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转课堂联合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见习作为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的桥梁,对医学生成长为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转课堂联合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走马观花"式的临床见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在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班学生的呼吸内科学见习中采用翻转课堂联合TBL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从而达到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应该给予准确的定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掌握肺功能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是呼吸专科医师的一项基本功,笔者查阅了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专著,包括近年来内科学、呼吸病学、肺功能以及支气管哮喘4个方面的专著,查阅书中是如何界定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结果发现肺功能测定项目的定义比较混乱。建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和哮喘学组组织有关专家认真地讨论一下,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定义予以纠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以结果为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呼吸内科学见习的锦州医科大学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名学生。试验组采用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个人能力提升评价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3.62±4.64)分]高于对照组学生[(80.53±4.52)分],试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考核成绩[(86.72±4.31)分]高于对照组学生[(81.45±4.50)分],试验组学生个人能力提升评价总成绩[(88.41±3.73)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5.78±2.7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大部分试验组学生对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方式表示满意,其中84.5%(49/58)的学生认为调动了主动学习兴趣,82.8%(48/58)的学生认为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结论: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方式可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组织淋巴细胞改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的病因,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内科学治疗手段,对于其发病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肥大扁桃体腺样体组织中过度的炎症反应和生发中心反应与淋巴细胞组成和功能的异常相关,论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人工智能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备受关注,在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教学内容是目前实现医学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教师角色主动转换对医学生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在教学实施不同阶段教师角色依据不同教学方法主动转换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选择中山大学2013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86名学生和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将同一专业同一批次学生随机分为教师角色主动转换组(实验组)和教师角色主导组(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和基于授课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施不同阶段依据不同教学方法主动转换角色;对照组实施单纯以教师为主导的LBL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分别比较两个专业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在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本知识考核中,两个专业的实验组学生成绩和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是在拓宽知识的考核中,预防医学专业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Z=3.33,P<0.01),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Z=3.24,P<0.01);在偏重理解与应用能力的出科考核中,预防医学专业的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Z=2.11,P<0.05),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Z=2.22,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比较同一专业的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多个项目的评分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教师角色依不同教学方法主动转换在两个不同专业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具有优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见习质量和见习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塞病临证验案二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综合征,口、眼、生殖器三联症.因1937年土耳其皮肤病医师Hulusi Bechcet首先报道而得名,是一种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系统损害 性疾病.内科学将其归于风湿性疾病.口腔溃疡为白塞病最基本的病损,发生率接近100%;关节以及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虽发生机率较小,但后果严重,常可危及生命.中医学对于本病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多数医家将其归于中医学之"狐惑"病,名为狐疑惑乱之意,形容该病出没无常,病证繁多,变化莫测,不可捉摸,是以取类比象定名.笔者临证治疗白塞病验案二则,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呼吸病学中文期刊学术影响力及数字化建设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呼吸病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及数字化建设现状.方法 以2012-2016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为依据,以99种内科学期刊数据均值为参照,对5种中文呼吸病学期刊5年间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并对期刊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学术质量高,学术影响力大,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数字化程度高,可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影响因子等学术水平指标较好,但来源文献量低于平均水平,应凭借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范围.《临床肺科杂志》来源文献量大,影响因子等学术指标稍低,影响范围较广,应进一步加快在线投审稿系统建设.《国际呼吸杂志》出刊频率高,影响因子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期刊论文的显示度.《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办刊时间较短,发展速度快,影响因子等学术指标较好,自引率稍高,应引起重视.结论 中文呼吸病学期刊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增长,在近百种内科学期刊中居中等偏上水平.5种期刊各具特色,数字化发展状况不均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眼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机械通气并发顽固性呃逆2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本院收住的46例机械通气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眼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入组标准:患者入住ICU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或者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并出现呃逆,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呃逆的诊断标准[1];患者进行氯丙嗪针或胃复安针肌注治疗后,呃逆无缓解,为顽固性呃逆;患者年龄范围在18~90岁;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肺结核中医证候的研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通过检测人体内分泌的γ-干扰素,探讨其与肺结核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肺结核的诊断和证侯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指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本院住院确诊肺结核的病人115 例,其中男92 例,女23 例,年龄17~63 岁.30 例否认结核暴露接触史的单纯呼吸系统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肺结核诊断参考《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2009 版).肺结核的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医内科学》(2003 版).115 例肺结核患者中肺阴亏损证者35 例,其中男28 例,女7 例,年龄17~52 岁,平均35.46±10.16 岁;虚火灼肺证者32 例,其中男26 例,女6 例,年龄19~63 岁,平均33±10.96 岁;气阴耗伤证者28 例,其中男23 例,女5 例,年龄19~61 岁,平均38.10±14.25 岁;阴阳虚损证者20 例,其中男15 例,女5 例,年龄22~55 岁,平均39.47±11.19 岁.四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