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生地黄对寒证大鼠的药性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确定生地黄Rehmanniae Radix的性味功效物质基础,阐明生地黄及其拆分组分的寒热药性归属以及中药药性的内部精细结构.方法 采用水煎煮法、水提醇沉法和色谱分离技术,对生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拆分.在建立寒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测定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各给药组大鼠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从而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结果 水煎液、多糖、环烯醚萜苷对寒证模型大鼠呈现相同的药性作用倾向,均能降低肝组织Na+,K+-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性和血浆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丙酮酸(pyruvic acid,PA)、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水平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升高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低聚糖对寒证模型大鼠呈现相反的药性作用倾向,能升高大鼠肝组织Na+,K+-ATP酶活性和血浆中T3、T4、PA、DA、NE的水平及SDH活性,降低血浆中AchE活性.结论 水煎液、多糖、环烯醚萜苷抑制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具有寒凉性;低聚糖促进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具有温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葶苈子雌激素样活性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筛选葶苈子水提物(Semen Descurainiae aqueous extracts,SD-ae)的雌激素样活性,确定其有效化学拆分组分,并研究其雌激素样作用机制.方法 用动物实验即子宫增重实验和细胞实验即E-SCREEN实验筛选SD-ae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雌激素样活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ICI182,780干预阻断实验检测其雌激素样作用途径;以雌激素反应元件(ERE)与报告基因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构建报告基因载体,与ERα、ERβ表达载体以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共同转入HEK293细胞中,以标准化Luc活性来评价其雌激素样作用的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雌激素受体 ERα、ERβ及雌激素效应基因PR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SD-ae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子宫系数(P<0.05),且葶苈子低聚糖拆分组分(SD-ae-Oli)和多糖拆分组分(SD-ae-Pol)也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子宫系数( P<0.01或P<0.05);SD-ae、SD-ae-Oli、SD-ae-Pol对MCF-7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1或P<0.05),ICI182,780干预可阻断其促增殖作用;报告基因结果表明,SD-ae、SD-ae-Oli和SD-ae-Pol分别经ERβ诱导时,其标准化Luc活性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与正常组相比,SD-ae可明显促进小鼠子宫ERβ mRNA的表达(P<0.01),但对于ERα、PR 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SD-ae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其有效雌激素样化学拆分组分是SD-ae-Oli和SD-ae-Pol,且SD-ae、SD-ae-Oli、SD-ae-Pol都是通过ERβ发挥雌激素样作用.SD-ae在体内发挥雌激素样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促进ERβ mRNA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枳壳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对胃肠功能作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枳壳性味药效物质基础的拆分及验证方法,考察枳壳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柱色谱,UPLC-MS,GC-MS等方法与技术的联合应用,实现枳壳性味药效物质基础的拆分与验证.此外,建立阿托品、新斯的明诱导的小鼠胃肠功能模型,通过检测胃排空情况及小肠推进率,考察枳壳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小鼠胃肠功能作用的影响.结果:枳壳水煎液共拆分成生物碱、挥发油、多糖及黄酮4个组分,且组分之间拆分明确,化学成分互不交叉.对于正常小鼠,挥发油组和生物碱组的胃酚红残留率明显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1);对于阿托品所致的胃肠功能抑制小鼠,枳壳水煎液组、挥发油组分组和生物碱组分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P<0.01);枳壳水煎液及各拆分组分对新斯的明所致胃肠运动亢进无拮抗作用.结论:枳壳促进胃肠功能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及挥发油组分,同时二者也为枳壳“辛味”的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术及麸炒白术拆分组分配伍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白术、麸炒白术饮片化学拆分组分及组分配伍对脾虚湿困证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同产地、同批次白术和麸炒白术饮片提取所得的挥发油、内酯、多糖组分及两两配伍后的组分,分别对脾虚湿困证大鼠灌胃治疗7d,观测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及脾虚证的缓解,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AS、SS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麸炒白术内酯组、麸炒白术内酯加多糖组大鼠血清中GAS、SS含量显著升高,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相同给药剂量情况下,麸炒白术的内酯组分对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调节效果优于生白术内酯组分,并以麸炒白术的内酯组分配伍多糖组分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术性味化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白术化学拆分组分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白术不同性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阐明白术性味化学物质基础.