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广西柳州市基于全患者人群的耐药肺结核筛查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基于全患者人群的耐药肺结核筛查情况,为进一步优化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结核病专报系统"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广西柳州市5个城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和5个所辖县区(柳城县、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605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对2943株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的菌株(包括来自新发患者的2514株,高危人群患者的429株)进行耐药性筛查,并对耐药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和两种检测技术的临床效能进行分析.结果:605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52.23%(3160/6050),全患者人群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为93.13%(2943/3160),2943株MTBC共检出耐药菌株132株,耐药检出率为4.49%(132/2943),其中,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占2.04%(60/2943),耐多药肺结核占2.38%(70/2943),广泛耐药肺结核占0.07%(2/2943);高危人群耐药检出率[12.59%(54/429)]明显高于新发患者[3.10%(78/2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54,P<0.001);来自高危人群的复发患者的耐药检出率[32.65%(32/98)]明显高于复治失败患者[2.6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06,P<0.001).耐药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离退休、高危人群患者、有吸烟史、有饮酒史和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耐药检出率[分别为5.92%(58/979)、8.22%(12/146)、12.59%(54/429)、43.81%(46/105)、38.13%(53/139)、66.67%(12/18)]均高于18~64岁青壮年、农民、新发患者、无吸烟史、无饮酒史和无糖尿病史的患者[分别为 3.98%(72/1810)、4.10%(91/2221)、3.10%(78/2514)、3.03%(86/2838)、2.82%(79/2804)、4.10%(120/2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 9.471、10.061、76.954、393.038、385.474、163.457,P值分别为0.009、0.039、<0.001、<0.001、<0.001、<0.001).结论:广西柳州市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发现率和高危人群耐药检出率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患者年老体弱、不良行为习惯、离退休及有糖尿病史均是发生耐药肺结核的高危因素.建议加大病原学阳性患者健康宣教及耐药高危人群的耐药筛查力度,同步进行分子生物学和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筛查可明显提高筛查准确性和诊断及时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发展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以新晃侗苗医药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医学的视角,探讨了"康养"的内涵和侗苗医药康养资源的分类、现状、问题和发展路径.康养是从健康、养生和养老3个维度对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三位一体的拓展,而民族医药富含"康养"元素.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包括药材、食材、其他自然资源、医疗和人文活动5大类,具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和开发、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专门项目和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资源整合、深化创新合作、扩大国际交流4个方面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新晃侗苗医药康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龙运光运用藤类药物治疗痹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藤类药是治疗痹证常用药物.龙运光从临床出发,依据侗族医药的"三性六味分类法",结合中医药理论,将藤类药物分为祛风除湿止痛、温经散寒通痹、清热利湿通络、养血补虚行滞及活血祛瘀通经五大类,分别对应痹证的风湿停聚、寒湿痹阻、湿热阻络、血虚经滞、痰阻血瘀5种证型.辨证时,龙运光善用"三出三转诊脉法",注重"察外象,审内体"及"辨病症,寻病因,求本质"等基本原则,将痹证的治疗过程分为未病先防、已病即治和病后调理3个阶段.藤类药物的运用贯穿整个诊疗过程,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贵州省少数民族绝经女性骨量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了解贵州省侗族和苗族绝经女性骨量异常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绝经女性骨量异常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从西南区域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中抽取3 208名侗族、苗族绝经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密度.尿液中镉、钴、铜、铬、铁、汞、锰、钼、镍、铅、锶、钒、锌元素的浓度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尿液金属、人口学特征、生殖特征、民族特色饮食与骨量异常的关联,并构建骨量异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研究共纳入3 208人,检出骨量异常共1 520人,骨量异常检出率为47.38%;年龄(OR=1.098,95%CI:1.083~1.113)、骨折史(OR=0.560,95%CI:0.395~0.794)、绝经年龄(OR=0.965,95%CI:0.949~0.982)、活产次数(OR=0.900,95%CI:0.818~0.990)、是否服用避孕药(OR=0.708,95%CI:0.555~0.901)、总体力活动(OR=0.989,95%CI:0.984~0.994)、尿镉(OR=1.060,95%CI:1.009~1.113)和尿铬(OR=1.004,95%CI:1.001~1.008)是骨量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绝经女性骨量异常患病风险的预测模型Logit(P)=-2.170+0.093 x(年龄)-0.580 x(骨折史)-0.035 x(绝经年龄)-0.105 x(活产次数)-0.346 x(是否服用过避孕药)-0.011 x(总体力活动)+0.058 x(尿镉)+0.004 x(尿铬),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2,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提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骨量异常发生的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基本吻合,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镉、铬是骨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金属暴露会影响骨量异常的发生发展,骨量异常预测模型及评分列线图均得到了较好的预测能力,为筛查贵州省少数民族绝经女性骨量异常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龙运光运用侗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介绍龙运光运用侗医理论与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龙运光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病因,提倡"对因施药,攻邪为先",从关节疼痛的不同性质出发,治疗关节剧痛时常用伸筋草、莪术、红花;治疗关节冷痛则以川芎、当归相配伍;对于关节红肿热痛,龙运光常以姜黄、莪术为首要选择;对于关节屈伸不利,则以地血香与七叶莲论治,疗效显著.