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态视角下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影响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因素,为促进信息共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医联体成员医院工作人员信息共享行为进行调研.以问卷所得的数据为样本,基于TOE理论构建技术、组织、环境3个维度共8个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理论框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结果 得出3条促进医联体诊疗信息共享行为的组态路径,识别出政府支持、公民需求为必要条件,行业环境为核心条件.结论 政府体制支持对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决策至关重要,民众医疗数据共享服务需求是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重要动力,医务人员的认同与配合是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内在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全科医学》已开通"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服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全科医学》入驻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开通"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服务".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维护,是一个公共的通用型科学数据存储库,主要面向科研人员、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期刊、科研机构及高校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科学数据汇交、长期保存、出版、共享和获取等服务.《中国全科医学》通过与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合作,共建《中国全科医学》数据社区(https://www.scidb.cn/en/c/cgp),用于发布本刊论文关联数据并推动数据共享合作,专注于数据的共享,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数据共享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防控的关键。生活方式干预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行为改变,否则将影响服务对象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能提供血糖实时变化的可视化数据,被视为激励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教育工具,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共识提出构建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包括依托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个体智能监测终端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健康信息多端数据共享云平台;应用5G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施连续、动态、实时的健康指标居家监测和糖尿病风险预警;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实施早筛查和风险评估,将基于CGM的24 h平均血糖作为一种可供参考的糖尿病风险评估指标;在遵循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和药物干预的综合性干预原则基础上实施分层管理,根据CGM技术提供的连续、动态、实时的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案,联合智能应用程序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健康管理,建立糖尿病的“三早”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示范研究进展与成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于2004年6月至2008年8月在5个省(浙江、湖南、甘肃、四川、河南)的农村地区和5个省(自治区)(黑龙江、山东、江苏、广西、海南)的城市地区开展基线调查,共入选512 891名30~79岁调查对象,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物样本收集工作。项目于2008年6-10月开展了19 786人的第一次重复调查,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开展了25 239人的第二次重复调查。2016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CKB基于多年工作基础开展了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示范研究。CKB项目在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开展了第三次调查,完成25 087人的调查工作,包括问卷调查(在基线调查内容上增加了老龄化相关问题)、体格检查以及血液、尿液、唾液、粪便等生物样本采集。截至2022年6月,项目对全部队列人群平均开展随访已达15年,累计观察770万人年,收集死亡事件7.4万人,医保结局事件37.1万人(累计279.5万人次),主动随访事件1.1万人(累计1.2万人次),发病监测事件10.0万人(累计14.7万人次)。CKB队列生物样本库共储存血液样本129.2万管,尿液样本15.0万管,DNA样本78.0万管,唾液样本2.5万管,粪便样本2.0万管。CKB项目组已组织撰写长期随访、样本库建设与管理、数据库及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等技术规范,集结整理成册并出版《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技术规范》,并撰写了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现场调查、长期随访、生物样本库建设、数据处理、数据安全等团体标准。项目组利用CKB队列数据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其中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主要慢性病的关联研究提供了中国人本土化的研究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肿瘤专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肿瘤专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方法:经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成的多中心专家团队研究讨论,建立骨肿瘤标准数据集。按标准字段自动采集临床数据并标准化处理。搭建数据库并开发用户界面,在保障数据安全存储的同时,提供原始数据导出,统计分析可视化和临床队列研究项目建立与研究等服务。通过与申康大数据平台对接,完成骨肿瘤数据库的共享工作,实现多中心数据对接。结果:建立了包含603个字段的骨肿瘤标准数据集并出版、建立了骨肿瘤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包括完整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及可视化功能。数据类别包括患者的电子病案信息,实验室血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等信息,影像学信息,手术信息,病理信息及放化疗记录等模块。