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C-IAT和AMP的护士内隐死亡态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探讨护士内隐死亡态度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及其与外显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对170名护士进行测量.结果:在SC-IAT和AMP两种方法测量下,护士均存在消极内隐死亡态度.SC-IAT测量下护士的内隐和外显死亡态度相关不显著,AMP测量下护士的内隐和外显死亡态度相关显著(r=0.38,P<0.01).结论:护士存在消极内隐死亡态度且具有稳定性.护士内隐和外显死亡态度的相关性可能与测量范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上海市黄浦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认知和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是14岁以内儿童主要的伤害死因[1].车载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CRS),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2].儿童安全座椅的正确使用能使婴儿道路交通死亡率降低70%,低龄儿童死亡率降低54% ~ 80%[3].目前世界上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法律法规,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使用率超过90%[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死亡凸显下时间观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死亡凸显背景下,不同时间观诱发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为高校开展死亡教育,缓解疫情下的死亡恐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对某高校本科在读学生进行死亡凸显、时间观诱发(循环组、线性组、对照组),并通过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单类内隐联系测验测量外显和内隐死亡态度.结果:虽然在外显死亡恐惧维度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内隐死亡恐惧维度,三组被试差异达到边缘显著(F = 2.51,P = 0.078);线性时间观比循环时间观使个体更无法平静接受死亡(t = 2.892,P<0.01);持有循环时间观的参与者比持有线性时间观的参与者更倾向于相信死后的完美世界而接受死亡(t = 3.51,P<0.01).结论:持有循环时间观的个体更倾向于逃避死亡,从而减轻外显死亡恐惧,但在内隐死亡恐惧的缓解上效果不明显;线性时间观使个体更难以平静接受死亡这一事实,而这种直视死亡的氛围或许成为驱使个体积极应对死亡并降低内隐死亡恐惧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