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加深对老年群体养老预期的理解.方法:利用CGSS 2018年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究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养儿防老观念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的异质性和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的养儿防老观念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β=-0.295,P<0.01),经替换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仍然成立.结论:使用互联网会弱化老年人的养儿防老观念,这种作用效果对中等教育程度、城市地区的老年人更为显著,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丰富老年人精神世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转变传统思维定势和增进亲属间沟通来对老年人的养儿防老观念产生影响.得到的启示是加快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养老产品和服务多样化供给,让老人无障碍享受互联网技术红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农村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合我国农村的养老现状,医养结合已成为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但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亟待解决农村养老观念落后、经济负担重、养老机构少、服务模式单一、人力资源稀缺等问题.本文从转变养老观念、完善医疗保险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养老模式、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医养结合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难题,"养儿防老"观念和居家养老模式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传统的以日常照料为主要功能的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医养结合被证实是解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医养结合服务是在整合理念指导下,以需求为导向,将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进行融合,表现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及功能重塑,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疾病预防保健、诊断治疗、长期照护、精神慰藉等一体化养老服务[1]. 本文基于医养结合服务供需现状,分析供需失衡的原因,为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东省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分析山东省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和农村572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老年人对养老意愿的选择差异明显(P<0.05),影响二者养老意愿选择的因素不同.城镇老年人对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较高,家庭养老则是农村老年人更倾向的养老方式.城镇老年人养老意愿的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有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否有商业医疗保险、是否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否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是否有商业养老保险、医药费能否承担、每月开销、对"养儿防老"观点的态度、每月收入、身体状况、现有子女数、男孩子数、对目前的养老方式是否满意,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是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养儿防老"观点的态度、每月收入、身体状况、现有子女数、男孩数、对目前的养老方式是否满意.结论 城镇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认可程度和接受度有所提高,应该加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建设.农村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应该加强养老模式的宣传,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纳入836名受访者.运用order logit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分失能程度估计研究样本异质性.结果 有55.74%的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亚健康,其中抑郁状况一般的为35.05%,抑郁状况差的为20.69%.基本特征、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特征、代际支持五方面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儿女数量对总样本抑郁状况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儿数量(OR=1.416,95% CI:1.055~1.901,P=0.020)和儿子数量(OR =2.012,95% CI:1.579 ~2.564,P=0.043)分别对中度和重度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产生负向影响,与孙辈同村(OR=0.732,95% CI:0.554 ~0.966,P=0.028)对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重度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产生正向影响(OR=0.527,95% CI:0.341~0.813,P=0.034).结论 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受多元因素共同影响.“养儿防老”与“多子多福”现象正在逐渐消失,“隔辈亲”现象依旧存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