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R-181a过表达参与调控Treg细胞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miR-181a在AR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miR-181a对AR患儿Treg细胞分化和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例AR患儿和20例年龄相近,无过敏史的儿童为研究对象.Pearson相关分析外周血Treg数量与miR-181a表达之间关系.从AR患儿外周血中分离纯化Tregs.将miR-181a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到Tregs细胞中.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评价Tregs的功能.用卵清蛋白建立AR小鼠模型,然后通过功能增益和功能损失法确定miR-181a在AR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患儿外周血Treg数量减少,并且miR-181a表达显著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reg数量与 miR-181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2=0.335,P<0.001).miR-181a模拟物促进了 Tregs的增殖,并上调了 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表明,miR-181a直接靶向OPN的3'UTR.在动物实验中,与AR和AR+miR-NC组相比,AR+miR-181a模拟组炎症减轻,AR+miR-181a抑制剂组炎症更严重.重组OPN蛋白显著逆转了 miR-181a模拟物的抗炎作用.此外,AR组小鼠Treg细胞明显减少,miR-181a模拟物显著增加了 AR小鼠的Treg细胞,而重组OPN蛋白显著逆转了miR-181a模拟物诱导的Treg细胞增多.结论:miR-181a的上调显著降低了 OPN的表达,进而减少了嗜酸性粒细胞和增强Treg功能,减轻了 AR发病过程中气道炎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局部变应性鼻炎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儿童和成人患病人群,由于临床诊断技术不完善以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误诊率偏高。LAR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鼻腔症状、鼻腔变应原激发试验阳性及局部检测出特异性IgE抗体。临床上需要与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相鉴别。本文对LAR诊断的方法及治疗的经验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对于LAR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天津地区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对5 823例天津地区l~14岁儿童UniCAP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变应原sIgE的分布及其与性别、病种、年龄、季节的相关性。结果:1.在5 823例儿童中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者3 602例(61.86%);其中单纯气传变应原阳性1 556例(43.20%),单纯食物变应原阳性779例(21.63%),食物及气传变应原双重阳性1 267例(35.17%)。2.气传变应原阳性率前5位的依次为霉菌类(33.02%)、粉尘螨(27.21%)、户尘螨(24.28%)、艾蒿(21.64%)和豚草(17.32%)。3.食物变应原以鸡蛋白、牛奶及小麦为主,阳性率分别为27.06%、25.59%及20.00%。4.男童阳性率(64.02%)高于女童(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94, P<0.05)。5.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率(73.18%)高于变应性鼻炎患儿(59.82%)及湿疹患儿(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4.51、40.04,均 P<0.05);哮喘患儿气传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小麦、花生;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霉菌类、鸡蛋白、小麦、艾蒿和粉尘螨;湿疹患儿主要变应原为鸡蛋白、牛奶、霉菌类、粉尘螨和户尘螨。6.随年龄增长,气传变应原sIgE阳性率逐渐升高;食物变应原sIgE中,牛奶、鸡蛋白阳性率逐渐下降,小麦及花生阳性率逐渐上升。7.不同季节变应原sIgE阳性率不同,总阳性率以夏季(66.59%)最高,秋春季(64.15%、62.07%)次之,冬季(54.63%)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38, P<0.05);气传变应原中,粉尘螨、户尘螨在夏秋季节(粉尘螨:32.25%和30.17%;户尘螨:30.40%和27.54%)最高,霉菌类在夏季(45.41%)最高,其次是秋季(36.19%);德国小蠊主要在夏季(5.52%)最高;猫毛皮屑、动物皮毛组合、艾蒿及杂草类花粉组合在秋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3.33%、13.94%、24.84%及19.88%。 结论:霉菌类、粉尘螨、户尘螨、鸡蛋白和牛奶为天津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的分布与儿童性别、病种、年龄、季节均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江苏宜兴市和新疆阿合奇县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江苏宜兴市和新疆阿合奇县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幼儿园、小学、初中分为3层,从每层中随机抽样,对宜兴市7 673名儿童和阿合奇县2 313名儿童进行调查。制定统一的儿童哮喘电子调查问卷,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进行问卷发放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围生期情况、家族史、既往史、过敏史、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比较宜兴市和阿合奇县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和主要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两个地区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结果:宜兴市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阿合奇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64/7 673)比2.0%(47/2 313), χ2=11.69, P=0.001]。宜兴市儿童父亲或母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上者、独生子女、剖宫产娩出者和足月儿占比均高于阿合奇县[73.3%(5 624/7 673)比37.7%(872/2 313)、68.6%(5 263/7 673)比36.7%(850/2 313)、56.1%(4 306/7 673)比16.6%(384/2 313)、46.8%(3 593/7 673)比17.8%(412/2 313)、93.9%(7 205/7 673)比89.7%(2 075/2 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宜兴市儿童出生体重大于阿合奇县,阿合奇县儿童辅食添加时间早于宜兴市,两地儿童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的构成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宜兴市儿童家中有吸烟亲属、生后补充维生素D、一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史、有湿疹史、变应性鼻炎史、食物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者占比均高于阿合奇县[58.3%(4 472/7 673)比53.4%(1 234/2 313)、73.0%(5 602/7 673)比41.5%(961/2 313)、17.8%(1 364/7 673)比6.5%(151/2 313)、13.6%(1 043/7 673)比4.6%(107/2 313)、11.7%(896/7 673)比3.2%(73/2 313)、14.8%(1 132/7 673)比1.7%(39/2 313)、7.5%(574/7 673)比1.3%(30/2 313)],而家中饲养动物者占比低于阿合奇县[20.7%(1 588/7 673)比59.4%(1 373/2 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 