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另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新液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牙周指标(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度、菌斑及龈沟出血指数)、病原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价]和咀嚼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度、菌斑及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3.16±0.35)mm、(3.01±0.23)mm、(0.85±0.21)分、(0.72±0.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0.37)mm、(3.85±0.26)mm、(1.37±0.28)分、(1.08±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IL-1β、TNF-α、IL-6、CRP、HCgp-39水平分别为(4.95±0.95)pg/mL、(3.74±0.51)ng/L、(5.37±0.61)ng/L、(6.42±1.76)mg/L、(15.53±2.4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4±1.38)pg/mL、(4.48±0.69)ng/L、(6.45±0.94)ng/L、(8.83±1.91)mg/L、(19.79±2.8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伴放线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OHIP-14评分为(9.41±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4±2.69)分,咀嚼效率为(77.26±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9±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2%,略低于对照组的5.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活化消毒联合康复新液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疗效确切,可控制牙周炎症、病原菌发展,改善牙周状况,提高咀嚼能力,减少牙周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心悸存在发病率高、复发率高,且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心悸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进行综述,发现治疗以口服中药为主,辅以针刺、艾灸、刮痧、推拿、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但内服中药研究多停留在动物和细胞研究水平,中医外治临床应用少,且缺乏机制研究及统一治疗规范.因此,未来要促进中医药治疗体外研究向体内研究转化,加大对中医外治法的重视,制定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案,努力为进一步推进心悸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慧通砭术适应病证及治疗作用阐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慧通砭术以《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为指导,采用泗水砭石,以轻盈手法施以擦法、刮法治疗疾病.砭石疗法的作用特点以攻伐疏泻为主,认为砭石具有祛风、清热、行气、活血四项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病证、阳热实证,也可治疗某些疾病的气滞证、血瘀证.砭石的补益作用不强,对于虚实夹杂患者应当砭石与艾灸、中药联合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铜砭刮痧疗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气滞血瘀型项痹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变化逐渐从非脑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过渡,办公室人群规模扩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40岁以上发病率为80%,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伴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重症肺炎属临床常见危重症,是肺组织炎症发展至一定阶段,加重恶化而成,各型肺炎均可发展为重症肺炎,病死率高达30%~50%[1].多见于高龄、体质弱者.胃肠道是重症肺炎脓毒血症发展过程中早期受累的器官之一[2];重症肺炎导致胃肠道缺血缺氧,引起胃肠功能障碍[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三维五法"浅论顽固性面瘫针灸证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顽固性面瘫是指面神经炎经过两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内面部肌肉症状仍恢复效果不佳者,以气血亏虚为本,随病程挟瘀血、痰浊等成本虚标实之象.三维五法是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优势病种临床推广项目之一,即点、线与面(腧穴、经络和经筋)三维结合,刮痧、拔罐、针法、灸法和中药五法并用.