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杆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特征、治疗策略选择与转归。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布鲁杆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61.5±11.5)岁(范围45~79岁);体质指数(23.0±2.8)kg/m 2(范围18.4~26.1 kg/m 2)。5例为农村居民,1例为城市居民;4例为农民,1例为牧民,1例无业;1例有疫区接触史,1例曾从事屠宰行业;急性PJI 3例,慢性PJI 3例。3例为膝关节PJI,其中1例因膝关节绒毛结节滑膜炎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为髋关节PJI,其中1例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双髋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因股骨头坏死接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表现为全身发热,5例局部伤口红肿,4例合并窦道。入院当日5例有实验室检查,其中3例血C-反应蛋白升高、5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5例血白细胞介素-6升高、2例血谷丙转氨酶升高。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关节活动受限:3例髋关节受累患者平均屈曲75°,伸直0°;3例膝关节受累患者平均屈曲67°,伸直-8°。X线片表现:1例假体松动伴感染,1例局部软组织肿胀。2例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的患者均有病理中性粒细胞计数阳性,关节周围组织或关节液布鲁杆菌培养阳性者4例(1例为混合感染),血布鲁杆菌抗体阳性2例。 结果:急性PJI中2例采用保留假体清创及更换衬垫术、1例采用二期翻修术;慢性PJI中1例采用二期翻修术、2例采用一期翻修术。抗生素治疗中均使用了利福平、多西环素等布鲁杆菌特异性抗生素,疗程3~12周。出院前5例血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降至正常范围,2例血白细胞介素-6降至正常范围(有1例未检测),4例血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5例体温降至37.3 ℃以下。1例术后间断出现发热,并于2个月后出现切口红肿渗液,输注左氧氟沙星后痊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感染均未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在位良好。结论:对布鲁杆菌PJI,布鲁杆菌培养阳性及布鲁杆菌抗体阳性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治疗上采用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或翻修术,结合布鲁杆菌特异性的抗生素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术期营养管理的调查研究(附全国64家三甲医院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国内64家三甲医院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术期营养管理的现状,探讨其营养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3月31日至4月13日,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青年精英俱乐部成员及部分其他国内三甲医院的胰腺外科医师为调查对象,设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营养支持调查表》电子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通过网络微信推送方式发放。观察指标:(1)一般信息。(2)术前营养管理。(3)术中营养管理。(4)术后营养管理。(5)不同手术量医学中心营养管理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一般信息:共收回22个省35个城市64家三甲医院的96份有效问卷。96位医师中,男94例,女2例;年龄为(42±7)岁,年龄范围为29~59岁。(2)术前营养管理。①术前营养评价及筛查:96位医师中,62.5%(60/96)医师常规进行术前营养状况评价。术前营养筛查:41.7%(40/96)医师对每位患者进行筛查,54.2%(52/96)医师仅在考虑需要营养支持时进行筛查。筛查工具选择:66.7%(64/96)医师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非工具性评价指标选择:97.9%(94/96)医师选择≥2种指标综合评价,92.7%(89/96)医师选择白蛋白作为评价指标。②术前营养支持:96位医师中,13.5%(13/96)医师常规进行术前营养支持。术前营养支持方式:94.8%(91/96)医师选择以饮食为基础的营养支持方式。术前营养支持时间:43.8%(42/96)医师选择根据手术时间确定术前营养支持时间。加速康复外科(ERAS):24.0%(23/96)医师常规术前2 h给予清流质饮食或碳水化合物负荷。(3)术中营养管理。①术中空肠造瘘管理:96位医师中,8.3%(8/96)医师常规行空肠造瘘。②术中营养管路管理:30.2%(29/96)医师术中放置鼻空肠管,78.1%(75/96)医师术中放置鼻胃管,38.7%(29/75)医师根据患者胃液量决定鼻胃管拔除时间,32.0%(24/75)医师在患者排气后拔除鼻胃管。(4)术后营养管理。①术后营养支持方式:96位医师中,84.4%(81/96)医师术后常规营养支持,其中56.8%(46/81)医师行肠外营养为主,向饮食过渡。78.1%(75/96)医师选择术后第1天行全肠外营养或补充性肠外营养,86.5%(83/96)医师选择术后7 d经口进食。②术后并发症营养管理:术后发生B级以上胰瘘时,63.5%(61/96)医师选择通过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鼻胃管或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时,72.9%(70/96)医师选择通过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或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5)不同手术量医学中心营养管理比较:96位医师中,所在医学中心手术量>100例/年的医师术中鼻胃管放置率为66.7%(32/48),所在医学中心手术量≤100例/年的医师术中鼻胃管放置率为89.6%(4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75, P<0.05)。 结论:我国三甲医院胰腺外科医师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指征、途径和时间等尚无统一标准,营养管理及ERAS策略理论与实践差异较大,亟待开展以营养管理策略为干预措施的前瞻性研究,总结形成符合我国临床实际的胰腺外科围术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初次及重复IVF-ET不孕患者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初次及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不孕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入IVF-ET治疗周期的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分为初次治疗组及重复治疗组(≥2个周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Herth希望指数(Herth hope index,HHI)量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marital-adjustment test,MAT)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希望水平的独立因素。结果:共251例IVF-ET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初次组142(56.6%)例,重复组109(43.4%)例。重复组的HHI评分为(32.0±3.3)分,显著低于初次组的(36.0±3.1)分(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重复IVF-ET与HHI呈独立负相关,标化系数β为-0.406( P<0.001)。而居住地在城市( P=0.013)、更高月收入( P=0.026)、较高的MAT( P=0.006)及SSRS( P=0.002)则与希望水平呈独立正相关。 结论:重复IVF-ET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显著降低,居住地、月收入、婚姻调适度及社会支持度可显著影响其希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城市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标准专家共识(2024年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和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创伤发病率不断升高。