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康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MerTK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康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Mer受体酪氨酸激酶(Mer tyrosine kinase,MerTK)表达的影响,探讨冠心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给予冠心康灌胃,2次/d,连续给药5d后制备冠心康含药血清.体外常规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加10%浓度的正常血清)、模型组[加10%浓度的正常血清+2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冠心康组(加10%浓度的冠心康含药血清+ 20 mg/L ox-LDL).干预12 h后采用RT-q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MerTK mRNA表达;干预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MerT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erTK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MerT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冠心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上调巨噬细胞MerTK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心康对LDLR-/-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冠心康对LDLR-/-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及脾脏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表达的干预作用,从而探讨冠心康对脾脏胞葬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LDLR-/-小鼠和C57BL/6J小鼠.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全程给予普通饮食;LDL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冠心康组按14.43 g·kg-1 ·d-1给药,辛伐他汀组按2.6 mg·kg-1·d-1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9%NaCI溶液,均灌胃干预12周.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凋亡胸腺细胞,2h后摘除小鼠脾脏,收集脾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的胞葬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脾脏Thbs1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胸主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内膜增厚,存在较多的泡沫细胞,胆固醇酯及胆固醇结晶明显增多;辛伐他汀组胸主动脉斑块和结晶较模型组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胞葬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辛伐他汀组巨噬细胞胞葬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Thbs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小鼠脾脏的Thb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冠心康组与辛伐他汀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LR-/-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功能受损;冠心康可调节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能力,可能与其调节Thbs1的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心康及其拆方对LDLR-/-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AM受体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观察冠心康及其不同功效拆方对LDLR-/-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AM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冠心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LDLR-/-小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冠心康组(GXK)、益气祛痰组(YQQT)、益气活血组(YQHX)、祛痰活血组(QTHX),6只/组,6只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ontrol组、Model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它组别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12周后取材,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AM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组间TYR0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Axl、MerT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Model组相比,GXK组、YQQT组、YQHX组Axl、MerT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QTHX组Ax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MerT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GXK组相比较,各拆方组Axl、MerT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QTHX组相比较,YQQT组、YQHX组MerT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但两者之间无差异;各拆方组Axl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康全方及其不同功效拆方均可上调腹腔巨噬细胞Axl、MerTK的表达水平,其中冠心康全方的作用效果最好,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冠心康组(10只).利用高脂肪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再采取可逆性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给予药剂干预.生物化学分析法检测干预后血脂水平,黏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血液黏度,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丙二醛(MDA)水平,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Masson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TNF-α、MDA、ICAM-1、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Bax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10、Bcl-2蛋白水平降低,心肌结构紊乱、损伤程度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冠心康组大鼠TG、TC、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TNF-α、MDA、ICAM-1、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Bax蛋白水平降低,HDLC、IL-10、Bcl-2蛋白水平升高,且大鼠心肌结构较整齐、损伤程度较低.结论 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炎症反应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心康对microRNA-126和VEC的调控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冠心康对小鼠主动脉及血管内皮细胞miRNA-126及其下游相关信号GRS16、CXCL12、CXCR4、VCAM-1表达的调控,探索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中,将小鼠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中药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不同组别VEC分别经不同含药血清干预后,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VEC中pri-miR-126、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体内实验采用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横截面病理损伤程度,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主动脉pri-miR-126、RGS16、CXCL12、CXCR4、VCAM-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的VEC凋亡率和增殖率明显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VEC增殖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VEC中miR-126、RGS16、CXCL12、CXCR4和VCAM-1 