本研究基于此,提出"点、线、面"三维、"头、腹、胫"三维和"听、动、化"三维,"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扎跳法、滞针提拉法、调气畅血法与腹脑同轴法"五法,在现代医学对顽固性面瘫辨病的基础上,通过病证结合、态靶结合,将多种中医特色临床有效治法有机融合起来,对持续性面肌无力、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和病后情绪障碍等进行多途径、多环节与多靶点的诊疗,发挥中医药靶向治病、调态辨证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刮痧疗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中风后失眠患者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刮痧疗法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22 年 2 月—2023 年 8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痧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4 周后,两组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4 周后,两组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失眠患者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刮痧疗法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口腔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色素性扁平苔藓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儿男,10岁,因口唇红斑,全身多发斑丘疹3个月余于2020年8月就诊。患儿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口唇出现暗红斑,无明显痒痛等不适症状,未予重视;后躯干出现紫灰色斑疹、斑丘疹,左手中指指甲变薄,出现纵裂,自行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未见好转遂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既往体健,按序接种疫苗,否认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双亲否认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口唇黏膜可见紫红色斑片,唇缘少量白色鳞屑(图1A);舌背部可见乳头瘤样增生,部分融合,上覆乳白色膜样物质,双侧颊黏膜未见白色网纹结构,口腔内未见龋齿及银汞充填物,全口牙龈未见肿胀和充血(图1B);躯干散在紫灰色丘疹、斑丘疹,表面可见少许鳞屑,不易刮除(图1C);左手中指甲板变薄,可见甲纵嵴,其余指(趾)甲未见异常(图1D)。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戊型)抗原抗体检测均未见异常;抗核抗体阳性(1∶100),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甲真菌镜检阴性。皮肤镜示唇部紫红色背景下清晰的白色网状条纹及多发放射状血管及线状血管(图1E);舌背部暗紫红色背景,多发乳头瘤样增生,上覆乳白色伪膜状物质弥漫分布,部分融合呈玫瑰花状,边缘可见白色网状结构(图1F);躯干皮损为灰紫色背景下多发蓝灰色点,部分区域可见线状血管(图1G);左手中指甲板变薄,甲纵嵴(图1H)。背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基底细胞局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色素失禁明显(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发性沙漏样桡神经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男,49岁,农民,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肘部急性疼痛,VAS疼痛评分8分,疼痛持续3 d后缓解,继而出现左手第1~5指背伸不能,发病10 d后发现左前臂背侧肌肉明显萎缩,发病2周后肌电图示:左上肢桡神经支配肌运动单位减少,并见有失神经电位,提示左桡神经损伤。入院检查:左第1~5指背伸肌力、拇指外展肌力M 0;伸腕、旋后肌力M 4,伸腕时伴有明显桡偏畸形。肌电图示:左拇长伸肌、左指总伸肌存在自发电活动,募集反应消失,左桡神经-拇长伸肌、左指总伸肌CMAP不能引出,提示桡神经深支(PIN)完全性损伤。超声发现:PIN于Frohse腱弓近端5 cm内见4处缩窄。患者于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入院,入院常规胸部CT平扫发现:椎体缘呈"竹节样"改变(图1),患者既往强直性脊柱炎病史6年,未系统诊治。2年前对侧有类似病史,当时在初次接触装修"刮大白"工作3 d后出现上述相同症状,发病5个月后神经超声提示:右桡神经局部增粗、水肿;肌电图提示:右桡神经支配肌波幅较对侧减低大于50%。手术探查于Frohse腱弓近端PIN上发现一明显缩窄,缩窄程度>80%伴有明显神经扭转(图2),缩窄切除+神经缝合术,术后1年复查完全恢复。基于患者既往类似病史、手术治疗史,结合本次入院临床检查、神经超声、肌电图均定位PIN损伤,临床诊断为"多发性桡神经炎"。术中于Frohse腱弓近端5 cm内的PIN上发现4处明显缩窄,形成"腊肠"样外观,松解神经外膜后见缩窄间距1 cm,缩窄程度均≥75%,部分缩窄存在扭转现象(图2,3)。术中肌电检测:刺激桡神经,指总伸肌、拇长伸肌CMAP不能引出;于神经病变远端刺激,近端记录,NAP不能引出,切除病变神经,测量神经缺损长5 cm,取同侧腓肠神经6 cm移植修复。病变神经病理报告:神经纤维组织增生、水肿变性、瘤样增生。术后8个月随访时,伸指、伸腕、旋后肌力M 4,伸拇、拇指外展肌力M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青年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股骨头坏死(ONFH)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异常,进而出现股骨头变形及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的骨科常见且难治的疾病之一。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并依照分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积极预防ONFH进一步加重,从而延迟或避免中青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早期ONFH,目前有多种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式,各种治疗方式都以延缓病情进展、预防股骨头塌陷及阻止轻度塌陷为目的。近年来,随着骨重建生物材料的出现和发展,ONFH病灶刮除后的人工骨重建术在早期ONFH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笔者从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对中青年早期ONFH保髋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ONFH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