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年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监测2017—2018年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1 061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诺如病毒(NV)、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tV)、肠道腺病毒(EAdV)和札如病毒(SaV)5种致腹泻病毒的核酸,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集中度。结果:1 061例儿童腹泻患儿5种病毒检出的总阳性率为24.79%(263例);其中NV检出率最高(10.37%,110例),其次为RV(8.77%,93例);NV检出以GⅡ型为主,RV检出以A组为主;以NV与RV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共15例。混合感染共20例,1~<5岁儿童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较高。感染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易感。结论:杭州地区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复杂多样。NV和RV是引起本地区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寒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寒冷地区(简称寒地)2型糖尿病(T2DM)存在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本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深化多学科诊疗协作,分析和总结寒地T2DM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研究进展。共识内容涵盖寒地T2DM的疾病特点、危险因素和血糖管理现状、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并针对重要部分给出要点提示,旨在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寒地的T2DM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适用于从事糖尿病诊疗和慢病管理的内分泌科、全科及基层医院相关科室的临床医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二次研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2000至2022年基于中国人群PACG患病率的中、英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2名研究者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纳入、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产生的歧义与第3名研究者协商解决。计算 I2值评估异质性,使用相应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和荟萃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性别、年龄、调查时间、居住区域、诊断标准、气温带)、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结果:纳入23篇文献,其中8篇为高质量,15篇为中质量。过去近20年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PACG的总患病率为1.35%(95%置信区间:1.08%~1.61%);女性PACG患病率(1.40%)明显高于男性(0.96%, P<0.01);年龄与患病率呈正相关( P<0.01);城市(1.3%)与农村(1.2%)的患病率相似( P=0.61);诊断标准中必备视野或视神经损伤的文献合并得到的患病率(1.1%)低于非必备文献(1.7%, P<0.01);在年积温较低的中温带,PACG患病率更高(1.7%, P=0.02)。 结论:近20年中国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PACG患病率约为1.35%,不同性别、年龄、地区间存在差异,女性、高龄、寒冷地区人群的患病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丛慧芳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丛慧芳教授认为,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寒冷地区多发本病,在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的作用下易形成伏寒,待女性内在生理及外部条件变化之时伺机而发。临床中,丛教授常治以温肾散寒、祛瘀止痛,兼顾温心阳、通心脉、安心神,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内服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外治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保留灌肠,还于经期针刺地机、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内关等穴,可即时止痛,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建筑节能设计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室氡浓度和换气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分析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对居室氡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哈尔滨、佳木斯、沈阳、西宁、银川共5个城市的25户住宅,密闭门窗24 h测量氡浓度及其子体和换气率。采用RAD7测氡仪连续测量室内氡浓度,BWLM-PLUS工作水平氡子体测量仪连续测量氡子体,采用示踪气体稀释法测室内换气率。结果:25户住宅密闭门窗24 h,室内氡浓度均值为122 Bq/m 3,范围为33~255 Bq/m 3,室内氡浓度24 h均值有36%超过了150 Bq/m 3。室内氡子体平衡因子均值为0.47,范围为0.20~0.72,换气率的均值为0.19次/h,范围为0.05~0.39次/h。室内氡浓度随房屋建筑年代的变化呈现增高的趋势,而换气率随房屋建筑年代的变化呈现降低趋势。 结论:严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是近年我国居室氡浓度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节能居住建筑的室内氡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辽宁省东南部地区冬季獐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差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道菌群与动物营养代谢、机体健康、免疫等方面紧密相关,同时也可以间接反映物种的环境适应能力.2017年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足迹在东北地区重新出现,初步探究其种群扩散、恢复的原因,并进一步为有效扩大獐在我国的分布,于2021年冬季通过无损伤取样法在辽宁省东南部四个地区采集獐新鲜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DNA中细菌16Sr RNA的V3-V4高变区进行扩增,对獐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是獐肠道中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40%)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_Shigella,28.48%)仅在沙尖子(SJZ)地区的相对丰度较大,而在其它三个地区中丰度分别不到2%和0.1%.四个地区獐的肠道微生物在丰富度上没有差异(ACE和Chao1,P>0.05),而獐肠道菌群多样性比较中,沙尖子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存在显著差异(Shannon和Simpson,P<0.05).NMDS分析和ANOSIM分析结果显示,沙尖子地区獐肠道菌群与其它三地区在组内结构相似,但组间存在着一定差异(R>0,P<0).LDA直方图表明四个地区的獐肠道中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菌属有18种,Anaerobutyricum菌属在下露河地区獐的肠道中被显著富集,沙尖子地区中对组间差异影响最大的是近芽孢杆菌属(Peribacillus).通过对东北地区分布的獐肠道菌群的分析,初步了解獐在寒冷地区生存的肠道菌群的适应机制,揭示獐体内的潜在致病菌和通过消化粗纤维来获取能量的方式,为进一步探究东北地区獐肠道微生物生理生态适应提供基础资料.