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三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常定植于咽部、胃肠道、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可导致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现回顾性分析3例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3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SDSE,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主要症状为发热。2例患者伴有下肢皮肤红肿,1例伴有脑梗死与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SDSE血流感染好发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热、皮肤软组织炎症为主要表现,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告了1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的诊治经过。该例患儿系18 d女婴,因发热7 h入院。入院后经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脑脊液、血培养等,诊断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以及镇静止惊、降颅内压、补液等综合治疗4周后,患儿治愈出院。出院1月余门诊随访,其生长发育正常,头颅MRI未见异常,听力亦未见异常。由本例认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发病时间短、病情重且进展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SDSE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年龄≥60岁、存在有创操作史(或既往手术)、有放化疗史、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4周、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咳嗽、头痛等.SDS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46.94%)、血液(22.45%)和尿液(14.29%),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28.57%)、肿瘤内科(24.49%)、皮肤科(14.29%)、感染科(10.20%).药敏试验未发现SDSE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青霉素G、阿莫西林、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100.00%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45.00%,且2020-2022年SDSE对以上7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SDSE感染患者选用头孢曲松、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治愈或有好转.结论 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β-内酰胺类药物可作为治疗SDSE感染的首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某部报告营区内出现不明原因群体性发热病例.发病后第2~3 d,医院收治8例发热病例,采集其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学涂片、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8例咽拭子标本中,6例血培养分离出溶血性链球菌,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实验发现该菌株耐药性较低,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生素均较为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患者经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症状消失,细菌复检为阴性.结论 引起这次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细菌分离株耐药性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1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7年8月经血培养确诊的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1 2例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2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中1 1例(91.7%)有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6例,50.0%)、高血压病(4例,33.3%)和冠心病(3例,25.0%)常见;11例(91.7%)存在既往手术(或有创操作)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例,100%)、畏寒(6例,50.0%)、咳嗽(5例,41.7%)和腹痛(3例,25.0%).发热以急性高热为主,最高体温38.7~40.2℃,发病时间0~96 h,9例(75.0%)合并有淋巴管炎;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和喹奴普丁的敏感率达100%,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为33.3%、33.3%和25.0%.12例(100%)患者给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结论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和手术(或有创操作)史,以急性高热为主要表现,易引起淋巴管炎,治疗上首选青霉素抗感染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内障术后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致眼内炎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性, 89岁.因"双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年"收入我院.入院查体: 视力: 右眼0.1(矫正无助),角膜透明,前房中央深度3CT,瞳孔圆3 mm,晶状体核性混浊(+ + +),眼底视盘界清,视网膜平,黄斑中心反光未见.眼压17 mmHg(1 mm-Hg = 0. 133 kPs),红、绿色觉可辨,光定位准确.视力左眼0. 15(- 5. 25 DS / - 2. 75 DC × 90°) →0. 4,角膜透明,中央前3CT,瞳孔圆3 mm,晶状体核性混浊(+ +),眼底视盘界清,视网膜平,黄斑中心反光未见.眼压16 mmHg,中心注视好,红、绿色觉可辨,光定位准确.双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既往史: 有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平素服药后血压控制尚可.十余年前诊断为前列腺恶性肿瘤,曾行前列腺癌去势术,具体不详.有肾功能不全史.否认糖尿病史.入院后常规结膜囊消炎冲洗,当天上午行右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十分钟内完成,术程顺利,术后单眼包扎,安返病房,患者一般情况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导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3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分析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导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所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01-2019-12期间确诊的3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导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3例患者均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其中1例患者为抽脂及填充术后起病.所有患者起病症状均为剧烈疼痛.起病时的疼痛曾被误诊为肩周炎或关节痛.所有患者病程中均出现高热伴低血压(最高体温均大于38.5℃,收缩压均低于85 mmHg).患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脏器受累.病原学培养方面,2例患者创面脓液培养出停乳链球菌,2例患者外周血培养出停乳链球菌.患者入院后的初始抗生素选择多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血液及脓液的体外药敏显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对多种抗生素均敏感.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行皮肤清创及引流,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未行手术引流,最终死亡.结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可导致侵袭性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多以局部疼痛首发,伴急性高热及低血压.在治疗方面,除积极抗休克和广谱抗生素外,对于软组织感染的及时进行清创及引流极为必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天津市一起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引起的聚集性发热事件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一起疑似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quisimilis,SDSE)引起的发聚集性发热事件,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积累经验.方法 2020年5月22日天津市某公司内出现不明原因聚集性发热病例,采集24例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微流体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病毒、细菌等相关病原体检测.现场采集90份环境样本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4份咽拭子标本中,9份标本检出溶β-溶血性链球菌,经VITEK2生化鉴定系统及质谱鉴定仪确认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曲松、青霉素100%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100%耐药,对复方新诺明中度耐药(耐药率为55.6%),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7.8%,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66 666个reads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的基因片段,覆盖基因组长度为2 179 445 bp,覆盖度达到60%.环境样本各项细菌检测指标均合格,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结论 这是一起疑似由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引起的聚集性发热事件,在天津地区尚属首次.SDSE引起的暴发感染在国内非常罕见,迅速对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是确定疫情爆发原因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属于C组或G组β溶血链球菌,可以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等疾病.近几年,SDSE感染呈上升趋势,引起临床关注.我们对SDSE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M蛋白基因(emm基因)分型、耐药4个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4株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的分子鉴定和基因分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SDS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分离菌株,分离株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及PCR扩增16S rRNA和链激酶前体基因等3种方法进行鉴定.对SDSE菌株进行M蛋白基因(emm)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并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4株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主要分离自咽拭子、皮肤、血液,分别占58.33%、20.83%、8.33%;24株SDSE被分为5种emm类型,以stCNSRT2.0(n=16,66.7%)占优势,其次是stG840.0(n=3,12.5%).通过MLST分型,共有6种ST型别,以ST44(n=17,70.8%)为主,ST605为新定义的ST型.结论 本研究中SDSE分离株具有分子多样性,ST605为首次报告的MLST型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