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内科学科协同网络单位临床研究数据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网络单位临床研究数据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索建立协同中心数据管理协作共享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3所北京市属医院协同网络单位的消化科室各抽取10~15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57份。结果:81.5%的医生至少知晓1个公共数据平台,65.6%浏览过公共数据平台,分别有13.4%和1.3%的医生下载/上传过原始数据。随着职称级别的提高,知晓及下载使用原始数据的比例明显上升( P<0.05)。31.3%的医生使用过课题组内其他单位的共享数据,53.5%的医生表示本院/科室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73.3%的医生愿意数据共享,但更接受课题组内部/医院内部共享,共享时机更愿意选择论文或成果公开发表时,数据保存以数值型及文本型结构化数据为主。共享风险、共享平台、共享制度及数据本身是影响数据共享的前4位因素。 结论:从建立共享机制、搭建共享平台、细化共享准入资格、提升医务人员共享意识等方面着力,为进一步实现消化系统疾病的大数据开放共享奠定必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期中国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网络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中国普通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地区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月30日至2月13日,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在线发放心理健康自评工具,包含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SRQ-20)、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 GAD-7),对我国14 592名普通民众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评估,以阳性检出率作为结局指标。结果:在线共发放调查问卷16 257份,回收有效问卷14 592份,有效回收率89.76%。全国各地区人群SRQ-20阳性检出率为33.2% (4 840/14 592);PHQ-9阳性检出率为53.5% (7 503/14 037),其中轻度29.3% (4 115/14 037),中度14.0% (1 967/14 037),重度10.1% (1 421/14 037);GAD-7阳性检出率为44.6% (6 196/13 904),其中轻度27.8% (3 862/13 904),中度10.2% (1 413/13 904),重度6.6% (921/13 904)。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SRQ-20、PHQ-9、GAD-7阳性检出率及急性应激、抑郁和焦虑程度大致相同,其中疫情重灾区湖北省民众的焦虑水平(GAD-7阳性检出率54.7%)显著高于其他省份( P<0.05)。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给全国各地的民众带来了显著的心理冲击,在疫情暴发早期公众处于普遍的群体性危机中,焦虑和抑郁症状较为突出,尤其是在疫情严重地区,提示在抗击疫情保障生命安全的同时,应关注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早期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度不确定新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新发传染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面对未来万变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应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完善其各种准备为不变的策略,去应对万变的新发传染病。应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网络的布局,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工作网络并保持常规运转,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处置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制度和机制,制定和完善新发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新发传染病救治和处置的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药物资的分级分类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和运维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制度和技术平台等管理措施,使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工作更加从容有序,减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远程教育模式的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远程教育模式及师生面临的挑战,为今后护理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对20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92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远程学习条件及需求调查,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4名护理教师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22名护理本科生中95.99%(885/922)能够在公共平台正常进行网络学习,但仍存在一些生源地为山区的学生受限于网络条件;97.18%(896/922)的学生认可我校提出的护理远程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质性访谈提炼出护理远程教育实施的关键要素和面临的挑战,疫情对护理教育改革的启示2个主题。结论:在远程教育模式中,教师面临着理念、技术、资源三重挑战;学生面临着学习习惯、线上学习能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今后可从师资队伍、教育内容和形式、教育资源与平台、教育管理方面进行护理教育模式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宁疗护科研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科研合作网络现状、发展规律及其研究内容。方法:收集1900—2020年ISI Web of Science平台发布的安宁疗护文献,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发文作者、机构、国家或地区、基金资助机构的科研合作网络特征、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 122篇安宁疗护文献,纳入的首篇文献见于1977年第11期的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1977—2020年安宁疗护研究领域发文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且科研合作是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模式。美国学者及科研机构发文量较多,其在科研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优势较为稳固。发文量居前3名的作者依次为Lindley (34篇)、Demiris(33篇)和Oliver(30篇),发文量居前3名的机构依次为华盛顿大学(77篇)、宾夕法尼亚大学(64篇)和布朗大学(59篇)。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较多,为842篇(39.68%)。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卫生保健服务,其中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的研究热度较高。 结论:在安宁疗护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网络中,美国的跨团队、跨地域及跨学科性研究网络稳固,呈持续发展性,其科研合作网络模式及研究结果可供其他国家的相关学者和机构借鉴及参考应用。人群卫生健康服务的研究受到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诊科护理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9月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在各个医院急诊科工作群中进行线上调查。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总分(58.68±6.47)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性别、职称、救援经历以及培训经历是急诊科护士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 P<0.001)。 结论:急诊科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仍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工作年限较短、女性、职称较低、未参加过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以及未参加过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十四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2年5月27至29日,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安徽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承办,安徽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安徽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注册参会人员754人,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论坛采用线上方式举行,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医师报直播中心、新浪新闻、今日头条、百度健康、医师报视频号、微博卫生健康、医学界呼吸频道等8个平台同步转播,直播期间点播量近44万人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卫生智慧教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从公共卫生课程体系、公共卫生课程难点等方面论述公共卫生教学特点,总结翻转课堂、远程学习、网络课程、爱课题平台、Elearning、慕课、UMU网络教育平台等智慧教学方式在公共卫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要从学习自主性、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智慧教室建设等角度提高智慧公共卫生教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生网络公共选修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微信等平台在虚拟空间通过视频课件学习并在实体空间组织答疑辅导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医学专业网络公共选修课程教学的良好选择。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的2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公共选修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网络公共选修课程中的设计步骤、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手段,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科学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是驱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的关键。作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主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中心与医院同步建设"为原则,实施中心-医院"两位一体"建设。立足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关键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自2018年开始搭建由技术支撑平台、核心研究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3个有机联动的平台,协同创新网络支持系统、创新管理制度支持系统、专项创新基金支持系统和创新能力培训支持系统4个支持系统组成的协同创新体系。截至2021年,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在老年疾病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