OR=1.358,95% CI:1.040~1.775, P=0.025)、早产儿( OR=1.800,95% CI:1.156~2.801, P=0.009)、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 OR=2.195,95% CI:1.665~2.894, P<0.001)、湿疹史( OR=1.838,95% CI:1.362~2.481, P<0.001)、变应性鼻炎史( OR=5.570,95% CI:4.241~7.315, P<0.001)、食物过敏史( OR=2.351,95% CI:1.769~3.125, P<0.001)、药物过敏史( OR=1.659,95% CI:1.157~2.379, P=0.006)是宜兴市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生后6个月内人工喂养相比母乳喂养( OR=2.410,95% CI:1.105~5.253, P=0.027)、湿疹史( OR=4.572,95% CI:2.064~10.128, P<0.001)、变应性鼻炎史( OR=3.929,95% CI:1.568~9.846, P=0.004)是阿合奇县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结论:宜兴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于阿合奇县,宜兴市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早产儿、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湿疹史、变应性鼻炎史、食物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阿合奇县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后6个月内人工喂养、湿疹史和变应性鼻炎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稳定控制的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稳定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登记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5年4月1日至12月3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和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确诊的气道过敏性疾病儿童的病史资料,采用协同诊疗管理方式管理,每间隔3个月评估哮喘和鼻炎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管理12个月时,根据患儿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控制治疗反应性分为控制水平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哮喘和鼻炎病程、湿疹史、一级亲属过敏史、过敏原致敏模式、肺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的差异。结果:纳入147例患儿,管理12个月时106例患儿,根据12个月时的控制水平分稳定组和不稳定组,稳定组60例(56.6%),不稳定组46例(43.4%)。不稳定组湿疹史患儿比例高于稳定组[88.9%(32/46)比71.7%(43/60),χ2 =3.91, P=0.048];基线期鼻炎控制评估视觉近似标尺(VAS)评分高于稳定组[(4.7±1.9)分比(3.7±2.3)分, t=2.12, P=0.037];血清总IgE水平高于稳定组[269.0(163.0,578.5)kU/L比 195.5(69.7,420.8)kU/L, Z=2.01, P=0.044];尘螨致敏比例高于稳定组[76.1%(35/46)比55.0%(33/60),χ2 =5.19, P=0.025];支气管舒张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改善率高于稳定组[(14.2±11.5)比(7.3±5.9), t=2.42, P=0.018]。 结论:儿童湿疹史、鼻炎严重度、血清总-IgE水平、尘螨致敏、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性是影响气道过敏性疾病控制稳定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6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组;研究组,30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及氮卓斯汀喷鼻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用药评分、Eos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0/3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0/300)(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血清sIgG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sIgG4、sIgE、T-IgE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sIgG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IgE、T-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CD8 +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CD8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但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 +、CD4 +、CD8 +、CD4 +/CD8 +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0/300)、10.0%(30/30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P>0.05)。 结论: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AIT)”。述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现状与未来》通过AIT的作用机制、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介绍等,对AIT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论著《标准化螨过敏原提取物皮下冲击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相关因素探讨》比较了3种不同剂量递增模式的AIT的早期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展加速AIT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皮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过长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新方案疗效分析》探究了AR尘螨皮下免疫治疗(SCIT)维持期中断治疗超过16周的新型剂量调整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发现相较于指南推荐剂量调整方案,新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显著差异。《成人变应性鼻炎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与SCIT对比,观察了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ICLIT)对于成人AR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指出ICLIT是今后AR AIT的一种新型的补充选择。《标准化尘螨过敏原SCIT对儿童AR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提出标准化尘螨SCI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对不同临床特征的儿童AR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各项症状,减少对症药物使用,并提高生活质量。综述《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监测与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入手,总结和分析了可用于AIT疗效实时监测与远期预测的生物学及临床相关指标。《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的研究进展》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建议及临床研究进展,对AIT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变迁进行了详细阐述。