建议通过一定措施保护或恢复辽宁省东南部地区獐的食物来源,提升獐适宜生境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护该种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孢子丝菌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孢子丝菌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皮下深部真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所致.孢子丝菌复合体是由多个隐蔽种构成,其菌种之间在毒力、传播途径、药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有孢子丝菌病的报道,致病菌种主要以球形孢子丝菌为主,近年来也分离出申克孢子丝菌.孢子丝菌病在世界其他地区常见于热带或亚热带,而在我国多见于寒冷的东北地区.深入了解孢子丝菌的病原体分类、生态位、感染途径、药敏等,有助于我国孢子丝菌病的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损害控制手术治疗高原寒冷环境猪腹部枪击肠管贯通伤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损害控制手术(DCS)与传统手术对于高原寒冷环境下猪腹部枪击肠管贯通伤的救治效果.方法 本文前瞻性研究,将30头10~12周龄健康长白仔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分别为高原致伤组(HI)、高原致伤+传统手术组(HIT)、高原致伤+DCS组(HID).通过将仔猪放入模拟高原寒冷环境的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置舱内海拔6000 m,气压约4.7 kPa,温度(8±2)℃,模拟高原低压、低氧、寒冷环境]48 h,并使用警用制式QSZ92式手枪,9 mm手枪弹射击脐水平后方2 cm,右侧腹壁皱襞下缘交界处目标点制作高原寒冷环境猪腹部枪击肠管贯通伤模型.HI组受伤后予以伤口包扎后观察处理.HIT组伤后4 h予以断裂小肠或缺血坏死小肠切除后行肠管端端吻合的传统手术治疗.HID组伤后4 h行断裂小肠近端置入减压管,远端小肠封闭;连续多处穿孔小肠或缺血坏死小肠切除,近端置入减压管,远端小肠封闭的DCS治疗.分别观察并比较各组伤后不同时间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手术相关指标,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IL-6、TNF-α、ALT、AST、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结果 HIT组和HID组的小肠挫伤、小肠破裂、肠系膜损伤、结肠破裂、弹孔直径、腹腔积血无明显差异(P>0.05).HID组12 h开始呼吸(25.2±4.0)次/min、心率(129.9±9.8)次/min、体温(38.3±0.6)℃显著低于HI组[呼吸(38.7±4.7)次/min、心率(150.3±8.6)次/min、体温(40.2±1.0)℃]和HIT组[呼吸(32.0±4.0)次/min、心率(143.6±11.4)次/min,体温(38.8±0.6)℃];HID组48 h体温低于HIT组[(38.3±0.6)℃vs.(39.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体征更快达到平稳状态.HID组的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HIT组[(46.00±9.37)min vs.(146.00±14.68)min、(26.20±4.24)min vs.(46.10±3.84)min、(45.40±3.03)min vs.(95.70±3.30)min、(96.90±4.48)min vs.(198.20±4.80)min、(27.90±7.80)hvs.(47.99±5.41)h];术中失血量及输液量少于HIT组(P<0.05).HID组12 h开始WBC(18.4±4.8)×109/L、NEUT(3.3±1.1)×109/L、IL-6(110.4±8.7)pg/mL、TNF-α(288.5±16.4)×109/L低于HI组[WBC(56.6±9.3)×109/L、NEUT(24.0±4.4)×109/L、IL-6(158.8±16.0)pg/mL、TNF-α(425.4±35.3)pg/mL];HID组WBC和NEUT于12 h起低于HIT组;IL-6于24 h起低于HIT组;TNF-α于48 h起低于HIT组(P<0.05).HID组12 h开始ALT、AST低于HI组[(88.4±9.9)U/L vs.(138.1±14.4)U/L、(110.4±8.8)U/L vs.(210.1±11.6)U/L];HID组24 h开始ALT、AST低于HIT组[(66.6±14.0)U/L vs.(82.0±8.3)U/L、(96.4±8.9)U/L vs.(109.7±9.9)U/L],P<0.05.HID组术后发热、切口出血、切口皮肤淤斑、肠漏发生率低于HIT组(P<0.05).HI组、HIT组、HID组72 h存活率分别为60%、70%、100%.HID组生存曲线优于HI组(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伤后早期行DCS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加快麻醉苏醒,促进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及活动,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仔猪生命体征、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生存时间,提示DCS是早期治疗高原寒冷环境腹部枪击肠管贯通伤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云南巍山三鹤洞地点的石制品及年代与环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云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为史前人类演化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通过对云南巍山云岭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发现的三鹤洞地点进行试掘,在地层中发现丰富的动物骨骼,且数量从早到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AMS 14C测年结果表明,该地点文化层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MIS 3早期以针叶林为主,含有一定量铁杉,林下生长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等蕨类植物晚期植被仍然以针叶林为主,林下草本植物增多,气候温和湿润;对探沟内出土和地表采集的共15件石制品进行分析,表明该地点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与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砾石石器传统较为接近.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IS 3阶段气候温和湿润,三鹤洞古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动物性食物是三鹤洞地点古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MIS 2寒冷期人类活动中断,说明末次冰期气候波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有较大影响.三鹤洞地点的发现和综合研究对于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西南地区古人类的环境适应策略能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杂环境下不同品牌频谱治疗仪质量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分析复杂环境下不同型号频谱治疗仪质量检测结果,以提高其临床使用的可靠性,并为医疗机构选择适应不同环境的频谱治疗仪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款不同品牌的频谱治疗仪(品牌A、B、C、D),分别模拟寒冷、炎热、湿热和盐雾地区的环境,对频谱治疗仪展开低温储存、高温储存、湿热储存以及盐雾检测试验.依据国家标准《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盐雾试验》对检测试验后的频谱治疗仪外观功能和温度控制等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观功能检测中,品牌A、品牌B和品牌C在低温储存、高温储存、湿热存储和盐雾试验之后其外观功能正常,品牌D仅在盐雾试验后表面出现明显锈蚀.温度控制检测中,4款频谱治疗仪在低温储存、高温储存、湿热存储和盐雾试验后其温度不均匀度的误差均≤10%;品牌B和品牌D已知辐射器表面温度标称值,其误差为-10%~+10%,品牌A和品牌C未知标称值,故无法进行分析.结论:在复杂环境下对频谱治疗仪进行质量检测分析,可提高频谱治疗仪的临床使用可靠性,并可为不同环境地区医疗机构选择适用的品牌型号,从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