除此之外,药物的关键配伍与民族医药的使用也是龙运光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独特优势,可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种植时空分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统计 2021 年贵州省中药材栽培面积与产量.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相关分析方法,对 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栽培情况及栽培中药材的种类、面积、产量、加工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 年该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 911.02 万亩(1 亩≈666.67 m2),总产量 307 万t,种植品种 74 种.其中,种植面积超过 100 万亩的市州有遵义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有 9 个,在地域、规模上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种是天麻、太子参、薏苡仁、钩藤、半夏,这可能与这些品种的生长环境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关,其他品种还未形成核心种植区.结论:掌握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贵州省三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摸清贵州省三穗县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为该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三穗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582种,隶属于133科403属.含15种以上的科有7个,为菊科、蔷薇科、豆科等,占总种数的29.21%.野生药用植物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居多,占总种数的64.77%.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最多,共255种,占比43.81%.民族药主要为苗药和侗药,其中苗药和侗药或苗侗族共用药所占比例较大,约为45%.列入受保护名单的物种有18种.结论:三穗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应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质谱法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侗药"马镫艾"的抗炎功效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阐明侗药"马镫艾"(Madeng'ai,MDA)根部水提物抑制炎症的潜在药效物质及机制.方法 首先采用质谱技术对MDA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再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数据库和Omim、Disgenet及Genecards数据库分别筛选出疾病和药物靶点,取交集后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通过软件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组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在体外研究MDA水提物对几种典型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 质谱法在MDA水提物中一共鉴定出了 29种化合物,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委陵菜酸、鞣花酸、原花青素C1、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1.通过数据库检索并去重后共获得104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其中TNF-α、IL-6、AKT1及ALB等可能是其核心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一共获取到761个条目,其中与生物学过程相关的共600条,涉及到细胞组分的共52条,涉及到分子功能的共109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60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包含NF-κB、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PS组)TNF-α、IL-6、IL-1 β及CCL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p38、ERK及JN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LPS)组相比,MDA处理组TNF-α、IL-6、IL-1β及CCL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p38、ERK及JN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本研究预测了侗药MDA水提物具备多种抗炎活性成分,并且可通过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侗族药松杖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侗族药松杖方对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抗炎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以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松杖方口服,对照组加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DAS28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侗族药松杖方可有效降低炎症期RA患者炎症表现,改善RA临床症状和体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南少数民族农村居家老人照护服务需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傣族、侗族和藏族为例,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居家老人的照护需求.方法 采取立意整群抽样方法,对三个民族665位60岁及以上的农村居家老人失能情况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 PADL方面,"洗澡、上下楼梯、平地行走和穿衣、控制小便和如厕"是主要需求.IADL方面,较远距离的远行、劳作能力、参加讨论(如电视、书或杂志等的内容)、了解最近发生的事件、算账和记住重要时间(如家人生日和吃药)等存在功能障碍.结论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活动功能)能够反映出民族农村居家老年人维持基本生存与生活能力的现状与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三个民族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只有家庭、社区和专业机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和服务好少数民族农村居家老人,满足老人的居家照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