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经脱敏加密后,可导出供进一步研究使用。自2015至2023年,数据库采集的骨肿瘤病例总数为10 789例;2015年至2019年,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骨肉瘤队列112例,并绘制了患者的五年生存曲线,五年生存率为68%。结论:通过建立区域级的骨肿瘤专病大数据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及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标准,包括数据标准、安全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可为我国骨肿瘤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及高效的新方案,为骨肿瘤规范化诊疗及新技术提供研发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机构健康数据利用知情同意模式介绍及选择要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随着真实世界研究数量的急剧增加,尤其是医疗机构健康数据的利用,逐步暴露出患者健康数据使用与患者隐私权益保护、知情权保护等伦理问题。如何在促进数据共享和维护受试者个人隐私中寻求较好的平衡,知情同意的模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为真实世界研究健康数据利用知情同意模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笔者广泛学习了国内外健康数据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于中英文数据库中进行广泛检索,梳理分析了国内外多种替代知情同意模式,总结了其特点及适用情形。结果:目前国内外基于健康数据利用开展真实世界研究主要采用5种替代知情同意模式,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风险大小、知情同意可操作性及弱势群体等因素进行知情同意模式的选择。结论:不同的替代知情同意模式具有不同特点,研究者需要综合以上多种因素进行知情同意模式的选择,以保证在健康数据使用的同时,最大化保护患者隐私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甘肃省肃北、肃南县鼠疫疫源地气象因素对鼠疫流行影响的非线性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甘肃省肃北、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气象因素对鼠疫流行的影响。方法:收集1973 - 2016年肃北、肃南2个县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年及领先1、2、3年(相对于当年作为参照的前1、2、3个年份)的气象因素(年均降雨量、气温、相对湿度)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采用R2.3.2软件,以年鼠疫检菌阳性率为因变量,气象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采用非线性效应关系定量研究气象因素对鼠疫的影响。结果:2006 - 2016年与1974 - 1983年相比,年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的平均值肃北县分别上升了0.99 ℃、3.55%RH、12.16 mm;肃南县分别上升了1.00 ℃、2.01%RH、14.60 mm。1973 - 2016年共发生11起人间鼠疫,发病12例,死亡7例。肃北县鼠疫疫源地内领先3年年均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mm,动物鼠疫发生增加0.40%;领先2年年均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RH,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1.66%。肃南县鼠疫疫源地内领先1年年均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mm,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32%;领先3年年均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RH,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1.96%。另外,肃北、肃南县领先2年年均气温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动物鼠疫发生分别增加73.17%、70.18%。结论:甘肃省肃北、肃南县鼠疫的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一定范围内的年均气温上升对鼠疫的流行不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存在滞后效应。另外,同一疫源地内不同类型气候对动物鼠疫流行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构建面向临床数据中心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平台已成为医疗信息界的普遍共识。某院搭建的数据融合平台由数据采集组件、数据加工组件、数据比对与修复组件、数据订阅与应用组件、数据融合管理平台5个部分组成。该平台对分散在全院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处理重复和冗余的元数据,进行按需采集、转换、加工、分发、装载,并通过比对与修复保持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该平台能够跨数据库、跨操作系统、跨硬件环境,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自动捕获、分析、治理、融合,满足多样化的医疗数据应用需求,助力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传染病智慧化症状监测的进展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智慧化症状监测是我国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和多渠道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症状监测在新技术发展下的必然路径。智慧化症状监测不仅包括医院就诊患者的大量医疗数据,还囊括未在医院就诊、海量的非医疗数据。然而,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如信息爆炸、成本-效益问题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本文通过对智慧化症状监测相关概念发展的思考和总结,为传染病智慧化预警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和全球传染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ZIS在脑血流灌注SPECT诊断神经退行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简易Z评分成像系统(eZIS)是一种基于统计参数图和三维立体定向表面投影的辅助脑血流灌注SPECT图像自动诊断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痴呆、帕金森病、共济失调和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其他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相比,eZIS可提供正常数据库,并通过图像转换程序实现不同机构的数据共享,使未来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成为可能。笔者就eZIS在脑血流灌注SPECT诊断神经退行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eZIS的认识,促进其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