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悦教授基于"剂证对应"理论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剩余风险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前中医医生诊治疾病基本遵从"方证对应"原则,但临证时"剂证对应"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邓悦教授基于"痰瘀伏邪"理论思想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剩余风险经验分享,从更深的维度分析疾病病因病机,强调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残余风险时,应以改善远期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在长期的中药干预过程中,注意用药剂型的调整,有助于治疗该病证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经济负担.基于此思考,提出针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剩余风险的汤-丸剂序贯治疗中医药方案,旨在为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事件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紧密型医共体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分析紧密型医共体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基于分享经济理论,从一体化建设、资源统筹、信任依从三个方面构建紧密型医共体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分析框架,结合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设经验,分析紧密型医共体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紧密型医共体能够通过整合区域内部医疗资源,协调成员单位的利益关系,提升成员单位的信任依从,进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结论:紧密型医共体应通过建立更加集约的医疗资源统筹管理模式、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更加稳固的信息化支持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在北京召开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12月8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围绕"完善我国医院分级诊疗制度,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振忠报告了2017年学会开展的主要工作,提出了2018年的工作思路;饶克勤会长作了"健康中国战略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主题报告;李玲、葛延峰、吴明三位副会长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分级诊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分级诊疗的基本理论、历史回顾、国际经验以及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保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雷海潮主任、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许速教授分别分享了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膳食营养教育与运动综合方法对大学生肥胖干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学生肥胖与各种慢性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压力[1-3].肥胖干预研究涉及面广,其中心理学理论占重要地位,包括社会认知、健康信念、计划行为等[4-5].与其他理论比较,社会认知理论着重突出周围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依靠他人的引导、启发、鼓励等改善自己日常的健康行为.同伴教育是该理论实施的首要途径,主要指在一定范围的人群中,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健康理念,运用朋辈力量传递健康知识,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模态理论下的植物保护英语特征与话语分析——评《植物保护专业英语》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外沟通交流愈加频繁.植物保护作为生命科学优势专业,加强海外先进知识理论学习和促进我国重要研究成果分享都极为关键.因此,植物保护专业英语对于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英文表述能力、英文文献阅读水平和对外沟通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多模态理论是一种基于视听说综合感触满足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呈现,并以此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在多模态理论背景下探究植物保护英语特征与话语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植物保护专业英语内涵,促进英语学习效率的快速提高.《植物保护专业英语》由朱家颖主编,2012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一部全面阐述植物保护专业英语相关概念、翻译特点及写作格式的科普类英语教材,其内容对学习与分析植物保护英语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分享经济理论的社会办医参与紧密型医共体协同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社会办医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仍处于较为模糊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分析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协同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为例,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下的社会办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分享经济理论探究社会办医参与紧密型医共体的作用.结果:社会办医院从医院数量、人力资源、床位配置等方面都出现了萎缩情况,社会办医院的投资者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降低投资消耗的现象.结论:基于分享经济理论,将社会办医参与紧密型医共体进行统筹有助于解决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院间的目标异质性、缓解社会办医院发展资源薄弱、减少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简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将审议通过正在编制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该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由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只有通过变革式的转型,才能实现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框架以变革理论为基础,拟制定雄心勃勃又务实平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目标的制定将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等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约》机制和框架磋商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仅极少数人完整地了解框架的内容和谈判进程.经过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以下简称"OEWG")4次会议的磋商,框架结构和要素已基本确定,其中最受关注的是22个2030年行动目标,包括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行动目标1-8)、通过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来满足人的需求(行动目标9-13)和执行工作和主流化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行动目标14-22)3个部分.本文介绍了OEWG第四次会议磋商的框架草案中行动目标的谈判进展,对框架中30×30目标、资源调动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从事生物多样性教育和保护的广大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提供视角和方法上的参考,从而更好地把握参与科技、贸易、投资、制造等领域国际竞争的环境政治动态与方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