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在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在制鞋业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制鞋业职业病危害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利用IRIS数据库,评估制鞋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 致癌风险评估模型发现,苯致白血病Risk值:打磨刷胶18.51×10-6 ~65.63 ×10-6、印码83.30×10-6 ~ 295.32×10-6,均为高风险;非致癌风险评估模型发现,苯检测点HQ值均>1,为致淋巴细胞计数下降高风险;打磨刷胶岗位甲苯HQ为1.83,为致神经系统损害高风险;二甲苯HQ均为4.52,为致运动失调高风险;正已烷HQ均>1,为致周围神经病变高风险;补色抛光丙烯酸HQ为876.71,为致鼻嗅上皮退化高风险;7个岗位危险指数(H1)均>1.结论 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在制鞋业职业病危害评价中可对吸入性化学毒物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多为高风险,模型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应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苯职业接触评估的Meta回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苯职业接触水平进行评估.[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83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工作场所职业性苯接触水平的相关文献,中文主题词为“苯”“工作场所”“浓度”“暴露”,英文检索词为“benzene”“workplace"“concentration"“exposure”,按照本研究制定的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118篇文献进行Meta回归分析.采用SAS 9.3软件,以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推算,分析各行业苯职业接触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文献数据显示,1983-2014年我国各行业工作场所苯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和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的中位数分别为6.26、1.87 mg/m3.苯CSTEL的中位数居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与制鞋业(以下简称“皮革制鞋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为26.63、15.99、7.98 mg/m3.除1998年、2000年外,2000年之前苯CSTEL均高于10 mg/m3.1983-2014年皮革制鞋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化工原料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的苯GSTEL以每年8%~31%的速度下降,石油加工业的苯CTWA以每年46%的速度上升(P<0.05).[结论]文献报道的我国皮革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原料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的苯职业接触水平呈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频及超高频电磁辐射所致神经行为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频及超高频设备在制鞋业和机械制造业中广泛运用,接触人群增加且接触强度较大,健康危害值得关注.神经行为功能受到损害是高频、超高频辐射所致健康损害的敏感的早期指标,本文从损害表现、病理生理改变和现有研究的局限性3个方面对高频电磁辐射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做综述,以期为更早更好的保护高频及超高频电磁辐射作业者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快速上肢评估法在制鞋业生产过程工效学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制鞋业不同岗位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风险分析及相关工效学因素.方法 应用快速上肢评估(RULA)法观察某制鞋企业生产过程,对作业人员手腕、手臂、颈部、躯干和腿部动作进行评分,汇总后得到最终评分结果,并根据最终评分评估其风险等级.结果 在制鞋业生产过程中无Ⅰ级和Ⅳ级岗位,Ⅲ级岗位有大车、高头车等10个岗位,劳动者有429人,占总人数的30.1%,其余岗位都属于Ⅱ级.部位以上臂姿势得分最高(3.07分),其次为手腕部(姿势+旋转)(2.68分),再其欠为颈部(2.26分),腿部姿势得分最低(1.0分),肌肉使用和负荷不明显.结论 RULA法可以评估出制鞋业生产过程存在中低等级的WMSDs发生风险的岗位,危险部位以上臂、手腕部和颈部为主,存在不良作业姿势、频繁重复性、长时间无支撑作业等工效学危险因素.10个中度风险的岗位需要进一步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工效学改进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2017年扬州市职业性苯暴露工人健康监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扬州市职业性苯暴露工人的健康状况,为苯所致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7年扬州市职业性苯接触工人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与对比分析.[结果]截至2017年11月底,扬州市共申报涉苯企业510家,苯接触工人5 207人.苯作业场所和岗位超标率分别为4.44%、1.58%,2015-2017年涉苯工作场所苯超标率逐年降低(P<0.05),超标场所主要位于江都区.3年间,收集到248家企业的11 444份职业健康检查资料.248家企业以小型(67.74%)为主,主要来自宝应县和邗江区(均为20.97%),高邮市最少,占3.63%;行业分布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2.10%),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 1.69%)为主.3年间共检出疑似苯中毒病人490例,职业禁忌证83例,其中2015年分别为89例、2例,2016年分别为183例、37例,2017年分别为218例、44例.3年问,疑似苯中毒、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P<0.01).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检出率逐年降低(P<0.05).2015-2017年扬州市仅3例职业性苯中毒报告病例,且于诊断后隔年落实工伤保险待遇.[结论]扬州市职业性苯暴露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建议继续加强职业性苯暴露所致职业病的监测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制鞋胶粘剂有机挥发物扩散特征的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制鞋企业胶粘剂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百分比含量分析,通过模拟扩散试验,了解空气中有毒物质随时间及不同通风条件的变化特征,旨在为胶粘剂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提供科学意见和建议.