《超级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就国际上超级冲击AIT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开展AIT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免疫耐受机制》综述了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在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以期为AR患者个体化的AIT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继续教育园地《过敏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就SCIT出现延迟注射后剂量调整的概况、推荐方案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平衡SCIT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围绕SCIT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讨论,总结严重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链格孢菌合并其他吸入过敏原对儿童和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链格孢菌合并其他吸入过敏原对儿童和青少年变应性鼻炎(AR)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链格孢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阳性的151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致敏原的种类不同,分为单纯链格孢菌阳性组(A组)28例和链格孢菌阳性合并其他吸入过敏原阳性组(B组)123例。分析B组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AR患者不同季节鼻部症状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和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NO),比较2组患者链格孢菌过敏等级。结果:在B组中,合并1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35.77%(44/123),其中链格孢菌+草花粉占比最高17.07%(21/123);合并2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33.33%(41/123),其中链格孢菌+草花粉+树花粉占比最高26.83%(33/123);合并3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19.51%(24/123);合并4种其他吸入过敏原者占比11.38%(14/123)。A组和B组AR患者鼻部症状VAS评分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52, P=0.115),在不同时点间及组间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9.84、3.35,均 P<0.05)。A组和B组AR患者nNO水平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AR患者链格孢菌过敏等级均以3级、2级、4级多见,在A组达96.43%(27/28),在B组达88.62%(109/123),2组AR患者链格孢菌过敏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69, P>0.05)。 结论:链格孢菌致敏的AR患者同时合并草花粉、树花粉过敏的比例较高;链格孢菌与草花粉、树花粉之间可能存在过敏原的叠加效应,导致AR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季节性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近年来儿童AR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疾病负担。本刊于2011年发表了《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 [1],对提高儿童AR的认识、规范临床诊疗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儿童AR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本刊编委会组织专家对该指南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新增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等内容,在治疗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促进儿童AR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本指南适用于2~18岁的AR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论著《健康人群脉冲-阶跃-正弦(PSS)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认为PSS试验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有良好耐受性,可以检测双侧和单侧水平半规管的中频功能,以及已经代偿的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是一种新型前庭检测手段。论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筛查问卷的设计与验证》一文基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常见病史和临床经验设计了快速筛查问卷,通过研究得出该问卷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在临床上对BPPV患者进行筛查。论著《防控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患者嗅区病原微生物分布与嗅觉障碍的关系》分析发现在防控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患者嗅区鼻病毒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定植与嗅觉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可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相对持久的嗅觉障碍。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病毒的定植分别与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生嗅觉障碍有关。论著《ACE2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调控分析》研究得出ACE2在ECRSwNP和non-ECRSwNP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这可能与组织炎性因子浸润不同以及miRNA调控通路差异相关。论著《胃蛋白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鼻咽癌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阳性率升高,放疗前后唾液中的胃蛋白酶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咽喉反流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进程,并影响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论著《喉高速摄影结合声门区波形分析痉挛性发声障碍的声带振动特征》认为喉高速摄影结合声门区波形对研究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的声带振动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速度商参数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论著《儿童颈部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总结得出,原发于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起病年龄较小,多为低、中危组,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推荐对儿童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采用最小破坏性的手术方法,即在保留重要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但不应为了追求肿瘤完全切除而牺牲重要结构。论著《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认为对于面部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如处理恰当,V-Y皮下筋膜蒂皮瓣有可能成为“不易坏死”的局部皮瓣。论著《SIGLEC-15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分析发现,SIGLEC-1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可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