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该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23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新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意义;护士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时正负性情绪并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所面临的挑战。结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有助于为临终患者提供连续性照护并提高其临终生命质量,但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促进我国居家安宁疗护事业稳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内外医学院校安宁疗护教育课程开展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安宁疗护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条件、教学评价及效果这些课程实施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安宁疗护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情况及服务质量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安宁疗护作为新兴学科正在全国快速推进,但其质量管理方面的进展却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现阶段安宁疗护服务同质化程度不高。文章以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为例,梳理中心成立后在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管理领域的实践模式与成果,并进一步基于全市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相关经验,提出相应思考,丰富医疗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案例和实践支撑,对提升区域内安宁疗护服务同质化程度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9月湖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班142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利用文献查阅与分析、半结构访谈、专家小组会议等方法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并比较培训前与培训8周后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弹性以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结果: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大维度,使用该方案培训8周后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为(80.76 ± 20.43)分,低于培训前的(84.70 ± 19.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9, P<0.05);心理弹性得分为(64.40 ± 14.26)分,高于培训前的(60.19 ± 1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9, P<0.05);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70 ± 7.70)分,高于培训前的(74.13 ± 5.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2, P<0.05)。 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心理支持培训方案能够降低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其心理弹性状况以及增加主观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远程医疗在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对远程医疗的概念、远程医疗在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以及远程医疗对癌症患者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对远程医疗在我国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提出建议,为远程医疗在我国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疗质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级条目池。于2023年11—12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来自10个省、直辖市的安宁疗护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专家积极系数以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以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肯德尔和谐系数、变异系数表示。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16/18)、93.75%(15/1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897,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2、0.191( P<0.01),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1、0~0.21。最终构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可为我国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科医生安宁疗护专科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标准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制定全科医生安宁疗护专科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标准。方法:该研究为质性研究。2022年4—8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全国从事全科医学和安宁疗护工作的专家29名进行2轮函询。根据咨询结果制订全科医生专科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标准。结果:29名咨询专家年龄(52.9±8.9)岁,工作年限(17.0±7.2)年,正高级职称占比69.0%(20/29)。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29/29)和96.6%(28/2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791和0.830,所有指标重要性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W分别为0.177和0.296( χ2=133.54 、223.46, P<0.01)。最终建立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全科医生专科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标准,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基本条件、教学条件、师资条件和教学管理,权重系数分别为0.250、0.250、0.251和0.253。 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全科医生安宁疗护专科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可为选拔合适的综合性医院成为全科医生安宁疗护专科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沈阳市医养结合机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沈阳市医养结合机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方法:采集沈阳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提供的2019年共273家提供养老服务机构的核定床位数、利用床位数、入住人次数等信息,以及人口结构相关数据。对28家不同类别医养结合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了解机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对数据进行中位数、四分位数等描述性分析。结果:沈阳市人口重度老龄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77%。截至2019年年底,沈阳市共设养老床位约4.5万张,其中医养结合机构床位约4.3万张,利用床位2万余张,床位利用率仅为46.5%。结论:建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医养结合护理专业队伍,建立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开展安宁疗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尊严疗法与老年安宁疗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尊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心理治疗,其目的是提升临终患者的尊严感,减轻生命末期患者亲友的精神心理痛苦。尊严疗法在我国老年安宁疗护中的应用与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对尊严疗法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概述,为尊严疗法在老年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沟通模型的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两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沟通模型构建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及实施方法,以减轻临床病情告知难度。方法:于2022年1—10月,以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共情沟通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和专家论证会构建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条目。结果:文献分析共纳入18篇文献。质性访谈共访谈20名受访者(包括4名医生、11名护士和5例患者),男6名,女14名,年龄(35.94 ± 8.03)岁。专家论证会共有8名专家参与论证,男2名,女6名,年龄(41.88 ± 6.58)岁。最终构建出符合我国临床实践的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的具体条目及话术,共构建包括沟通前准备、常规沟通策略和沟通不畅的处置策略3条一级条目,16条二级条目,53条三级条目。条目重要性评分4.50~5.00分,条目变异系数为0~0.12。结论:基于沟通模型构建的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沟通策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以作为告知晚期癌症患者病情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