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相关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PIPOST 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国际指南图书馆(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新西兰指南协作网(New Zealand Guidelines Group,NZGG),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澳大利亚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Austral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ACPG),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相关的文献.由课题组接受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3 篇.总结出 29 条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管理基本原则、疼痛管理的药物干预策略、疼痛管理的非药物干预策略、疼痛评价、疼痛管理教育培训、疼痛管理的组织 7 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提取和汇总的有关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的证据,可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医科建设视角下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医科建设视角下的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医学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组合的分析方式从宏观(文献数)、中观(作者和机构)、微观(主题)3个层面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医科建设视角下的医学教育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北京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居首位;核心合作团队较为稳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教育等热点均是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传统核心内容;出现线上教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课程思政等新兴研究主题。结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而新医科建设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时代使命。通过勾勒新医科建设战略背景下医学教育研究的科研新生态,为进一步开展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范围综述报告规范(2018)》,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在成人ICU患者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应用形式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跨学科家庭会议、弹性家庭探视和陪伴、家庭参与重症照护、家属参与终末期重症患者姑息照护5个方面;干预内容包括为医护提供培训和课程教育、医护为家属提供信息和照护技能指导、对家属的决策支持、对家属的心理支持4个方面。结论:在成人ICU患者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应用效果较好。有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制订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激励制度,丰富干预形式,以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在成人ICU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临床执业能力的机能学TBL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与动物实验相关的临床病例,在课前通过网络发放给学生,课堂上先进行个人测试,考核学生对病例的理解;再进行小组测试,学生通过组间讨论完成;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临床病例讨论。教学过程具有诱导文献检索、培养合作精神及培养临床执业能力等独特的教学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现结合学校实施经验概述机能实验学TBL教学优势与不足,以促进T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国内外数据库的中药学与药学本科教育热点和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00至2022年国内外中药学与药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国内外中药学与药学本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药学与药学本科教育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累计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英文高频关键词依次是: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能力;pharmacy student,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performance,attitude,medical student。延续至2022年的研究热点分别为课程思政与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medical student,performance。结论:国外药学本科教育研究关注服务型人才培养,以及本专业与其他应用基础学科的深度融合。我国中药学本科教育研究集中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可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研究经验,重视临床中药服务型人才培养,增加学生的跨专业体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未来发展潜力提供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论文所属单位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1 739篇,发文量前10位的单位均为高校,高频关键词28个。基于某门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最多,达1 026篇,其中,基础类课程752篇(73.3%),临床类课程274篇(26.7%);中医类课程312篇(30.4%)。"德育""课程育人"是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从某门课程的实证研究逐渐向体系研究过渡,研究内容逐步细化。结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课程思政研究较丰富,热点聚焦,以基础类课程为主,临床、中医类课程相对较少。建议建立课程思政研究共同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医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国内外医学课程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2000至2021年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BSCO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国内外医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53篇文献,其中英文10篇,中文43篇,共计12 329例研究对象。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学生理论考核[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 SMD)=0.914,95% CI=0.729~1.100]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SMD=1.385,95% CI=1.172~1.598)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成绩,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满意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1.245, 95% CI=1.038~1.494]、自学能力( RR=1.430, 95% CI=1.168~1.750)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医学课程中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中国知网的国内助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近20年我国助产教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沿热点。方法:以"助产教育"OR"助产教学"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1年至2021年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生成知识图谱。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中文文献548篇,年度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国内助产教育研究领域已形成明显核心团队,核心作者群间合作较少;《卫生职业教育》《中华护理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是载文量前3的杂志;关键词聚类显示频次最高的6个主题依次是助产专业、助产人员、助产教育、实践教学、分娩方式、教学模式,形成了助产教育等10个聚类群;我国助产教育领域研究前期多为临床技能教学、结构性考核、教学模式等研究,近3年逐渐转变为模拟教学、翻转课堂、产后康复等方面。结论:我国助产教育研究范围较广且形成明显核心团队,但相关性较弱且研究团队间交流合作较少,高层次助产教育领域研究不足。助产教育者和研究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对相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课程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生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汇报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及临床科研能力现状,为培养优质儿科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郑州大学5所附属医院91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参与文献阅读汇报分为参与组( n=38)和未参与组( n=53)。采用问卷结合访谈方式,从文献阅读汇报开展情况、参与文献阅读汇报意愿和临床科研能力现状方面对两组进行调查。运用SPSS 25.0进行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参与组60.53%(23/38)认为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后临床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未参与组94.12%(48/51)希望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参与组发表文章率、参与课题率、学术交流率、文献阅读量高于未参与组( P<0.05);参与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专业英语水平、汇报PPT能力优于未参与组( P<0.05),但两组间统计学分析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循证医学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文献阅读汇报对儿科学专硕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应坚持以临床为导向,重视文献方法学和统计学研读,长期、定期、规范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