方法:根据前期药理学研究结果,结合文献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阐明白术性味化学物质基础.结果:白术及拆分组分的性味归属为白术性“温”,味“辛、苦、甘”;挥发油组分性“平偏温”,味“辛、苦”;粗多糖组分性“温”,味“苦、甘”;内酯组分性“温”,味“甘”;低聚糖组分性“平偏温”,味“微甘”;苍术苷组分性“平偏温”,味“微甘”.白术性温、味甘化学成分为内酯组分和粗多糖组分,白术性温、味苦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组分和粗多糖组分.其中多糖组分既是白术苦味又是甘味成分,挥发油组分呈现苦味和辛味特点.结论:该文首次阐明了白术性味化学物质,为白术临床应用及中药的药性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枳壳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及药味归属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枳壳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枳壳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药味归属,阐明药味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与枳壳性味功效相关的现代药理学实验(抗胃溃疡作用、镇痛、平喘化痰、利胆和健脾等)及其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评价体系,对枳壳各化学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展开研究.结果 枳壳黄酮与多糖组分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黄酮组分能显著升高胆汁酸含量、降低胆红素和胆固醇含量;多糖组分可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挥发油与生物碱组分具有显著的镇痛、平喘和化痰作用.结论 枳壳酸味物质基础为黄酮组分;辛味物质基础为挥发油与生物碱组分;苦味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商陆及其拆分组分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商陆拆分组分的作用机制.基于中药性味理论假说,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结合相关文献补充筛选商陆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通过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相关靶点分析,通过Gene-Cards挖掘各拆分组分对应病症的靶点,通过对目标化合物靶点集合与疾病靶点映射获得相应潜在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映射靶点进行GO分析与KEGG通路注释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并结合相应功效,构建"药材-拆分组分-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探讨商陆拆分组分发挥不同药效的作用机制.其中,首次将泻下与利尿映射靶点集合作为传统功效"通利二便"的作用靶点.该研究获得商陆皂苷组分、脂肪油组分、酚酸组分共30个目标化合物及相应靶点301个,涉及"抗炎"相关44个、"免疫调节"相关50个、"通利二便"相关52个、"抗菌作用"相关28个、"抗病毒作用"相关28个、"抗肿瘤作用"相关29个潜在作用靶点.拓扑分析得到MAPK8,MAPK14,EGFR,PTGS2等14个关键基因靶点.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共获得684个GO条目,235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NF-kappa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该研究揭示商陆拆分组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通过系统生物学的方法阐明商陆拆分组分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性味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及主成分分析的柴胡拆分组分引经药性归属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对逍遥散方剂配伍柴胡化学拆分组分,探究柴胡化学拆分归肝经作用强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柴胡归肝经药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8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喂食蛋氨酸胆碱正常含量(MCS)饲料外,其余小鼠喂养蛋氨酸胆碱缺乏(MCD)模型饲料4周建立的NASH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证实模型建立后,分别灌胃给药4周,1次/d:逍遥散组2.874 g·kg-1、逍遥散-柴胡组2.445 g·kg-1,逍遥散-柴胡+挥发油组、逍遥散-柴胡+多糖组、逍遥散-柴胡+黄酮组、逍遥散-柴胡+皂苷组于逍遥散-柴胡组基础上分别加入柴胡各拆分组分:挥发油0.163 mg·kg-1、多糖24.067 mg·kg-1、黄酮2.241 mg·kg-1、皂苷2.746 mg·kg-1;模型组及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灌胃给药后处死小鼠取血及肝脏组织,通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考察其作用强弱;运用SPSS Statistics 23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逍遥散配伍柴胡不同拆分组分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柴胡归肝经药性物质基础.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肿胀,脂肪空泡增多,有多处炎性细胞;血清ALT、AST、TG、TC、LDL含量升高,HDL含量降低(P<0.01);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CAT及GSH-Px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及其配伍柴胡不同拆分组分均可改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各给药组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逍遥散及其配伍柴胡不同拆分组分对小鼠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逍遥散及其配伍柴胡不同拆分组分对小鼠肝氧化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不同给药组的功效药理学评价系统综合评分结果为逍遥散组>逍遥散-柴胡+皂苷组>逍遥散-柴胡+黄酮组>逍遥散-柴胡+多糖组>逍遥散-柴胡+挥发油组>逍遥散-柴胡组,在柴胡不同化学拆分组分中,以皂苷组分为佳.结论:柴胡皂苷组分通过减轻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缓解肝脏氧化损伤,是柴胡发挥"引药人肝"药性的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