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结合"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科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性强、内容涉及广,而且知识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骨科临床教学.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手段及资源越来越丰富,尤其近些年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及无数骨科医生的努力下,"唯医网""骨科在线""好医术"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骨科教育资源迅猛攀升,覆盖骨科方方面面,深受骨科医生喜爱,也是临床医学生学习拓展的重要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组学技术在临床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组学技术的更新是推动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模式快速发展的关键手段,其可从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生物学角度,制订动态和精准的护理措施、提供海量数据信息,目前临床护理研究面临多组学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该文对多组学技术进行介绍,从多组学技术在癌症护理、孕妇及早产儿护理、慢性代谢性疾病护理、症状管理方面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多组学技术与护理研究的交叉整合及展望,以加强护士对健康和疾病不同层面间的信息挖掘能力,为加快精准护理的临床转化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信息时代精神医学临床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信息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尤其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紧密结合,在临床诊治与临床研究方面展现了潜在应用价值。精神医学力求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技术步伐,人工智能在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其过程既充满机遇与挑战,也有着可以洞见的曙光。同时,在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精神医学临床研究需关注真实世界的真实数据,在注重规范化、安全性的基础上,期待人工智能技术和精神医学临床诊疗真实数据相结合,在强化循证证据、更新临床诊治指南的同时,形成有转化应用价值的工具。从科学发展看,坚信这些工具终将帮助精神科医生造福于广大精神疾病患者,促进精神医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1株人流感H3N2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遗传进化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分离的1株H3N2流感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和全球倡议分享流感数据库(GISAD)获取其他流感毒株基因组全序列,通过BioEdit7.0.9将该毒株8节段基因与其他序列比对,MEGA7.0软件邻接法构建进化树,并全面分析该毒株的进化、致病力和抗原性等特征。结果:测序得到该毒株为人流感分离株A/Homo sapien/China/LS340/2019(H3N2)株(LS340),LS340为典型的季节性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属于3C.2a1进化分支,具备人际传播能力,部分位点呈现高传播性和高致病性特征,对金刚烷胺耐药。与当季推荐疫苗株相比,抗原区出现涉及A、B两个表位3个位点突变。结论:LS340未出现重组、缺失等较大变异,但与当季推荐疫苗株相比已经发生抗原漂变,应及时更新疫苗,同时加强此类病毒变异监测,防止流感大流行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Maastricht Ⅵ/Florence共识报告》及其更新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是胃内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在诊治领域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抗生素耐药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准确检测 H. pylori感染,获取 H. pylori耐药信息,以及制订高效根除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进一步规范 H. pylori感染的诊治,欧洲幽门螺杆菌与微生态研究小组结合最新的文献证据制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Maastricht Ⅵ/Florence共识报告》,内容涵盖 H. pylori感染根除指征及其与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 H. pylori感染的诊断、 H. pylori感染的治疗、 H. pylori与胃癌、 H. pylori与肠道微生态5个方面,现对该共识的内容及其更新点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日本食管癌外科发展简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食管癌外科起源于20世纪初,但真正意义的经胸入路食管癌切除并消化道重建始于20世纪30年代。几乎同一时期,日本与西方国家同步开始了食管癌的外科探索。亚洲食管癌病理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其肿瘤生物学特点和治疗策略不同于以腺癌为主的欧美患者。历经八十余年的发展,日本食管癌外科治疗从初始尝试、深耕实践到追求卓越,探索出一套较为先进的外科技术和诊疗规范,在国际上独树一帜。日本学者在成立日本食管学会的基础上,制订且不定期更新《日本食管癌诊疗规约》,出版学会专业学术期刊 Esophagus。日本临床肿瘤协作组开展了诸多食管癌三期临床研究,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提供了强有力证据。本文针对日本食管癌外科的起源、发展、现状及未来,通过文献查证、资深专家访谈及《食管癌外科治疗热点问题-日本专家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对日本食管癌外科发展进行简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爱思唯尔胃、胃食管结合部与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2022中国版》更新与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一直是各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方向。近年来,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与食管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和诊疗水平均有了很大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与食管癌在病因学、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差异较大,因此,欧美国家的相关指南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临床实践。2021年,爱思唯尔科研信息分析公司推出了胃、胃食管结合部与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中国版,并于2022年完成第1次更新,旨在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22中国版临床路径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诊疗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经验,遵循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推广应用,并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传统病房智慧升级后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物联网平台对传统病房进行智慧升级,实现病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对升级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于2020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2个病区作为试点单元,实施智慧化病房管理模式。以易改造、易施工、易维护为原则,在实现物联网全覆盖的基础上,接入硬件和软件系统,完成传统病房智慧升级,采用结构化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估升级后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使用体验。结果:升级后生命体征采集与记录耗时、护理风险评估与耗时、标识牌制作与悬挂耗时分别为(4.24 ± 0.87)、(4.07 ± 0.86)、0 min与升级前的(6.50 ± 2.95)、(4.73 ± 1.62)、(1.13 ± 0.43)min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04、3.99、28.96, P<0.01)。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患者认为智慧病房智能化,节省人力和等待时间;操作简单,改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使用体验;系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结论:传统病房智慧升级有助于患者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使用体验,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改进,可为同类病区的智慧升级提供实践路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0版EAU膀胱癌指南更新解读之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0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进行了内容更新。主要包括:①新增了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变异分类信息;②对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分类进行了修订;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BCG无应答的高危NMIBC的治疗。本文就NMIBC 2020版EAU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计算机辅助血糖管理系统的历史、发展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计算机辅助血糖管理系统(CDSSGM)的发展主要经历静脉胰岛素调整方案和皮下胰岛素调整方案两个阶段,分别对应重症监护室的平稳控糖需求和信息化的全院血糖管理需求。研究结果提示CDSSGM可使目标血糖达标比例更高、低血糖发生频率更低、医护使用更满意。信息技术的进步为CDSSGM的外在发展提供条件,而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是推动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胰岛素剂量调整软件辅助医院血糖管理,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契合将推动智能化的院内血糖管理水平更新换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