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量级运输振动对悬浮红细胞质量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运输过程不同量级振动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宜的实验振动条件.方法 使用电磁振动实验系统模拟不同运输振动,分别选择高速公路卡车振动环境(A)、履带车固定货物的窄带振动环境(B)及组合轮式车振动环境(C),水平、纵向、垂直三方向振动,累计振动1 h.选取储存11和26 d的悬浮红细胞各20袋,将相同储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对照组.分别在振动前、后留取血样,检测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钾离子(K+),分析比较不同量级振动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储存时间悬浮红细胞经相同量级振动后的变化.结果 悬浮红细胞振动后FHb、LDH变化值随振动量级的增强而逐渐升高,C组较其他量级振动变化显著(P<0.05);在3个振动量级间,K+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量级振动后储存26 d的悬浮红细胞FHb、LDH变化值高于储存11 d的悬浮红细胞(P<0.05),但A组振动后FHb变化值及相同量级振动后K+变化值在不同储存时间红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轮式车振动导致的悬浮红细胞振动损伤较高速公路卡车振动、履带车固定货物的窄带振动显著,组合轮式车振动环境更适于模拟极端陆地运输振动对悬浮红细胞振动损伤的研究;储存时间较长的悬浮红细胞经运输振动后FHb、LDH变化显著,储存时间可能是影响悬浮红细胞振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相变材料运血箱在平原高寒地区的储血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评价在平原高寒地区野战条件下野战运血箱与相变材料运血箱的血液保存效果.方法 实验前留样检测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Na+、K+及进行无菌实验,采用低温血液冷藏箱作为对照,将悬浮红细胞分别置于低温血液冷藏箱、野战运血箱和1#、2#相变材料运血箱,在室外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公路运输2 h后,于0、12、24、36、48、60 h分别记录各储血设备温度的变化,并留样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在室外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野战运血箱内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42 h,相变材料运血箱内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58 h,两种运血箱储存悬浮红细胞后检测的溶血率,Na+、K+含量及无菌实验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在平原高寒地区,可采用相变材料运血箱保存悬浮红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医院产品伤害监测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藁城区产品伤害分布特点及流行特征,为产品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区、镇级3家监测医院,由护士或医生填写统一制定的《产品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伤害就诊患者的伤害及相关产品信息.结果 2016年藁城区伤害监测系统共报告产品伤害病例2 398例,占伤害病例的34.42%,平均年龄(40.44±19.42)岁,以男性居多,性别比(男:女)为1.46:1;主要涉及产品为“除汽车以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42.20%)和“汽车”(31.86%).伤害原因主要为交通伤(68.89%);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发生在公路/街道(73.39%)、家中(15.68%)和工业建筑场所(1.83%);伤害的部位为头部(27.40%)、下肢(20.93%)、上肢(20.85%)为主;以非故意伤害(99.21%)、轻度伤害(61.75%)和接受治疗后回家(52.88%)为主.结论 石家庄市藁城区产品伤害主要威胁男性劳动力人群.道路交通工具是伤害涉及的主要产品类型.应进一步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开展有关重点产品的伤害监测活动,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近5年公路运输电石事故分析及应急救援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电石,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遇水立即剧烈反应,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通过对近5年来公路运输电石事故及其救援经过的分析,指出当前公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电石事故大多由遭遇下雨天气导致;对该类事故现场特点和危害性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对公路电石事故应急救援对策进行了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6-2014年江苏省两地区医院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江苏省两地区医院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从而为制订城市和农村的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4年因伤害首次在江苏省两地区6家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4年江苏省6家监测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508 728例.城市点病例伤害发生年龄组构成比前三位分别为40~岁(11.9%)、20~岁(11.1%)和45~岁(10.1%);农村点病例年龄组构成比前三位分别为20~岁(11.7%)、40~岁(10.5%)和25~岁(9.8%).城市点病例职业构成以商业、服务业人员最高,占14.7%,农村点病例职业构成以生产运输设备人员及有关人员最高,占45.2%.城市点病例发生首要原因为跌倒/坠落伤(32.2%);农村点病例发生首要原因为道路交通伤(25.0%).城市点病例和农村点病例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是公路/街道,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结论 无论是城市点还是农村点,伤害发生的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伤和道路交通伤为主,因此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道路(路网)风险评估技术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的增大,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亦日益突出.道路安全水平的系统性提升对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客货运输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管理等多因素的动态、复杂系统,其中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道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道路安全完善所选用的技术方法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FA-SV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剔除交通数据样本有限、事件特征变量构建相对主观且包含的信息冗余等因素对交通事件检测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技术将交通流数据初始特征变量"降维"并提取包含全部原始数据信息的特征变量主因子;利用支持向量机完成事件检测,结合libsvm软件中的grid.py模块实现支持向量机子模型相关参数的设定;选用Fresim软件的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检测效果优势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运输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液是一类特殊的救援物资,在医疗应急保障和野战救护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质量是影响输血效果和输血安全的关键因素,这使得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抢险救灾、野战环境等路况较差条件下的血液储运,往往使更多且复杂的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集中暴露,如温度、湿度、海拔、储存时间、运输时间、振动等,目前特殊路况条件下运输的血液质量评价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聚焦于“振动”因素,重点从血液汽车(公路)运输、运输对血液质量的影响、影响的原因以及防损伤措施等方面,对血液运输,尤其特殊路况下血液质量的控制作了梳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隧道高气压潜水作业及其医学保障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车辆不断增加,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沿海发达地区的二线城市均已规划或开建地铁或公路隧道建设项目. 中国已进入地下交通隧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隧道建设的规模及技术难度在国际遥遥领先,国内已有大埋深、隧道水土压力超过1. 0 MPa隧道建设规划[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核电厂乏燃料棒公路运输过程中的辐射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本文通过对某核电厂乏燃料运输过程的辐射影响后果分析,给出了运输过程的辐射风险值,提出了乏燃料运输过程中辐射应急建议.方法 采用RG1.145提供的大气扩散模型估算潜在运输事故后果,事故期间放射性物质的释放考虑为地面释放,照射途径考虑烟云浸没外照射、吸入内照射和地面沉积外照射.结果 经分析估算,乏燃料棒公路运输发生跌落事故时,其辐射风险值最大为2.4×10-5.结论 根据事故情景和估算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应急措施,为乏燃料棒运输的托运人和承运人制定运输应急预案给予指导,提高乏燃料运输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