方法 选取近年来东莞市制鞋业常用的且具有代表性的胶粘剂(黄胶、白胶、粉胶)作为模拟试验使用的主要原料,利用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实验室设计的模拟房,模拟刷胶作业,比较在不同时段、不同通风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短时间采样所测得的有机物浓度.把制鞋企业胶粘剂挥发性成分分析与定期检测的浓度结合起来,预测车间浓度的波动情况.结果 检出黄胶、白胶、粉胶的主要挥发性化学物质有甲苯、乙酸乙酯和丁酮.在20℃条件下和相对密闭的模拟环境中,保持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黄胶、白胶、粉胶有毒挥发物甲苯、乙酸乙酯、丁酮的浓度均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呈线性关系且线性关系较好.现场监测时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模拟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模拟试验高于日常检测浓度.在全面机械通风条件下TWA和STEL与建立的扩散试验所得的浓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扩散模型在机械通风条件下可较好地用于识别、分析、预测制鞋车间工人的接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ULA和REBA在制鞋业肌肉骨骼疾患姿势负荷风险评估中的比较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快速上肢评估(RULA)和快速全身评估(REBA)两种工作姿势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在制鞋业姿势负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RULA、REBA两种方法,对某制鞋企业33个主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调查、观测和视频录制,评估其风险等级,并对评估结果标准化后进行比较.结果 RULA法评估中等风险级别作业活动26个,占78.8% (26/33);高风险级别作业活动6个,占18.2%(6/33);极高风险等级作业活动1个,占3.0% (1/33).REBA法评估中等风险级别作业活动29个,占87.9% (29/33);高风险级别作业活动3个,占9.1% (3/33);极高风险等级作业活动1个,占3.0% (1/33).两种方法风险评估等级一致的作业活动30个,占90.9% (30/33).两种评估方法不一致的为裁断车间的印刷、成型车间的打钉和配双3个作业活动,且RULA方法评估的风险等级高于REBA方法,归一化评分值RULA得分均高于REBA得分.结论 RULA和REBA两种方法对制鞋业的姿势负荷风险评估结果高度一致性,RULA似更加严谨,可能是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评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鞋厂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修改版)》,对泉州某鞋厂886名作业工人进行了肌肉骨骼疾患与工效学负荷因素的调查.结果 显示,886名作业工人各部位WMSDs发生率为6.8%~17.0%,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颈部(17.0%)、肩部(15.3%)、手/腕部(13.0%)、下背部(1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长时间坐位工作和本工种工龄是导致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7,1.34,1.05);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肩部、下背部、手/腕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91,3.10,1.63);与同事轮流完成工作是肩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0.5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快速上肢评估在制鞋作业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评估中的信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快速上肢评估(RULA)在制鞋作业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RULA评估方法对某制鞋厂具有代表性工艺流程的375名工人作业活动进行评分,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重测者信度和评价者间信度进行信度检验;采用结构效度进行效度检验.结果 Cronbach's α系数为0.807,折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系数为0.640,RULA总得分的重测者信度和评价者间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08和0.645.因子分析中提取4个特征根>l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70.77%,4个公因子包含所有条目,与量表完全吻合,且公因子载荷均>0.4.结论 RULA评估法在制鞋业中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在该行业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8年东莞市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为适应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职责调整,更好地掌握东莞市职业病危害分布及行业特征,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国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中抽取420家东莞市企业,分别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有60.5%(254/420)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有检测岗位8.7%(3 692/42 553)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粉尘超标率依次为21.7%、2.1%和8.6%;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检测岗位超标率较高;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行业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检出率均为最高.结论 东莞市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较其他行业高,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粉尘、甲苯、二甲苯等危害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