为高度扩张的胃腔,但询问患者并无呕吐。为查明该巨大囊性病变的来源,嘱患者少量饮水,超声实时观察饮水后该囊性结构的变化以确定其与胃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并未进入该囊性结构内而是进入其浅侧的狭小管道内(图4),该简单试验说明最初胃扩张的推测是错误的。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曾有腹腔镜下Roux-en-Y胃-空肠吻合胃转流减重手术史,推测该囊性结构可能为旷置胃扩张,结合病史及超声表现认为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内疝(Petersen疝?)造成的胆胰袢梗阻不能除外。CT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扩张积液,但X线钡餐造影显示上消化道通畅(图5)。根据以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医生考虑Petersen疝不除外,决定进行腔镜下探查及治疗手术。术中发现了上腹部巨大囊性结构为扩张的旷置胃,循其出口即十二指肠端探查发现Roux-en-Y术式的胆胰端肠袢经Petersen间隙疝出形成了内疝伴不完全梗阻,但梗阻位于十二指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口的近端,所以并不影响胃转流手术的新建通路,因而患者并未出现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腔镜下将疝出的肠管复位(图6)并缝合Petersen裂孔(图7)。术后患者排出大量墨绿色稀便,症状减轻,复查CT显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积液消失,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ostCare监测SVV和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MostCare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和脉压变异率(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宫腹腔镜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0岁。采用MostCare监测患者MAP、心率、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SVV、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腹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在头低截石位下10~15 min内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7 ml/kg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麻醉后平卧位气腹前(T 1)、人工气腹后头高截石位容量负荷试验前(T 2)、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后(T 3)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I差值(△SVI)=15%为标准,分为有反应组(△SVI≥15%,16例)和无反应组(△SVI<15%,14例)。绘制SVV和PP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预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和诊断阈值。 结果:与T 1比较,T 2时有反应组CO及T 2、T 3时两组SVV、PPV降低( P<0.05);与T 2比较,T 3时两组SVV和PPV降低( P<0.05),有反应组SV、SVI、CO和CI升高( P<0.05);T 2时无反应组SVV和PPV值低于有反应组( 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VV和PPV预测容量反应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81和0.94,SVV和PP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8.0%和7.5%,敏感度分别为75.0%和87.5%,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2.9%。 结论:MostCare监测SVV和PPV均可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容量变化,但两者诊断阈值较标准值均降低,且PPV的准确性高于SV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体位物理振动排石术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术(EPVL)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被确诊为结石性肾绞痛的12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仰卧位、侧卧位和杂交位3组进行EPVL治疗,每组各40例,治疗前均予速尿针20 mg静脉推注1次,憋尿后行EPVL治疗肾绞痛。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治疗后1 d、1周分别复查B超或泌尿系CT(CTU)。比较各组NRS差异、不良反应、结石排出率、疼痛缓解时间及疼痛复发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组患者肾绞痛均有显著缓解,侧卧位组、仰卧位组、杂交位组的NRS下降值分别为(4.05±0.24)、(3.23±0.23)、(2.90±0.21),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8.88±0.46)、(10.33±0.44)、(10.38±0.50)min,疼痛缓解速度及程度,侧卧位组治疗结石性肾绞痛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疼痛总好转率为91.7%,疼痛再发率分别为15.0%(6/40)、15.0%(6/40)、12.5%(5/4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杂交位组再发率低;3组患者结石的当日和1周总排出率分别为25.8%、62.5%,3组当日和1周排出率分别为22.5%(9/40)、35%(14/40)、20%(8/40)和60%(24/40)、75%(30/40)、52.5%(21/40),仰卧位组排出率最高( P<0.05);无1例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PVL可以缓解结石性肾绞痛,安全有效,并能促进结石的排出。EPVL治疗肾绞痛时,3种体位各有优势,应视具体情况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比较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与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需行膀胱镜检查或取出双J管者。排除标准:泌尿男性生殖系急性感染、结核性膀胱挛缩、膀胱容量<50ml或尿道狭窄者;不能采取膀胱截石位者;女性月经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对照组采用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日本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两组患者行膀胱镜检查或膀胱镜检查+双J管取出。主要有效性指标为整体影像合格率,次要有效性指标为操作成功率、操作性能评分、手术时间,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缺陷率。结果:最终纳入188例,试验组95例,对照组93例。两组性别(男/女:58/37与62/31)、年龄[(48.4±13.0)岁与(48.7±12.6)岁]、体质指数[ (24.1±2.5)kg/m 2与(24.3±3.2) kg/m 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整体影像合格率[93.68%(89/95)与96.77%(90/93), P=0.52]、操作成功率[100.00%(95/95)与98.92%(92/93), P=0.49]、操作性能评分[(14.41±0.93)分与(14.56±0.84)分, 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仅行膀胱镜检查者(64例和65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5.3±2.6)min和(15.4±3.3)min( P=0.93),行膀胱镜检查+双J管取出者(31例和28例)手术时间分别为(21.0±3.2)min和(21.7±3.9)min( P=0.6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42%(8/95)与9.68%(9/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6)。