为此,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及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的专家团队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在综合医院建立创伤救治团队替代独立的创伤救治中心及建立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过去几年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推动下这一体系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尤其是在县域内,以县内最好的综合医院为救治主体,整合县域内的院前急救及周边救治点使其形成有效的创伤救治体系。而城市创伤体系建设更加复杂,因此目前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建设标准。为规范城市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提高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救治的成功率,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组织专家就如何优化大型城市城区内创伤救治中心布局、提升创伤救治能力进行研讨,制订了《中国城市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标准专家共识(2024版)》,以期为我国城市城区创伤救治布局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学科协作式肺康复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指南》(2023版)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以及中国呼吸专科联合体联合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长期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呼吸困难.它的主要致病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吸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长期被动吸二手烟,都会对肺部造成严重的损伤.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会引起肺部炎症和破坏肺组织.其次是空气污染,特别是在城市中,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和有毒气体,会长期损伤肺部.此外,职业暴露,例如经常接触化学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工人,也容易患上这种疾病.还有一些人因为家族遗传因素,更容易患上COP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宫颈癌诊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背景 近年我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但仍存在诊治延迟且其影响因素及延迟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诊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后续宫颈癌患者诊疗计划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年 1月-2015年 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 457例 26~84岁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位数将出现首发症状至确诊时间间隔(T1)分为两组,定义时间间隔≥107 d为诊断延迟.参考既往研究将确诊至开始首次治疗时间间隔(T2)≥28 d定义为治疗延迟.随访时间截至 2022年 5月 31日,研究终点为评估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延迟、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诊治延迟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关于诊断延迟:居住于常住人口小于 50万的小城市及农村的宫颈癌患者更易发生诊断延迟(OR=2.111,95%CI:1.080~4.125,P=0.029).与筛查发现宫颈癌的无症状患者相比,首发症状为接触性出血(OR=9.686,95%CI:4.683~20.033,P<0.001)、阴道不规则出血(OR=3.193,95%CI:1.546~6.594,P=0.002)及阴道排液(OR=8.228,95%CI:3.004~22.534,P<0.001)的患者发生诊断延迟的风险更高.(2)关于治疗延迟:首发症状为接触性出血(OR=0.117,95%CI:0.048~0.285,P<0.001)、阴道不规则出血(OR=0.153,95%CI:0.061~0.380,P<0.001)及阴道流液(OR=0.184,95%CI:0.038~0.883,P=0.034)的患者治疗更及时.(3)关于预后影响:截止随访终止,本研究宫颈癌患者发生肿瘤进展、复发 41例,死亡 21例,5年EFS为 87.5%.诊断延迟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HR=1.805,95%CI:1.068~3.051,P=0.027).与ⅠA1~ⅡA2期相比,ⅡB~ⅢA期(HR=2.145,95%CI:1.047~4.394,P=0.037)和ⅢB~Ⅳ期(HR=2.549,95%CI:1.366~4.755,P=0.003)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宫颈癌患者诊断延迟与首发症状及居住地规模相关,治疗延迟与首发症状相关.诊断延迟可能对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相关机构针对小城市及农村加强宫颈癌防控健康宣教,提升妇女群体的自身保健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医学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学中心城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其衡量标准和评估体系较为缺乏.现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包括评估框架、指标、指标权重及比较方式在内的医学中心城市评估体系,并验证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研究结果显示,指标体系科学可行,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为医学中心城市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学中心城市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学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文章在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对医学中心城市的定义和具备的特征进行研究,为实现医学中心城市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医学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及差距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通过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围绕医学中心城市的特征,对上海建设医学中心城市的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对标全球城市与知名城市,对现阶段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并为下阶段的发展提供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SCI论文的医学中心城市学术成果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SCI论文比较13座城市的医学学术成果,分析北京和上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其建设医学中心城市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中,收集第一作者地址在入选的13座城市的SCI论文,对其数量、影响因子总和、篇均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城市总体比较中,波士顿、伦敦、纽约的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总和稳定地排在前三,北京、上海排名上升速度较快.各城市分学科比较中,波士顿、伦敦、纽约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优势明显,北京、上海的药学有优势.北京、上海的优势学科多为新兴学科或者医学边缘学科.结论 北京、上海医学学术成果与波士顿、伦敦、纽约还有较大差距,但增长速度较快,应保持整体上升趋势,对排名较靠后和呈下降趋势的学科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促进弱势学科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