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携式呼出气冷凝液采集装置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为满足人呼吸道(尤其下呼吸道)感染快速筛查的需要,研制一种基于自然呼吸方式的便携式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采集装置.方法:该装置由制冷单元、散热单元和冷凝单元组成.制冷单元采用TES1-7102型Peltier效应制冷半导体作为制冷元件;散热单元由高导热铝质散热片和高速无刷散热风扇组成;冷凝单元由导冷板和冷凝器组成,其中,导冷板为合金铝薄片,冷凝器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材质为疏水性聚乳酸,具有主、次2级导流槽以及超薄冷凝表面.为验证该装置的性能,进行制冷、导热和冷凝性能分析及人EBC采集和内容物分析.结果:制冷、导热和冷凝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开启制冷后,该装置的冷凝器表面温度与人呼出气的温差可达到冷凝所需温差,且冷凝表面未形成明显热阻,人呼出气在冷凝表面发生气-液相变后可快速形成较大液滴便于采集.人EBC采集及内容物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各个年龄段人群EBC的居家自采集,且采集的EBC样本中白细胞介素、C反应蛋白等炎症相关指标的浓度及pH值与受试者呼吸道感染相关.结论:该装置操作简单,可避免吹气式采集的不适感和唾液污染的风险,在呼吸道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快速诊疗和动态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网织红细胞通道光学法红细胞参数在冷凝集素干扰识别及纠正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RET)通道中Delta-RBC参数对冷凝集素(CA)干扰的识别作用,并探讨RET通道光学法红细胞参数在纠正CA干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经镜检确认存在红细胞冷凝集的标本68份,无冷凝集对照组标本45份,室温下使用全血细胞计数(CBC)+RET通道检测冷凝集组及对照组所有标本,记录并计算阻抗法检测参数:红细胞(RBC-I)、血红蛋白(HGB)、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CT-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I)、红细胞平均体积(MCV-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I)及光学法检测参数:RBC-O、HCT-O、MCH-O、R-MFV、MCHC-O、Delta-RBC。对冷凝集组标本进行37 ℃ 2 h温育,温育后使用CBC通道检测,记录阻抗法参数:RBC-I 37 ℃ 2 h、HGB 37 ℃ 2 h、HCT-I 37 ℃ 2 h、MCH-I 37 ℃ 2 h、MCV-I 37 ℃ 2 h、MCHC-I 37 ℃ 2 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elta-RBC对CA干扰的识别效能,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冷凝集组室温下光学法RBC参数检测结果与温育后阻抗法检测结果间一致性情况,使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冷凝集组标本温育前后血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若使用Delta-RBC作为诊断指标对CA干扰进行识别,最佳截断值为1.065,曲线下面积为0.998。冷凝集组标本RBC-O、HCT-O、R-MFV、MCH-O、MCHC-O与RBC-I 37 ℃ 2 h、HCT-I 37 ℃ 2 h、MCV-I 37 ℃ 2 h、MCH-I 37 ℃ 2 h、MCHC-I 37 ℃ 2 h结果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81、0.729、0.870、0.649;结果差异百分比在一致性界限内的比例分比为95.6%、92.6%、95.6%、94.1%、95.6%。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RET通道光学法检出的RBC参数Delta-RBC可作为判断指标有效辅助临床判断是否存在CA干扰。使用RET通道的光学法RBC参数进行结果报告可以在无须标本预处理的情况下纠正CA干扰,得到更为正确的全血细胞计数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收集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呼吸机管路的集水瓶沉积的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细菌等微生物,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因集水瓶内冷凝水倾倒不及时而导致冷凝水积聚在管道内,甚至流入患者下呼吸道,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多种型号呼吸机均无报警、提示功能。因此,本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声光提示功能的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收集器,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呼吸机管道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管道湿化模式对(VAP)的影响及含加热导丝的呼吸机管道对降低VAP的作用。方法:将199例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8 d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与对照组9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型无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实验组患者使用密闭式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分别于上机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VAP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及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结果:两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两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每日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密闭式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的湿化效果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可降低VAP的发生率,更好地保证机械通气的湿化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套餐执行——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验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套餐》在天津地区的有效性。方法:依据《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套餐》编制自检问卷,并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市各地区的40家医院综合ICU进行调查。结果:天津市综合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套餐》自检表评平均分为28.92分(满分30分),其中床头抬高、镇静唤醒、及时拔管、严格手卫生、维持有效气囊压、及时倾倒冷凝水、及时清除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套餐执行总分与天津市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具有相关性( r值为0.101, P<0.01);ICU单元布局、护士层级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套餐执行是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影响因素。 