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气-血-神"理论探析按压合谷穴论治献血不良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献血不良反应是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出现的头晕、心悸、恶心,甚至晕厥等症状,或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疼痛、过敏等局部表现.中医学按其症状将其归属于"厥证""血证""虚劳"等范畴.合谷穴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穴位之一,可和血以养神、益气以守神、神全以安气血,继而论治献血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致嗜铬细胞瘤患者高血压危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64岁副神经节瘤女性患者,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预防化疗引起的呕吐,5 min后出现心悸、出汗、头痛、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血压升高至214/101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高血压危象,给予乌拉地尔25 mg静脉注射,并持续监测患者血压,约12 h后患者症状好转,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说明书提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禁用甲氧氯普胺。本例患者因使用该药发生高血压危象,延长了住院时间,属于F级用药错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左心房软骨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42岁女性患者,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内占位性病变。2020年7月在全麻下行姑息性左心房肿物切除术+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病理示(左心房)软骨肉瘤Ⅱ级。术后3个月,患者因心悸2h再次入院,胸部CT示肿物较前增大,诊断肿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5例。2组均给予合并症的基础对症治疗,并行健康宣教,对照组此基础上口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精填髓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量压器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记录心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 (endothelin-1, ET-1)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 (66/75 )、对照组为73.3%(55/75)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72, P=0.022)。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心悸少寐、肠燥便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814、10.397、12.094、7.019、6.121,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率[(79.60±4.80)次/min比(84.30±5.40)次/min, t=5.634]及SBP [(144.8±7.10)mmHg比(150.60±7.90)mmHg, t=4.729]、DBP [(78.80±8.20)mmHg比(85.20±9.10)mmHg, t=4.525]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01);血清ET-1 [(179.25±30.45)μmol/L比(190.83±30.89)μmol/L, t=2.31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NO [(58.51± 8.78)μmol/L比(54.12±9.03)μmol/L, t=3.019]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3/75)、观察组为1.3%(1/75)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27, P=0.311)。 结论: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可有效缓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压情况,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夹层致巨大右心房肿物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32岁男性患者,反复发作心悸5天,加重1天。入院后急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反应。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扩大并右心房内占位性病变。胸腹部CT平扫示右心房占位。心脏增强CT检查示右心房内占位,心包少许积液。2021年9月行右心房肿物切除+左心房重建+房间隔重建+右心房重建+上腔静脉重建+左心耳结扎+心脏表面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发现右心房巨大肿物为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巨大血凝块,右心房壁受压菲薄,单纯心房肿物剥除极易导致术后心脏破裂,故将肿物与致密粘连的右心房壁大部分予以切除,保留窦房结处及部分心房组织,用牛心包重建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壁及上腔静脉,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术后入ICU观察1天后转入普通病房,顺利出院。以房颤作为首发症状并表现为右心房肿物的冠状动脉夹层极为罕见,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冠心病心脾两虚患者进行访谈,以期为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的症状提供依据,并对患者进行科学性的症状管理,促进患者心脏康复。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8例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从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症状感知、症状评估、症状反应3方面分析。症状感知(perception)包括3个主题:躯体症状感知(神疲乏力;冠心病相关症状包括胸闷心慌,气促气短,心悸健忘,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头身困重,腰膝酸软,耳鸣,畏寒肢冷;疼痛,胸痛;以及夜尿频繁)、心理症状感知(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遗留现象)、社会适应改变。症状评估(evaluation):包括2个主题:分为主观、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包括疾病因素,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突发生活事件等)。主观原因(包括性格因素、电子产品使用、睡眠认知)。症状反应(response):包括3个主题:身体与行为(身体与用药行为、身体与饮食行为、身体与运动、身体与中医护理技术);心理与行为;社会文化与行为。结果:冠心病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在症状体验方面有多种表现及诸多影响因素,但多数患者担心西药的不良反应,不愿意采取西药治疗失眠,在中药汤剂的服用上存在难坚持性,愿意尝试中医中药以及中医护理技术等方式促进睡眠。结论:医护人员可以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方案,并对冠心病心脾两虚患者症状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双心健康,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帕博利珠单抗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71岁男性肺腺癌晚期患者接受培美曲塞(0.8 g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500 mg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2天)治疗,21 d为1个周期。第3周期治疗前,患者出现心悸、易激动、食欲增加和消瘦,实验室检查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2.88 nmol/L,甲状腺素(T 4)247.90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10.57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 4)39.63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14 m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15.9 μg/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1 300.0 kU/L。考虑为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与帕博利珠单抗有关。因病情需要,继续前述治疗,同时口服甲巯咪唑及美托洛尔。1个月后复查:T 3 2.50 nmol/L,T 4 153.40 nmol/L,FT 3 7.70 pmol/L,FT 4 33.61 pmol/L,TSH 0.007 mU/L,TGAb15.7 μg/L,TPOAb>1 300.0 kU/L。2个月后复查:T 3 1.84 nmol/L,T 4 81.20 nmol/L,FT 3 3.86 pmol/L,FT 4 11.56 pmol/L,TSH 1.979 mU/L,TGAb15.7 μg/L,TPOAb>1 300.0 kU/L。患者心悸、易激动等症状减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致速发型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39岁女性因胃脘部疼痛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服药约2.5 h后出现全身瘙痒,继之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伴呼吸困难、心悸。考虑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等抗过敏药物治疗,2 h后呼吸困难、心悸、瘙痒症状缓解,3.5 h后皮疹完全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心包异位胸腺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63岁女性患者,活动后心悸、胸闷2个月余,休息后缓解。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包大量积液,肺动脉左前见中等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可见"裂隙征"。增强CT、MR、PET-CT检查均提示心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B2型。原发性心包异位胸腺瘤罕见,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包压塞症状,术前确诊十分困难。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68例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单双编号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芪仙通络方熏蒸。2组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肢体运动障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RP、SOD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 P=0.040)。观察组治疗后半身不遂、气短乏力、心悸、手足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44、2.37、2.72、3.89, P<0.05或 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6.56, P<0.01);FMA上肢、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7、2.78,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0.69±0.27)μg/L比(0.85±0.36)μg/L, t=2.07]、NSE[(8.36±3.69)μg/L比(11.34±4.93)μg/L, t=2.82]、ET[(53.16±12.12)ng/L比(61.25±11.31)ng/L, t=2.85]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NO[(82.26±14.53)μmol/L比(70.16±12.27)μmol/L, t=3.7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t=2.74, P<0.01),SOD活力高于对照组( t=2.49, P<0.05)。 结论: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