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超声在麻醉、疼痛和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课程为例,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方法:梳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框架及流程,对多来源学习者数据进行收集及预处理。利用Python 3.9编程语言进行统计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聚类分析,并以可视化技术呈现,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从学习背景、兴趣偏好和行为效果3个维度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学习背景画像揭示了学习者基本信息、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兴趣偏好画像分析了学习目的与其他选课信息,根据内容关注程度、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出3类不同的学习者群体。行为效果画像通过构建4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课程考试成绩的分类预测,结果显示朴素贝叶斯算法效果最佳,准确率为0.80、F1分数为0.79,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 P=0.035),与其他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画像结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团队、学习效果预测提供了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理学线上翻转课堂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偏好,以期为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月至4月,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课程授课第一周和第五周分别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进行调查,通过配对秩和检验、配对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40名学生参加了2次调查。学生对线上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喜爱度评分均为4(3,4),同一学生的2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二次调查的满意度和喜爱度评分比第一次调查的评分均有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Z=-2.513, P=0.012; Z=-2.704, P=0.007)。2次调查中分别有56.4%(79/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15分钟短视频,43.6%(61/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45分钟长视频,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时长录播课程视频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41, P=0.200);55.7%(78/140)和60.0%(84/140)的学生偏好直播课程,44.3%(62/140)和40.0%(56/140)的学生偏好录播课程,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授课形式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00, P=0.480)。 结论: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的学习体验良好,对不同时长的录播课程视频、录播课程与直播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偏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设计应当兼顾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合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整合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81名学生(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实施疾病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式,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与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95名学生(对照组)对比,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实验组形成性评价成绩(88.66±5.92)分高于对照组(81.11±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灵活性、创新性以及提高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教师在教学灵活性、整合性,学生课堂参与度、活跃度以及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培养方面较对照组更满意( P<0.05)。 结论: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有助于学生建立疾病整体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内外医学院校安宁疗护教育课程开展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安宁疗护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条件、教学评价及效果这些课程实施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安宁疗护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00至2022年我国医学网络教学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医学网络教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2023年1月,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自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录的医学网络教学相关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数量、机构等进行统计,对关键词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中文文献19 907篇。发文机构地域分布均衡。累计频次排在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为:翻转课堂(3 188次)、混合式教学(2 103次)、微课(1 827次)、教学改革(1 742次)和MOOC(1 309次)。研究主题聚焦于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式实践和教学资源建设等。结论:我国医学网络教学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医学网络教学改革还需持续深入,加强理论探究,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设计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传统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模式多局限于实验操作,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因此寻求创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迫在眉睫。目前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存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学和考评模式单一、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将课程植入于模拟案件框架中,并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小组讨论学习方式,以期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通过对部分章节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改进发现,与接受传统教学比较,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完成规定实验操作用时平均缩短4 min,理论课考试案例分析题平均得分提升1.5分,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岗位胜任力均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方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为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胸部局部解剖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方式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考核结果显示,98.0%(96/98)的学生成绩合格;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5.7%(84/98)的学生认为该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3.9%(92/98)的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临床实习生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临床实习生对科室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调查,探求如何进一步推进临床实习工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自行设计量表,量表内容包括:教学工作重视程度、实习安排合理性、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出科考核情况、带教教师医德医风示范性、教师带教态度及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情况、教师指导医疗操作情况、教师病历修改情况等。对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某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或秩和检验方法,多组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230份,收回1 195份,有效回收率97.15%。该医院临床实习生总体满意度为(9.62±0.39)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医德医风示范性的评价最高[(9.75±0.78)分],对各科室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评价最低[(9.52±1.15)分],各项评价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30, P<0.001)。 结论:各教研室、各科室在医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实习并轨模式下,按要求完成各项带教任务,但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适宜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方法:课程按教学进度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案例讨论、在线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分别比较三个阶段学生测试成绩的变化,并对学生对各阶段教学方式的倾向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4名学生在三个阶段的测试成绩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数学生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重点知识的讲解,多数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和案例讨论的教学时间应均衡分配,更多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文献作为教学案例,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提高了自学和沟通能力。 结论: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推动传统教学与案例讨论有机融合、在线学习作为有力补充的新型模式,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医科建设视角下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医科建设视角下的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医学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组合的分析方式从宏观(文献数)、中观(作者和机构)、微观(主题)3个层面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医科建设视角下的医学教育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北京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居首位;核心合作团队较为稳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教育等热点均是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传统核心内容;出现线上教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课程思政等新兴研究主题。结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而新医科建设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时代使命。通过勾勒新医科建设战略背景下医学教育研究的科研新生态,为进一步开展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