结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套餐》在天津地区ICU得到较好的落实,实施这一套餐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具有报警结构的呼吸机冷凝水免倾倒自处理装置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医用防外流雾化器的设计与制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用雾化器可以将药液雾化,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平卧使用雾化器时,雾化杯中的药液容易不经雾化直接由吸嘴进入人体,无法起到雾化效果;其他的防外流雾化器由长导管连接,会导致雾化药液冷凝。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可防止药液外流的雾化器,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先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5 d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进行广泛视网膜光凝。对照组,30例,行睫状前动脉结扎联合睫状体冷凝术。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眼压、视力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术后1周、1个月及2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t=4.795, 5.176, 5.101;均 P<0.01)。治疗组术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更加明显。 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呼出气冷凝液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2例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选择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伤后12 h EBC,同时收集健康对照者样本,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BC中27种细胞因子水平,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IL-17)6种炎症细胞因子;收集患者伤后12 h血浆,同时收集健康对照者血浆,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上述6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与EBC中含量的差异;于患者伤后12 h及3、7、14、21 d收集血浆和EB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水平。结果:最终32例患者纳入分析,烧伤总面积(40±16)%总体表面积(TBSA);入院时间为伤后(4.2±2.3)h。① EBC中27种细胞因子: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IL-6、IL-5、IL-2、IL-1β、IL-8、IL-10、IL-15、IL-9、γ-干扰素(IFN-γ)、IL-1受体拮抗剂(IL-1ra)、TNF-α、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8种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其中Eotaxin在健康对照者EBC中未检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趋化因子配体5(CCL5/RANTES)、IL-13、IL-4、MIP-1α 5种细胞因子在重度吸入性损伤及健康对照者EBC中均未检出;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EB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IL-12 p70较健康对照者轻度下降,IL-7和IL-17轻度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血浆中6种炎症细胞因子: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IL-6和IL-8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IL-6(ng/L):18.51(10.87,26.21)比0.22(0.10,0.36),IL-8(ng/L):10.75(8.58,18.79)比1.06(0.81,2.14),均 P<0.01〕;TNF-α、IL-1β、IL-10在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血浆中轻度升高,IL-17轻度下降,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同期采集的EBC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TNF-α、IL-1β、IL-6、IL-8、IL-10这5种炎症细胞因子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TNF-α(ng/L):16.42(12.57,19.21)比7.34(6.11,8.69),IL-1β(ng/L):15.57(10.53,20.25)比0.99(0.67,1.41),IL-6(ng/L):13.36(9.76,16.54)比0.70(0.42,0.85),IL-8(ng/L):1 059.29(906.91,1 462.37)比10.36(8.40,12.37),IL-10(ng/L):2.69(1.54,3.33)比1.54(1.18,2.06),均 P<0.05〕。③血浆和EBC中TNF-α动态变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EBC中TNF-α水平整体低于血浆。血浆TNF-α水平随伤后时间延长逐渐升高,3 d时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ng/L:30.38(24.32,39.19)比22.94(17.15,30.74), P<0.05〕,14 d达到高峰,随后回落;而EBC中TNF-α水平于伤后12 h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ng/L:15.34(11.75,18.14)比6.99(6.53,7.84), P<0.01〕,3 d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回落。 结论: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EBC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其中包括TNF-α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变化较血浆中的变化更敏感,可以应用于吸入性损伤的病情监测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呼吸机管路接头避污及防空气污染装置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呼吸机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辅助机械通气设备,在治疗低氧血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院内感染的肺实质性炎症,可以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呼吸机管路接头管理不规范以及呼吸机管路内喷溅而出的含菌冷凝水形成的气溶胶污染空气进而导致交叉感染,则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现有呼吸机管路接头帽可起到避污的效果,但临床应用依从性不高。基于以上因素,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等单位师生和医护人员共同设计了一种呼吸机管路接头避污及防空气污染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361981.X)。该装置由模肺、罩体、悬挂部和束口部等组成,使用方法简单,可适用于有创呼吸机以及无创呼吸机管路接头的避污,从而减少患者VAP的发生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