mRNA表达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VEC中RGS16、CXCL12、CXCR4和VCAM-1蛋白表达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HE染色结果,对照组小鼠主动脉血管管径厚薄均匀,内膜光滑平整,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模型组小鼠血管管径厚薄不均匀,斑块形成明显,血管管壁厚度、AS斑块截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各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主动脉各层结构正常,炎性细胞浸润较轻,病变轻,AS斑块较小,病变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主动脉miR-126、RGS16、CXCL12、CXCR4和VCAM-1 mRNA表达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主动脉RGS16、CXCL12、CXCR4和VCAM-1蛋白表达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康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NA-126及其下游相关信号GRS16、CXCL12、CXCR4、VCAM-1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DAD法同时测定冠心康胶囊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冠心康胶囊中芍药苷、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和27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冠心康胶囊中芍药苷在23.50 ~2 350.39 ng(r =0.999 9)、隐丹参酮在4.07 ~407.20 ng(r=1.000 0)、丹参酮Ⅰ在5.54 ~554.20 ng(r=1.000 0)、丹参酮ⅡA在4.07~407.47 ng(r=0.999 9)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RSD为0.5%)、97.1%(RSD为2.4%)、98.8%(RSD为1.7%)、96.6%(RSD为0.5%).结论 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用于冠心康胶囊质量的全面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心康含药血清通过活化ERK5对ox-LDL负载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冠心康通过活化ERK5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ERK5抑制剂(ERK5-IN-1和XMD8-92)干预RAW264.7细胞,探讨ERK5失活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用ox-LDL干预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功能受损的细胞模型,然后在存在或不存在XMD8-92干预的情况下,用冠心康含药血清处理该细胞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胞葬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ERK5和C1 q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ERK5抑制剂XMD8-92和ERK5-IN-1均可抑制RAW264.7细胞的胞葬作用,抑制ERK5的活化和C1 q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冠心康含药血清可增强ox-LDL导致的受损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这一作用与冠心康活化ERK5和上调C1 q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ERK5激酶的失活可通过下调C1 qA的表达损伤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冠心康可通过活化ERK5上调C1 qA的表达,促进ox-LDL负载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冠心康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冠心康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康方加减治疗,1剂/次,2次/d.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水平、中医证候评分、脉搏波传导速度(P WV)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6.71±1.04)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63±1.94)mmol/L、HbA1c(7.13±0.97)%、TG(2.50±0.40)mmol/L,TC(3.94±0.55)mmol/L均低于对照组[(6.89±1.13)mmol/L、(10.93±2.03)mmol/L、(7.22±1.25)%、(2.53±0.36)mmol/L、(4.01±0.53)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1.23±0.22)mmol/L与对照组(1.19±0.21)mmol/L比较上升,而观察组LDL-C(2.61±0.34)mmol/L比对照组(2.67±0.37)mmol/L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1.76±0.27)分及BS-PWV(5.90±0.64)m/s、ES-PWV(7.59±0.94)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0.31)分、(6.41±0.77)m/s、(8.43±1.31)m/s](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9%和5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康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中医证候以及动脉硬化,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冠心康及其拆方对LDLR-/-动脉粥样硬化小鼠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及其拆方对LDLR-/-动脉粥样硬化小鼠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冠心康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机制,并通过拆方研究,丰富冠心康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理论.方法:生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血脂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主动脉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冠心康对TG、TC具有显著的下调作用,对HDL-C的上调作用显著(P<0.05);冠心康全方可显著下调小鼠主动脉的ATF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Bc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并能抑制PERK、eIF2α蛋白磷酸化(P<0.05).而各拆方组总体效果不如冠心康明显,但对血脂的不同指标、主动脉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及主动脉的组织形态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结论:冠心康可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eIF2 α-ATF4信号通路,增加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具有益气化痰作用的拆方一组对抑制PERK-eIF2 α-ATF4信号通路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PERK-eIF2α通路探讨冠心康对LDLR-/-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LD LR-/-高脂血症小鼠肝脏PERK-eIF2α信号通路以及ATP结合盒转运子亚家族成员1(ABCA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的影响,探讨冠心康对高脂血症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30只LDLR-/-小鼠12周,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小鼠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组和辛伐他汀组,以10只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冠心康组以冠心康煎剂灌胃,辛伐他汀组以辛伐他汀水溶液进行灌胃.各组干预12周取材进行指标检测.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肝脏PERK、eIF2α、SREBP-2、ABCA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PERK、eIF2α磷酸化水平和SREBP-2、ABCA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和辛伐他汀组的血清TG、TC下降(P<0.05),HDL-C升高(P<0.05),冠心康组和辛伐他汀组对蛋白PERK磷酸化以及SREBP-2水平有下调作用,对ABCA1有上调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康通过影响SREBP-2和ABCA1的表达,可显著调节LDLR-/-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从而维持肝脏胆固醇稳态的平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ERK-eIF2α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