两组均未发现器械缺陷。 结论:国产一次性电子膀胱软镜用于膀胱镜检查及取出双J管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整体影像合格率、操作成功率、操作性能评分、平均手术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缺陷率等方面均非劣于进口可重复使用电子膀胱软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盏憩室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4(22~67)岁。憩室内结石位于肾上盏32例,中盏16例,下盏8例;左侧32例,右侧24例;结石单发10例,多发46例;结石直径平均11.5(3.0~17.5)mm。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部疼痛症状和/或血尿,其中17例既往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56例中9例伴尿路感染。56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寻找到肾盏憩室后,应用钬激光将憩室颈口或憩室薄弱处切开、扩大,将憩室内结石碎成3mm以下的颗粒,较大的结石碎块使用取石网篮逐个取出,术后留置F6双J管。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等。结果:56例均找到憩室内结石,其中找到憩室开口48例(85.7%)。53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嵌顿于盏颈狭长的肾下盏憩室内,受输尿管软镜末端弯曲度限制,碎石失败。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脏后组盏,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另1例结石位于肾脏前组盏,术后改行ESWL。17例既往行ESWL失败者中,16例(94.1%)顺利碎石。56例平均手术时间68.1(37~105)min;平均住院时间1.8(1~3)d。并发症发生率为15.1%(8/53),均为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肾盂或输尿管穿孔、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3(3~12)个月,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3.0% (44/53)。7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6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另1例行ESWL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经二期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49/53)和96.2%(51/53),随访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微创、安全,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可以选择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Z字形"屈氏位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Z字形"屈氏位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患者手术体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试验组采用改良"Z字形"屈氏位。分别记录2组患者气腹前10 min(T 0)、气腹即刻(T 1)、气腹后5 min(T 2)、气腹后10 min(T 3)、气腹后30 min(T 4)、气腹后60 min(T 5)、恢复水平体位后1 min(T 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排出量,并于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肩部和下肢疼痛程度。 结果:T 0~T 6时,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排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 2~T 6的每个时间点试验组的中心静脉压分别为(9.86 ± 1.95)、(10.94 ± 1.53)、(11.33 ± 2.24)、(11.14 ± 1.54)、(7.75 ± 1.59)cmH 2O(1 cmH 2O=0.098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83 ± 2.82)、(16.81 ± 2.93)、(16.27 ± 3.56)、(15.76 ± 2.33)、(8.92 ± 1.68)cmH 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057~15.736,均 P<0.05)。试验组肩部疼痛和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48 ± 1.10)、(2.35 ± 0.66)分,低于对照组的(4.16 ± 1.32)、(2.99 ± 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04、3.228, P<0.05)。 结论:改良"Z字形"屈氏位能有效减少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幅度,降低术后下肢和肩部疼痛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手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膀胱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oma)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漳州市医院、宁德市闽东医院、漳州市第二医院及福州台江医院确诊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9例膀胱原发性MALT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石蜡包埋手术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检测,总结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女性8例,男性1例;年龄(59±11)岁,范围:39~74岁;其中肿瘤病灶三灶2例,两灶3例,单灶4例;肿物长径(3.2±1.9)cm,范围:0.3~7.0 cm。随访时间6~127个月,4例失访,4例无病生存,1例带瘤生存。组织形态学观察示,膀胱组织见弥漫性一致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小至中等大小,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淡染,部分透亮,核分裂象少见;1例部分区域见大细胞增多,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9例患者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bcl-2、CD43、CD38部分细胞阳性4例,CD138少数细胞阳性2例;κ较多阳性4例,散在阳性5例;λ少数阳性4例,散在阳性5例。行B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的8例均阳性;行MALT1基因分离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的6例均无分离信号。结论:PBMALToma临床上罕见,主要见于老年女性,属于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未见MALT1基因异常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